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92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包括导料槽和雾化装置,导料槽中空并两端开口,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入口对准抛丸机的出射口,出口对准待加工工件,雾化装置通过导管与导料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湿装置通过雾化装置将具有表面润滑功能或者表面湿润功能的液体雾化,经过导管输送到导料槽的中空内,使导料槽中充满悬浮的雾化小液滴,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当弹性磨料通过导料槽时,表面与小液滴碰撞、黏附,小液滴湿润磨料,能够改善磨料的抛光性能,延长弹性磨料的寿命。

A humidifying device for shot bla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表面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抛丸机一般使用的磨料为传统的刚性磨料,如钢丸、铝丸、陶瓷丸、核桃砂、玻璃珠等,随着技术的进步,现阶段出现了比刚性磨料打磨性能更加优良的弹性磨料。这些弹性磨料通常是内硬外软,在长期闲置后,外层的弹性体可能会风干硬化;又或者在多次使用后,外层的弹性体会被部分消耗而使弹性减弱。有研究表明,这些硬化或弹性减弱的弹性磨料在被水、水和油的混合物、乙酸、甘油、或者乙酸和甘油的混合物等具有表面润滑功能或者表面湿润功能的物质沾湿后,既能够恢复一部分弹性,也能减少弹性体在打磨中的消耗。这是因为具有表面润滑功能或者表面湿润功能的物质在和磨料中的胶黏剂接触后,能够融合形成弹性物质进而改变磨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或直接影响摩擦系数,有利于改善抛光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抛丸机加湿器均是在磨料打磨后进行加湿,用于减少粉尘或收集回收磨料,并不能应用于打磨前对磨料的湿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抛丸机通过加湿装置在对工件抛光前对磨料进行加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包括导料槽和雾化装置,所述导料槽中空并两端开口,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所述入口对准抛丸机的出射口,所述出口对准待加工工件,所述雾化装置通过导管与导料槽连通。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共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所述导管连接在所述导料槽的侧面或顶面上。优选地,所述入口大于所述出口。优选地,所述入口的顶部打通以扩大所述入口的进料范围。优选地,所述导料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回收液体的回水口,所述回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罐。优选地,所述导料槽上设置有用于与抛丸机外壳固定的安装耳板。优选地,所述安装耳板设在导料槽的出口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加湿装置用于抛丸机,其通过雾化装置将具有表面润滑功能或者表面湿润功能的液体雾化,经过导管输送到导料槽的中空内,使导料槽中充满悬浮的雾化小液滴,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当弹性磨料通过导料槽时,表面与小液滴碰撞、黏附,小液滴湿润磨料,能够改善磨料的抛光性能,延长弹性磨料的寿命。此外,本技术的加湿装置配置有导料槽,通过导料槽用于收集抛丸机散射的至少部分磨料,使抛丸机的出料区域更为集中,提高磨料的利用率以及抛光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湿装置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包括导料槽1和雾化装置2,所述导料槽1中空并两端开口,一端为入口11,另一端为出口12,所述入口11对准抛丸机的出射口,所述出口12对准待加工工件,所述雾化装置2通过导管3与所述导料槽1连通。其中,本技术的雾化装置内盛装的液体优选为水、水油混合物、乙酸、甘油、或者乙酸和甘油的混合物。附图1和附图2中加湿装置旁的圆盘为抛丸机中用于抛射磨料的简单示意结构。作为导料槽1安装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料槽1上设置有用于与抛丸机外壳固定的安装耳板14。本技术的导料槽通过安装耳板14作为连接部位固定在抛丸机的外壳上,其安装方式便捷。进一步地,如附图1所示,所述安装耳板14设在导料槽1的出口12处,安装耳板14为导料槽1出口12的外翻边。其中,所述雾化装置2共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所述导管3连接在所述导料槽1的侧面或顶面上。例如,雾化装置2共有一个,导管3连接在导料槽1的顶部;或者,雾化装置2共有两个,每个雾化装置2各连接一根导管3,其中一根导管3连接在导料槽1的顶面,另一根导管3连接在导料槽1的侧面,附图1和附图2为设置有两个雾化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又或者,雾化装置2共有三个,每个雾化装置2各连接一根导管3,三根导管3分别连接在导料槽1的顶面和两个侧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单个雾化装置也可以配置多个导管,多个导管可以连接在导料槽的同一面上,也饿可以连接在导料槽的多个面上。如附图所示,所述入口11大于所述出口12。导料槽11的中空从入口11至出口12逐渐收窄,以使抛丸机的抛射区域更为集中,且对磨料的射出范围有一定纠偏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散射磨料的收集量,所述入口11的顶部打通以扩大所述入口11的进料范围。抛丸机的出料是一个离心抛射过程,并非成直线地喷出,因此在抛丸机的叶轮旋转过程中,少部分磨料会提前离开叶轮,从入口11的顶部进入导料槽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料槽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回收液体的回水口13,所述回水口13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罐4。未触碰到磨料的小液滴会在漂浮后黏附在导料槽1的内壁,并聚集成水滴向下流,在导料槽1的下方设置收集罐4能够回收液体,减少浪费。同理,为了避免小液滴过早聚集流下,当导料槽1连接多根导管3时,连接处不能相互靠得太近,且连接处尽量在导料槽1的上部。本技术的加湿装置可以用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抛丸机中,也可以用于特殊结构的抛丸机。当抛丸机采用本技术的加湿装置时,通过雾化装置将具有表面润滑功能或者表面湿润功能的液体雾化,经过导管输送到导料槽的中空内,使导料槽中充满悬浮的雾化小液滴,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当弹性磨料通过导料槽时,表面与小液滴碰撞、黏附,小液滴湿润磨料,能够改善磨料的抛光性能,延长弹性磨料的寿命。此外,本技术的加湿装置配置有导料槽,通过导料槽用于收集抛丸机散射的至少部分磨料,使抛丸机的出料区域更为集中,提高磨料的利用率以及抛光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槽和雾化装置,所述导料槽中空并两端开口,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所述入口对准抛丸机的出射口,所述出口对准待加工工件,所述雾化装置通过导管与导料槽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槽和雾化装置,所述导料槽中空并两端开口,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所述入口对准抛丸机的出射口,所述出口对准待加工工件,所述雾化装置通过导管与导料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共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所述导管连接在所述导料槽的侧面或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丸机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大于所述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意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