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27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51
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包括激光器、工作台、成型缸、铺粉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成型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成型缸缸底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沿成型缸缸壁上下移动,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成型缸内的原料按照鞋体分层轮廓进行移动烧结,使原料烧结或融化后凝固形成零件的一个层面,烧结后成型缸缸底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一个截面厚度的距离,第二驱动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铺粉装置进行驱动,为成型缸铺设新的一层原料,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新一层的烧结,直至鞋体或鞋底加工完成。采用更加简易的结构和更为常见的原料,完成激光烧结,快速成型至所需的鞋体或鞋底,实现3D打印制鞋的目的。

A 3D printing shoe ma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成熟,新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等不断被应用于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也将被推向更高的层面。目前,世界知名制鞋品牌如nike、Adidas等均已经将改向技术运用于制鞋工艺中,能够快速实现鞋类个性定制、功能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品牌和经济效益,但是该技术由于成本昂贵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采用更加简易的结构和更为常见的原料,完成激光烧结,快速成型至所需的鞋体或鞋底,实现3D打印制鞋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包括激光器、工作台、成型缸、铺粉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成型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成型缸缸底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沿成型缸缸壁上下移动,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成型缸内的原料按照鞋体分层轮廓进行移动烧结,使原料烧结或融化后凝固形成零件的一个层面,烧结后成型缸缸底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一个截面厚度的距离,第二驱动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铺粉装置进行驱动,为成型缸铺设新的一层原料,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新一层的烧结,直至鞋体或鞋底加工完成。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为TPU粉末。进一步的,所述铺粉装置包括第一粉末缸、第二粉末缸和铺粉滚筒,第一粉末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第一粉末缸缸底被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沿第一粉末缸缸壁上下移动,第二粉末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第二粉末缸缸底被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沿第二粉末缸缸壁上下移动,铺粉滚筒包括筒体、筒轴和第三驱动装置,筒体与工作台相切,筒轴设置在筒体内,第三驱动装置与筒轴连接,驱动筒体相对于工作台平移,可将第一粉末缸口的粉末推至成型缸缸口和第二粉末缸缸口,第三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与筒轴垂直且与工作台平行设置的两个直线模组和分别固定于两个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两个轴承座,铺粉滚筒的筒轴两端分别设置于两轴承座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电驱动杆,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电驱动杆连接成型缸缸底,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电驱动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二电驱动杆和第三电驱动杆,控制系统控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与第一粉末缸缸底连接的第二电驱动杆,控制系统控制第三伺服电机,驱动与第二粉末缸缸底连接的第三电驱动杆。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为二氧化碳激光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较为常见的机械结构实现激光烧结,成型机费用合理,通过原料层层叠加,快速成型至所需的鞋体或鞋底,最终打到3D打印制鞋的目的,可以直接穿戴,免除了使用模具的必要,在制鞋产业链中发挥关键的技术作用,能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是转型企业能够具备与国际名牌竞争的资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2、使用TPU粉末为原料,产品韧性、弹性和强度良好,消除了不同等级材料之间的差距,提高产品质量,且生产TPU粉末时的温度只需保持在80℃左右,能耗低,节约能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信息为:激光器1、工作台2、成型缸3、铺粉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第三驱动装置7、控制系统8、第一伺服电机51、第一电驱动杆52、成型缸缸底31、成型缸缸壁32、成型缸缸口33、第二伺服电机61、第三伺服电机62、第二电驱动杆63、第三电驱动杆64、第一粉末缸41、第二粉末缸42、铺粉滚筒43、第一粉末缸缸底411、第一粉末缸缸壁412、第一粉末缸缸口413、第二粉末缸缸底421、第二粉末缸缸壁422、第二粉末缸缸口423、筒体431、筒轴432、直线模组71、轴承座7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包括激光器1、工作台2、成型缸3、铺粉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和控制系统8,成型缸缸口33开放于工作台2台面,成型缸缸底31被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可沿成型缸缸壁32上下移动,铺粉装置4包括第一粉末缸41、第二粉末缸42和铺粉滚筒43,第一粉末缸缸口413开放于工作台2台面,第一粉末缸缸底411被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可沿第一粉末缸缸壁412上下移动,第二粉末缸缸口421开放于工作台2台面,第二粉末缸缸底423被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可沿第二粉末缸缸壁422上下移动,铺粉滚筒43包括筒体431、筒轴432和第三驱动装置7,筒体431与工作台2相切,筒轴432设置在筒体431内,第三驱动装置7与筒轴432连接,驱动筒体431相对于工作台2平移,可将第一粉末缸口413的TPU粉末推至成型缸缸口33和第二粉末缸缸口423,第三驱动装置7包括与筒轴432垂直且与工作台2平行设置的两个直线模组71和分别固定于两个直线模组71的滑块上的两个轴承座72,铺粉滚筒43的筒轴432两端分别设置于两轴承座72内,第三驱动装置7分别与控制系统8相连接,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1和第一电驱动杆52,控制系统8控制第一伺服电机51,第一电驱动杆52连接成型缸缸底31,第一伺服电机51驱动第一电驱动杆52,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1、第三伺服电机62、第二电驱动杆63和第三电驱动杆64,控制系统8控制第二伺服电机61,驱动与第一粉末缸缸底411连接的第二电驱动杆63,控制系统8控制第三伺服电机62,驱动与第二粉末缸缸底421连接的第三电驱动杆64,激光器1为二氧化碳激光器,在控制系统8的控制下对成型缸3内的TPU粉末按照鞋体分层轮廓进行移动烧结,使TPU粉末烧结或融化后凝固形成零件的一个层面,烧结后成型缸缸底31在第一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下降一个截面厚度的距离,第二驱动装置6在控制系统8的控制下对铺粉装置4进行驱动,使第一粉末缸缸底411上升,第二粉末缸缸底421下降,第三驱动装置7在控制系统8的控制下对铺粉滚筒43进行驱动,将第一粉末缸41内的TPU粉末推出,为成型缸3铺设新的一层TPU粉末,并将多余的TPU粉末推至第二粉末缸42内,激光器1在控制系统8的控制下进行新一层的烧结,直至鞋体或鞋底加工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工作台、成型缸、铺粉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成型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成型缸缸底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沿成型缸缸壁上下移动,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成型缸内的原料按照鞋体分层轮廓进行移动烧结,使原料烧结或融化后凝固形成零件的一个层面,烧结后成型缸缸底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一个截面厚度的距离,第二驱动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铺粉装置进行驱动,为成型缸铺设新的一层原料,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新一层的烧结,直至鞋体或鞋底加工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工作台、成型缸、铺粉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成型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成型缸缸底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沿成型缸缸壁上下移动,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成型缸内的原料按照鞋体分层轮廓进行移动烧结,使原料烧结或融化后凝固形成零件的一个层面,烧结后成型缸缸底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一个截面厚度的距离,第二驱动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铺粉装置进行驱动,为成型缸铺设新的一层原料,激光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新一层的烧结,直至鞋体或鞋底加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为TPU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制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粉装置包括第一粉末缸、第二粉末缸和铺粉滚筒,第一粉末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第一粉末缸缸底被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沿第一粉末缸缸壁上下移动,第二粉末缸缸口开放于工作台台面,第二粉末缸缸底被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沿第二粉末缸缸壁上下移动,铺粉滚筒包括筒体、筒轴和第三驱动装置,筒体与工作台相切,筒轴设置在筒体内,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永巽
申请(专利权)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