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柱减震,具体为一种古建筑支柱用的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1、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2、古建筑中常见的使用支持驻对房屋进行支撑,因此支柱在古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对支柱进行抗震保护。
3、如公开号为cn210562647u的一种钢结构柱体的抗震支座,包括凹槽的基座和安装在凹槽内的底座,有效的使得在地震时,底座将随着球体在弧形槽内晃动,从而有效的消除地震时所产生的侧向分力,从而使得钢结构主体不会因震动而出现损坏。但其装置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4、当对柱体进行安装时,无法对柱体的高度进行微调,从而使得当柱体的上端与上安装基面存在高度差时,则无法对该柱体进行安装,从而提高了柱体的安装难度。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古建筑支柱用的抗震装置,以便于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支柱用的抗震装置,包括基底座(1)和固定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座(1)的上端通过轴承座(2)安装有螺纹套(3),且螺纹套(3)的上方通过螺纹柱(4)安装有承载板(5),所述基底座(1)的上方左右两侧通过第一减震弹簧(6)连接有固定块(7),且基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下支撑块(8),所述固定块(7)的上方开设有支柱槽(11),且支柱槽(11)与承载板(5)的下表面通过伸缩杆(12)相连接,所述固定块(7)左侧开设有第一腔体(13),且第一腔体(1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4),而且转动杆(14)的上方安装有防滑摇柄(15),所述基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支柱用的抗震装置,包括基底座(1)和固定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座(1)的上端通过轴承座(2)安装有螺纹套(3),且螺纹套(3)的上方通过螺纹柱(4)安装有承载板(5),所述基底座(1)的上方左右两侧通过第一减震弹簧(6)连接有固定块(7),且基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下支撑块(8),所述固定块(7)的上方开设有支柱槽(11),且支柱槽(11)与承载板(5)的下表面通过伸缩杆(12)相连接,所述固定块(7)左侧开设有第一腔体(13),且第一腔体(1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4),而且转动杆(14)的上方安装有防滑摇柄(15),所述基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腔体(17),且第二腔体(17)的内底部安装有导向滑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支柱用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座(1)的中心线与轴承座(2)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轴承座(2)与螺纹套(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支柱用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3)和螺纹柱(4)之间构成螺纹结构连接,且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雷,林超楠,陈良金,杨金辉,徐正炜,庄晓晴,郭俊驱,萧满红,
申请(专利权)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