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28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纤维拉挤装置,特别是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结构,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限位装置包括调节器、夹紧螺母、固定板和固定轴,所述调节器上端为框体结构,尺寸与所述芯棒尺寸相适应,下端为环形结构,尺寸与所述固定轴相适应;所述固定轴贯穿所述调节器的下端环形结构、所述夹紧螺母和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所述夹紧螺母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器的下端环形结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限位装置,对拉挤过程中的芯棒进行支撑,调控角度和横向位置,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并通过曲臂装置来调节限位装置的位置,进而调节芯棒的纵向位置,提高了稳定性。

A fiber pultrusion die and di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
本技术涉及纤维拉挤装置,特别是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结构,属于材料加工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制造业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拉挤装置作为一种材料加工常用的加工工具,纤维拉挤成型制品中纤维含量可高达80%,浸胶在张力下进行,能充分发挥增强材料的作用,产品强度高,因此备受青睐。拉挤装置中为了在拉挤成品中设有预留洞,常常采用在模架中设置芯棒。但是一般情况下,拉挤过程跨度较长,通常使芯棒也随之加长。这会导致内部的芯棒易折弯,出现角度误差等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对拉挤装置内的芯棒进行位置限定,提高加工精度以及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通过限位装置和曲臂装置配合,进一步调整芯棒角度和位置,提高了稳定性以及加工精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包括预成型板、芯棒、模型架、成型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模型架为骨架结构,用于支撑,若干所述预成型板垂直放置于所述模型架的腔体内,板与板之间呈平行关系;所述芯棒位于所述模型架腔内,贯穿若干所述预成型板和所述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与所述模型架尾部连接;所述限位装置位于所述预成型板和所述成型装置之间;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调节器、夹紧螺母、固定板和固定轴,所述调节器上端为框体结构,尺寸与所述芯棒尺寸相适应,下端为环形结构,尺寸与所述固定轴相适应;所述固定轴贯穿所述调节器的下端环形结构、所述夹紧螺母和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所述夹紧螺母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器的下端环形结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预成型板上设置有预成型孔,所述预成型孔通过渐变对纤维布或纤维纱预成型;所述芯棒贯穿所述预成型孔。进一步的,所述成型装置用于定型经拉挤后的纤维,其外部开有入料口,用于灌入定型液。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和夹紧螺栓;所述固定壳固定在所述模型架首部,所述芯棒从所述固定壳腔内穿入,并由若干所述夹紧螺栓固定限位。进一步的,所述曲臂装置包括C型板;所述C型板一端固定在所述模型架上端靠近所述固定板一侧,另一端将所述固定板半包围住。进一步的,所述曲臂装置还包括所述螺旋压紧杆,从所述C型板穿出贴紧在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用于夹紧固定所述固定板。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在本技术中,通过采用限位装置,对拉挤过程中的芯棒进行支撑,调控角度和横向位置,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并通过曲臂装置来调节限位装置的位置,进而调节芯棒的纵向位置,提高了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纤维拉挤芯棒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限位装置和曲臂装置的配合结构图;图3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预成型板、2芯棒、3模型架、4成型装置、5固定装置、6限位装置、7曲臂装置、51固定壳、52夹紧螺栓、61调节器、62夹紧螺母、63固定板、64固定轴、71C型板、72螺旋压紧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如图1和2所示,包括包括预成型板1、芯棒2、模型架3、成型装置4和限位装置6;所述模型架3为骨架结构,用于支撑,若干所述预成型板1垂直放置于所述模型架3的腔体内,板与板之间呈平行关系;所述芯棒2位于所述模型架3腔内,贯穿若干所述预成型板1和所述成型装置4;所述成型装置4与所述模型架3尾部连接;所述限位装置6位于所述预成型板1和所述成型装置4之间;其中,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调节器61、夹紧螺母62、固定板63和固定轴64,所述调节器61上端为框体结构,尺寸与所述芯棒2尺寸相适应,下端为环形结构,尺寸与所述固定轴64相适应;所述固定轴64贯穿所述调节器61的下端环形结构、所述夹紧螺母62和所述固定板63的下端;所述夹紧螺母62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器61的下端环形结构两侧。