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851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包括盒体和盖体,盖体可拆卸地盖合在盒体顶部,盒体内沿纵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盒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板高度低于盒体高度,隔板顶部与盖体底面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气间隙,第一腔体内置有反应容器,第二腔体内设有水层,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设于第一腔体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内添加反应溶液,第二开孔设于第二腔体上方且连接有排水软管。第一腔体内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通气间隙进入到第二腔体,导致第二腔体的水通过软管排出,通过第二腔体水层高度的变化,可以对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进行测算。本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vice to explore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教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酶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通过酶催化的。酶的相关知识也贯穿于整个生物学习中,因此,对酶的实验教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涉及酶活性的实验内容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其中酶活性常常受到温度、酸碱度的影响,酶活性的高低主要是通过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来表示。化学反应方程式:具体实验方案如下: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实验2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2试管31新鲜的肝脏研磨液1mL1mL1mL2蒸馏水1mL3氢氧化钠溶液1mL4盐酸溶液1mL53%H2O2溶液2mL2mL2mL6预期气泡产生量大量气泡无或者少气泡无或者少气泡7卫生香燃烧复燃不复燃不复燃该实验是教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其开展有助于增进学生对酶促反应的本质、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两个实验都是在试管内反应,通过气泡的多少或卫生香的燃烧情况来测定酶促反应速,但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通过试管产生的气泡密集,如果观察者在反应发生的一瞬间跑神,无法及时观察现象,并正确记录实验现象。(2)在课堂进行演示实验中,近处观察者可以看得到实验现象,远处观察者则无法观察到,实验效果不明显。(3)实验中采用点燃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燃烧的情况来判断化学反应中氧气的生成含量来判断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进一步来判断不同条件催化剂的反应速率。不过这种操作存在三个缺点。①点燃卫生香需要明火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②对操作要求比较高,对卫生香伸入的时间有要求,错过最佳时间点,将出现卫生香不复燃的现象;③外界外部环境O2、CO2对实验存在干扰。(4)人教版的实验为定性观察实验,无法定量测量,无法进行进一步酶活性相关的探究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使用的试管装置易受外界干扰、无测量工具无法定量测定、实验结果不够准确等问题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其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合在盒体顶部,所述盒体内沿纵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盒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高度低于盒体高度,隔板顶部与盖体底面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气间隙,所述第一腔体内置有反应容器,第二腔体内设有水层,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设于第一腔体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内添加反应溶液,所述第二开孔设于第二腔体上方且连接有排水软管。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设于第一腔体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内插入温度计。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设有水位刻度线。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层高度低于隔板高度。所述盒体和盖体均由有机玻璃材质成型。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反应容器为塑料杯、玻璃杯或塑料试管。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隔板将盒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可放入塑料杯、玻璃杯或塑料试管等作为反应容器,第一腔体上方的第一开孔可以作为反应溶液添加口,通过第三开孔可插入温度计实时监测反应温度。第二腔体内装有水,反应容器内产生的气体通过两个腔体之间的通气间隙进入到第二腔体,导致第二腔体的水通过软管排出。通过反应前后,第二腔体水层高度的变化,可以对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进行测算。盖体上设置有密封圈,可以有效地增加腔体的封闭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密闭性较强,可以有效克服外部环境中的O2、CO2对实验的干扰,实验结果较为精准,重现性佳。(2)使用和维修成本低,不存在仪器碎裂伤人的问题。(3)本装置可以对产生的O2进行定量测量,进一步算出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4)通过改变腔体的高度或宽度,使反应容器兼容一次性杯子或15*100mm的玻璃或塑料试管,可增加反应容器的种类和来源。(5)通过设置气孔,可以插入温度计,不但可以让该装置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扩展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包括盒体1和盖体2,所述盖体2可拆卸地盖合在盒体1顶部,所述盒体1内沿纵向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盒体1分隔成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所述隔板3高度略微低于盒体1高度,隔板3顶部与盖体2底面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的通气间隙,所述第一腔体4内置有反应容器6,第二腔体5内设有水层,所述盖体2上设有第一开孔21和第二开孔22,所述第一开孔21设于第一腔体4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4内添加反应溶液,所述第二开孔22设于第二腔体5上方且连接有排水软管7。所述盖体2上还设有第三开孔23,所述第三开孔23设于第一腔体4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4内插入温度计,便于实时监测反应温度。所述第二腔体5内的水层高度低于隔板3高度。所述第二腔体5的侧壁上设有水位刻度线8,方便记录第二腔体5内的水层高度变化。所述盒体1和盖体2均由有机玻璃材质成型,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盖体2上设置有密封圈9,可以有效地增加腔体的封闭性。所述第一腔体4内的反应容器6为塑料杯、玻璃杯或塑料试管等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腔体内可放入塑料杯、玻璃杯或塑料试管等作为反应容器,第一腔体上方的第一开孔可以作为反应溶液添加口,通过第三开孔可插入温度计实时监测反应温度。第二腔体内装有水,第一腔体的反应容器内因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的气体会通过两个腔体之间的通气间隙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导致第二腔体的水通过软管排出。通过反应前后第二腔体水层高度的变化,可以对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进行测算。此外,温度计与第三开孔之间、排水软管与第二开孔之间均是紧密配合的,第一开孔通过硅胶管连接注射器注入溶液,硅胶管与第一开孔之间也是紧密配合,因此,整个装置的密闭性好,可以有效克服外部环境中的O2、CO2对实验的干扰,实验结果较为精准,重现性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合在盒体顶部,所述盒体内沿纵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盒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高度低于盒体高度,隔板顶部与盖体底面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气间隙,所述第一腔体内置有反应容器,第二腔体内设有水层,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设于第一腔体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内添加反应溶液,所述第二开孔设于第二腔体上方且连接有排水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合在盒体顶部,所述盒体内沿纵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盒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高度低于盒体高度,隔板顶部与盖体底面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气间隙,所述第一腔体内置有反应容器,第二腔体内设有水层,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设于第一腔体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内添加反应溶液,所述第二开孔设于第二腔体上方且连接有排水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设于第一腔体上方且用于向第一腔体内插入温度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奕雅陈凡王兵丽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