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MW专利>正文

空腔滤波器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11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腔滤波器和连接器,尤其,涉及如下的空腔滤波器,即,包括:射频信号连接部,以与在一侧面设置有电极极板的外部部件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以及端子部,使上述外部部件的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电连接,吸收存在于上述规定距离的装配公差,并预防上述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之间的电流动的中断,上述端子部分离为与上述电极极板形成接点的一侧端子及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侧端子,通过设置于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之间的弹性部件来吸收存在于设置有上述端子部的端子插入口内的上述装配公差,从而,通过防止电流动的中断来提供防止天线装置的性能降低的优点。

Cavity filter an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腔滤波器和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更详细地,涉及考虑到装配性及大小来改善滤波器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MIMO)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此部分记述的内容仅提供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现有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为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显著放大数据传输容量的技术,属于在发送器通过各个发送天线来传输互不相同的数据并在接收器通过适当的信号处理来区分发送数据的空间复用(Spatialmultiplexing)技术。因此,随着同时增加发送或接收天线的数量,使通道容量增加,来传输更多的数据。例如,若将天线数量增加为10个,则相比于当前的单一天线系统,通过使用相同的频带确保约10倍的通道容量。在4GLTE-advanced中,使用8个天线,在当前的pre-5G阶段中,正在研发安装64个或128个天线的产品,预计将在5G中使用具有更多天线的基站设备,将这称为大规模天线技术。相比于当前的单元(Cell)运行为二维(2-Dimension),若引进大规模天线技术,则可进行3D-Beamforming,大规模天线技术还称为全维度多输入多输出(FD-MIMO,FullDimension)。在大规模天线技术中,随着天线器件的数量增加,发送器及接收器和滤波器的数量也一同增加。并且,以2014年为基准,在韩国,已设置20万个以上的基站。即,需要使安装空间最小化,需要可简单地进行安装的空腔滤波器的结构,并需要在将单独调谐的空腔滤波器安装于天线之后也能够提供相同的滤波器特性的射频(RF)信号线连接结构。具有空腔结构的射频滤波器具有如下的特征,即,在由金属性导体形成的箱型结构内部设置由作为导体的谐振杆等构成的谐振器,来仅使固有频率的电磁场存在,通过谐振来仅使超高频特性的频率通过。上述空腔结构的带通和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小且有利于高输出,因而,广泛用作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滤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具有更超薄且紧凑的结构,并在本体内沿着厚度方向内置射频连接器。并且,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具有可使装配多个滤波器时所产生的装配公差的累积量最小化的装配方式,还具有容易安装且均衡地维持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射频信号连接结构。并且,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在射频销分离类型的情况下,允许相对移动并附加侧面张力,从而可防止信号的损失。并且,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吸收需要电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装配公差并维持规定的接点面积,同时,设置方法简单。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目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目的。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的空腔滤波器的实施例包括:射频信号连接部,以与在一侧面设置有电极极板的外部部件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以及端子部,使上述外部部件的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电连接,吸收存在于上述规定距离的装配公差,并预防上述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之间的电流动的中断,上述端子部分离为与上述电极极板形成接点的一侧端子及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侧端子,通过设置于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之间的弹性部件来吸收存在于设置有上述端子部的端子插入口内的上述装配公差。其中,本技术还可包括以包围上述端子部的外侧的方式向上述端子插入口内插入的电介质。并且,上述端子部中的上述一侧端子能够以可与上述电介质一同通过装配人员提供的装配力来在上述端子插入口内移动的方式配置,上述端子部中的上述另一侧端子可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相连接,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中的一个能够以与另一个重叠规定长度的方式被收容。并且,可在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长的多个张力切开部。并且,上述张力切开部可设置于上述一侧端子,上述另一侧端子的上端部可收容于上述一侧端子的下端部的内部。并且,上述张力切开部可设置于上述另一侧端子,上述一侧端子的下端部可收容于上述另一侧端子的上端部的内部。并且,上述电介质可支撑形成有多个上述张力切开部的上述一侧端子或上述另一侧端子的外周面。并且,本技术还可包括用于加强在上述端子插入口内所设置的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的加强板。并且,上述加强板可为上述滤波器主体的一部分,可固定于朝向上述端子插入口侧突出形成的插入口支撑端。