具体的,在模型架上放置若干个预成型板,当纤维通过板内开口时,通过拉挤运动,进行逐层的成型,每通过一个预成型板,便完成成型进行一次。在穿过全部预成型板,经历多次成型后,到达成型装置,浇入定型液,一般采用树脂,进行定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成品设置预留洞的需要,在模型架腔内设置芯棒,贯穿全部预成型板和成型装置。因距离较长,在两预成型板中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不限设置一个,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通过调节器对芯棒进行支撑限位,下端用左右两夹紧螺母夹紧,随固定轴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移动调节器,再用左右两夹紧螺母夹紧,来实现对芯棒水平方向位置的调节。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预成型板1上设置有预成型孔,所述预成型孔通过渐变对纤维布或纤维纱预成型;所述芯棒2贯穿所述预成型孔。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成型装置4用于定型经拉挤后的纤维,其外部开有入料口,用于灌入定型液。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3所示,还包括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壳51和夹紧螺栓52;所述固定壳51固定在所述模型架3首部,所述芯棒2从所述固定壳51腔内穿入,并由若干所述夹紧螺栓52固定限位寸。具体的,固定装置将芯棒固定在模型架上,通过夹紧螺栓对固定壳内的芯棒进行位置调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包括曲臂装置7,所述曲臂装置7包括C型板71;所述C型板71一端固定在所述模型架3上端靠近所述固定板63一侧,另一端将所述固定板63半包围住。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曲臂装置7还包括所述螺旋压紧杆72,从所述C型板71穿出贴紧在所述固定板63外表面,用于夹紧固定所述固定板63。具体的,曲臂装置中C型板固定在模型架上端靠近固定板上,另一端用螺旋压紧杆对限位装置中的固定板进行压紧。通过移动固定板,再用旋压紧杆夹紧,实现对限位装置竖直方向的位置调整,进而调整芯棒竖直方向位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成型板(1)、芯棒(2)、模型架(3)、成型装置(4)和限位装置(6);所述模型架(3)为骨架结构,用于支撑,若干所述预成型板(1)垂直放置于所述模型架(3)的腔体内,板与板之间呈平行关系;所述芯棒(2)位于所述模型架(3)腔内,贯穿若干所述预成型板(1)和所述成型装置(4);所述成型装置(4)与所述模型架(3)尾部连接;所述限位装置(6)位于所述预成型板(1)和所述成型装置(4)之间;/n其中,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调节器(61)、夹紧螺母(62)、固定板(63)和固定轴(64),所述调节器(61)上端为框体结构,尺寸与所述芯棒(2)尺寸相适应,下端为环形结构,尺寸与所述固定轴(64)相适应;所述固定轴(64)贯穿所述调节器(61)的下端环形结构、所述夹紧螺母(62)和所述固定板(63)的下端;所述夹紧螺母(62)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器(61)的下端环形结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成型板(1)、芯棒(2)、模型架(3)、成型装置(4)和限位装置(6);所述模型架(3)为骨架结构,用于支撑,若干所述预成型板(1)垂直放置于所述模型架(3)的腔体内,板与板之间呈平行关系;所述芯棒(2)位于所述模型架(3)腔内,贯穿若干所述预成型板(1)和所述成型装置(4);所述成型装置(4)与所述模型架(3)尾部连接;所述限位装置(6)位于所述预成型板(1)和所述成型装置(4)之间;
其中,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调节器(61)、夹紧螺母(62)、固定板(63)和固定轴(64),所述调节器(61)上端为框体结构,尺寸与所述芯棒(2)尺寸相适应,下端为环形结构,尺寸与所述固定轴(64)相适应;所述固定轴(64)贯穿所述调节器(61)的下端环形结构、所述夹紧螺母(62)和所述固定板(63)的下端;所述夹紧螺母(62)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器(61)的下端环形结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拉挤模具及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板(1)上设置有预成型孔,所述预成型孔通过渐变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祥夫谈源王占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