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8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涉及PVC薄膜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通过将需要进行加热的PVC薄膜一端穿过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之间的缝隙,通过通孔来调节第二加热滚筒的高度,使得第二加热滚筒放置到卡扣上,使得副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交,通过旋转调节旋钮来控制加热棒的加热功率,使得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处于加温状态,使得马达带动主齿轮和第一加热滚筒转动,使得主齿轮带动副齿轮和第二加热滚筒转动,使得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筒中间的PVC薄膜被加热和向右侧移动,通过电机带动第三齿轮和转盘转动,使得转盘上的毛刷对第一加热滚筒外表面进行清扫。

An adjustable heating device for PVC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PVC薄膜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PVC薄膜,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有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PVC薄膜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在可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现有的PVC薄膜加热装置在对薄膜进行加热时,加热板或者滚筒上很容易携带一点溶化后的薄膜残渣,使得加热装置对薄膜进行加热后很容易将一些残渣再次融入到薄膜中,导致薄膜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提供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PVC薄膜加热装置在对薄膜进行加热时,很容易将一些薄膜残渣再次融入到薄膜中,导致薄膜质量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底端焊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设置有毛刷,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顶端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正面和背面下方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柱的背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滚筒,所述主齿轮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滚筒,所述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棒,所述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正面嵌入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刮板。优选的,所述转盘设置有三个,且转盘呈“一”字形排列在第一加热滚筒的顶端。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卡扣,且卡扣的上端呈弧形。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一端与第二加热滚筒的外表面相切。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状吸附在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筒的内壁。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主齿轮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电机、液压泵和马达均通过控制面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加热棒通过调节旋钮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实用通过将需要进行加热的PVC薄膜一端穿过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之间的缝隙,通过通孔来调节第二加热滚筒的高度,使得第二加热滚筒放置到卡扣上,使得副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交,通过旋转调节旋钮来控制加热棒的加热功率,使得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处于加温状态,通过控制面板,使得马达带动主齿轮和第一加热滚筒转动,使得主齿轮带动副齿轮和第二加热滚筒转动,使得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筒中间的PVC薄膜被加热和向右侧移动,通过电机带动第三齿轮和转盘转动,使得转盘上的毛刷对第一加热滚筒外表面进行清扫。其次,转盘设置有三个,且转盘呈“一”字形排列在第一加热滚筒的顶端,使得转盘底端的毛刷末端与第一加热滚筒的外表面相重合,使得毛刷对第一加热滚筒的外表面进行全面清扫,且刮板的一端与第二加热滚筒的外表面相切,使得刮板对第二加热滚筒外表面的垃圾刮掉,由于通孔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卡扣,且卡扣的上端呈弧形,使得第二加热滚筒放置到卡扣上时,使得弧形面将第二加热滚筒卡住,且加热棒吸附在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筒的内壁,使得加热棒能快速的对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筒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的整体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的转盘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的第一加热滚筒和第二加热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4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装置主体1、底座101、调节旋钮1011、支撑柱102、控制面板103、电机104、第三齿轮1041、转盘1042、毛刷1043、马达105、主齿轮1051、第二齿轮1052、第一加热滚筒1053、副齿轮1054、第二加热滚筒1055、加热棒1056、液压泵106、刮板10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电机104,电机104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三齿轮1041,第三齿轮1041的底端焊接有转盘1042,转盘1042的底端设置有毛刷1043,装置主体1的正面顶端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103,装置主体1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102,支撑柱102的正面和背面下方均开设有通孔1021,支撑柱102的背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马达105,马达105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1051,主齿轮1051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052,第二齿轮105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滚筒1053,主齿轮105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副齿轮1054,副齿轮105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滚筒1055,第一加热滚筒1053和第二加热滚筒1055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棒1056,支撑柱102的底端焊接有底座101,底座101的正面嵌入设置有调节旋钮1011,底座10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106,液压泵106的输出端设置有刮板1061。其中,转盘1042设置有三个,且转盘1042呈“一”字形排列在第一加热滚筒1053的顶端,使得转盘1042底端的毛刷1043末端与第一加热滚筒1053的外表面相重合,使得毛刷1043对第一加热滚筒1053的外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其中,通孔1021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卡扣,且卡扣的上端呈弧形,使得第二加热滚筒1055放置到卡扣上时,使得弧形面将第二加热滚筒1055卡住,使得第二加热滚筒1055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偏移。其中,刮板1061的一端与第二加热滚筒1055的外表面相切,使得刮板1061对第二加热滚筒1055外表面的垃圾刮掉。其中,加热棒1056吸附在第一加热滚筒1053和第二加热滚筒1055的内壁,使得加热棒1056能快速的对第一加热滚筒1053和第二加热滚筒1055进行加热。其中,第二齿轮1052的直径小于主齿轮1051的直径,通过通孔1021来调节第二加热滚筒1055的高度,使得第二加热滚筒1055放置到卡扣上,使得副齿轮1054与第二齿轮1052相交,以此来调节第一加热滚筒1053和第二加热滚筒1055之间的间距。其中,电机104、液压泵106和马达105均通过控制面板103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加热棒1056通过调节旋钮1011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二加热滚筒1055通过通孔1021来调节高度,使得第二加热滚筒1055固定在通孔1021上的卡扣上,然后,将PVC薄膜的一端穿过第一加热滚筒1053和第二加热滚筒1055的缝隙处,通过控制面板103来使得马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三齿轮(1041),所述第三齿轮(1041)的底端焊接有转盘(1042),所述转盘(1042)的底端设置有毛刷(1043),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顶端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103),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102),所述支撑柱(102)的正面和背面下方均开设有通孔(1021),所述支撑柱(102)的背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马达(105),所述马达(105)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1051),所述主齿轮(1051)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052),所述第二齿轮(105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滚筒(1053),所述主齿轮(105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副齿轮(1054),所述副齿轮(105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滚筒(1055),所述第一加热滚筒(1053)和第二加热滚筒(1055)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棒(1056),所述支撑柱(102)的底端焊接有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正面嵌入设置有调节旋钮(1011),所述底座(10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106),所述液压泵(106)的输出端设置有刮板(10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PVC薄膜加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三齿轮(1041),所述第三齿轮(1041)的底端焊接有转盘(1042),所述转盘(1042)的底端设置有毛刷(1043),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顶端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103),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102),所述支撑柱(102)的正面和背面下方均开设有通孔(1021),所述支撑柱(102)的背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马达(105),所述马达(105)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1051),所述主齿轮(1051)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052),所述第二齿轮(105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滚筒(1053),所述主齿轮(105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副齿轮(1054),所述副齿轮(105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滚筒(1055),所述第一加热滚筒(1053)和第二加热滚筒(1055)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棒(1056),所述支撑柱(102)的底端焊接有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正面嵌入设置有调节旋钮(1011),所述底座(10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106),所述液压泵(106)的输出端设置有刮板(1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胶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