并且,可在上述加强板形成有使上述端子部贯通的端子贯通孔,可在贯通上述端子贯通孔的上述一侧端子及上述另一侧端子中的一个形成有卡止端,上述卡止端的直径可大于上述端子贯通孔的直径,以便卡止于上述加强板。并且,可在上述另一侧端子的外侧面形成有弹性环设置槽,可在上述弹性环设置槽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环。并且,上述弹性环可在上述弹性环设置槽沿着上下方向层叠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上述弹性部件可由弹性弹簧构成,上述弹性弹簧弹性支撑收容于上述另一侧端子的内部的上述一侧端子。并且,上述弹性部件可由杆弹簧形成,上述杆弹簧包括:支撑环部,被上述另一侧端子的上端面支撑;以及一对支撑杆,在上述支撑环部朝向各自相互交叉的方向向上倾斜地突出延伸来支撑上述一侧端子。并且,上述端子部中的上述另一侧端子可焊接固定于焊接孔,上述焊接孔可形成于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延伸形成的板部位。在本技术的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射频信号连接部,以与在一侧面设置有电极极板的外部部件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以及端子部,使上述外部部件的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电连接,吸收存在于上述规定距离的装配公差,并预防上述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之间的电流动的中断,上述端子部分离为与上述电极极板形成接点的一侧端子及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侧端子,通过设置于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之间的弹性部件来吸收存在于设置有上述端子部的端子插入口内的上述装配公差。根据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射频连接器沿着厚度方向内置于本体内,可设计更加超薄且紧凑的结构,具有可使装配多个滤波器时所产生的装配公差的累积量最小化的装配方式,可设计容易安装且均衡地维持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射频信号连接结构,允许相对地移动并通过附加侧面张力来稳定地相连接,从而可防止天线性能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以图示化的方式示出例示性的大规模天线技术天线的层叠结构的图。图2为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腔滤波器层叠于天线板与控制板之间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从底面侧观察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腔滤波器的结构的平面透视图。图4为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空腔滤波器的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n射频信号连接部,以与在一侧面设置有电极极板的外部部件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以及/n端子部,使上述外部部件的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电连接,吸收存在于上述规定距离的装配公差,并预防上述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之间的电流动的中断,/n上述端子部分离为与上述电极极板形成接点的一侧端子及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侧端子,通过设置于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之间的弹性部件来吸收存在于设置有上述端子部的端子插入口内的上述装配公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2 KR 10-2018-00673971.一种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射频信号连接部,以与在一侧面设置有电极极板的外部部件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以及
端子部,使上述外部部件的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电连接,吸收存在于上述规定距离的装配公差,并预防上述电极极板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之间的电流动的中断,
上述端子部分离为与上述电极极板形成接点的一侧端子及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侧端子,通过设置于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之间的弹性部件来吸收存在于设置有上述端子部的端子插入口内的上述装配公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包围上述端子部的外侧的方式向上述端子插入口内插入的电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中的上述一侧端子以能够与上述电介质一同通过装配人员提供的装配力来在上述端子插入口内移动的方式配置,
上述端子部中的上述另一侧端子与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相连接,
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中的一个以与另一个重叠规定长度的方式被收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侧端子与上述另一侧端子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长的多个张力切开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张力切开部设置于上述一侧端子,上述另一侧端子的上端部收容于上述一侧端子的下端部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张力切开部设置于上述另一侧端子,上述一侧端子的下端部收容于上述另一侧端子的上端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介质支撑形成有多个上述张力切开部的上述一侧端子或上述另一侧端子的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强在上述端子插入口内所设置的上述射频信号连接部的加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南信金丁会张成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MW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