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入子、模具及模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4203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入子,模具入子上形成埋入件定位区域,模具入子成型有真空气道,真空气道的一端向外贯穿,真空气道的另一端于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通过对真空气道进行抽真空吸附住埋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模具,包括模具入子,模具内形成用于容放与真空气道连通的真空管道的容置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模具系统,包括模具、真空发生装置及负压传感器,真空发生装置和负压传感器分别与真空管道暴露在外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埋入件在模具运动过程中脱落,既不会因此损坏模具,也有利于产品的量产。

Mould insert, mould and moul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入子、模具及模具系统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入子、模具及模具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当注塑成型的产品中含有铜钉等一体埋入件时,需要将、埋入件预先埋入注塑模具内。不过,埋入件在注塑模具内往往比较难以定位,特别是在埋入件为微型埋入件时,从而使得在注塑模具运动的过程中导致埋入件容易脱落,既容易造成注塑模具损坏,也不利于产品的快速成型,进而影响了产品的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入子,能够防止埋入件在模具运动过程中脱落,既不会因此损坏模具,也有利于产品的量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能够防止埋入件在模具运动过程中脱落,既不会因此损坏模具,也有利于产品的量产。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系统,能够防止埋入件在模具运动过程中脱落,既不会因此损坏模具,也有利于产品的量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入子,所述模具入子上形成有埋入件定位区域,所述模具入子内成型有真空气道,所述真空气道的一端向外贯穿以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连通,所述真空气道的另一端于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通过对所述真空气道进行抽真空吸附住贴设在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埋入件。较佳地,所述模具入子为3D打印形成。较佳地,所述真空气道自与所述外部真空发生装置相连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一端呈渐进收缩。较佳地,所述真空气道包括位于靠近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一端的多个微孔,多个所述微孔于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以吸附贴设在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埋入件。较佳地,所述真空气道包括主道部和至少两分道部,所述主道部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连通,所述主道部的另一端与至少两所述分道部连通,至少两所述分道部远离所述主道部的一端分别于对应的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较佳地,所述真空气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较佳地,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上设有与埋入件上的定位缺口对应的定位凸块。较佳地,所述模具入子包括滑块部以及连接至所述滑块部一端的连接臂,所述滑块部和连接臂的端面形成一倾斜配合面,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形成在所述连接臂的与所述倾斜配合面相反的一侧,所述倾斜配合面的上部形成有沿所述倾斜配合面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驱动滑槽,所述驱动滑槽向上贯穿所述滑块部。较佳地,所述滑块部的两侧壁以及底壁分别形成有油槽,所述滑块部的顶壁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壁用于限位所述模具入子的滑动,所述滑块部的两侧壁于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分别向外凸设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模具入子的滑动的止挡部。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模具入子,所述模具内形成有用于容放与所述真空气道连通的真空管道的容置通道。为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模具、真空发生装置以及负压传感器,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和负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真空管道暴露在外的一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模具入子内成型有真空气道,真空气道的一端向外贯穿以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真空气道的另一端于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通过对真空气道进行抽真空即可吸附住贴设在埋入件定位区域的埋入件,从而能够防止埋入件在模具运动过程中脱落,既不会造成模具因此损坏,也有利于产品的快速成型,进而促进了产品的量产。而且,本技术通过负压传感器的设置,能够侦测埋入件是否正确放置在埋入件定位区域,在埋入件正确放置在埋入件定位区域时,埋入件平整地贴合在埋入件定位区域,此时在真空发生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实现真空吸住埋入件,当埋入件没有正确放置在埋入件定位区域时,比如漏放或者放反时,负压传感器则会检测到异常,并可进行破真空报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模具入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模具入子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模具入子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真空气道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真空气道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模具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入子1,模具入子1上形成有埋入件定位区域10,模具入子1内成型有真空气道11,真空气道11的一端向外贯穿以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200连通,真空气道11的另一端于埋入件定位区域10向外贯穿,通过对真空气道11进行抽真空吸附住贴设在埋入件定位区域10的埋入件(图未示)。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在进行产品成型时埋入件能够通过外部真空发生装置200的抽真空作业而被牢固地吸附、定位在模具入子1的埋入件定位区域10,从而能够防止埋入件在模具100运动过程中脱落,既不会造成模具100因此损坏,也有利于产品的快速成型,进而促进了产品的量产。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入子1为3D打印形成。由于模具入子1为3D打印而成,进而使得模具入子1内可根据实际需要成型出各种复杂的异形真空气道11,从而使得本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产品的成型,大大拓宽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气道11自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200相连的一端向靠近埋入件定位区域10的一端呈渐进收缩,从而能够达成较佳的吸附效果。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气道11包括位于靠近埋入件定位区域10的一端的多个微孔111,多个微孔111于埋入件定位区域10向外贯穿以吸附贴设在埋入件定位区域10的埋入件。通过多个微孔111对应设置在埋入件定位区域10处,能够达成较佳的吸附效果。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气道11包括主道部112和至少两分道部113,主道部112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200连通,主道部112的另一端与至少两分道部113连通,至少两分道部113远离主道部112的一端分别于对应的埋入件定位区域10向外贯穿。利用上述设计,在只有一路真空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至少两个埋入件定位区域10的埋入件的吸附。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气道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以利于当埋入件为至少两个时的吸附、定位作业。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埋入件定位区域10上设有与埋入件上的定位缺口对应的定位凸块12。通过该设计,便于快速且正确地将埋入件定位区域10。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入子1包括滑块部13以及连接至滑块部13一端的连接臂14,滑块部13和连接臂14的端面形成一倾斜配合面15,埋入件定位区域10形成在连接臂14的与倾斜配合面15相反的一侧,倾斜配合面15的上部形成有沿倾斜配合面15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驱动滑槽16,驱动滑槽16向上贯穿滑块部13。在具体作动时,倾斜配合面15与模具100内的成型滑块(图未示)的对应倾斜面滑动配合,驱动滑槽16与成型滑块的导向部配合,进而在成型滑块进行开模或合模滑动时可相应带动模具入子1滑动以使破真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入子上形成有埋入件定位区域,所述模具入子内成型有真空气道,所述真空气道的一端向外贯穿以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连通,所述真空气道的另一端于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通过对所述真空气道进行抽真空吸附住贴设在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埋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入子上形成有埋入件定位区域,所述模具入子内成型有真空气道,所述真空气道的一端向外贯穿以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连通,所述真空气道的另一端于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通过对所述真空气道进行抽真空吸附住贴设在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埋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入子为3D打印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气道自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相连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一端呈渐进收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气道包括位于靠近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一端的多个微孔,多个所述微孔于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以吸附贴设在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的埋入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气道包括主道部和至少两分道部,所述主道部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连通,所述主道部的另一端与至少两所述分道部连通,至少两所述分道部远离所述主道部的一端分别于对应的所述埋入件定位区域向外贯穿。


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坚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