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75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合结构,包括有:一支架及一压合件;所述支架具有一底座;所述压合件装设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压合件具有一基座及一缓冲件,所述基座具有一向下凸伸所形成的压合块,所述压合块的下表面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压合面,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以吸收当所述压合件向下压时所产生过多的力,以避免组装时的元件受到过多的力量而产生变形、损坏。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合结构借由增设所述缓冲件,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合结构在进行压合作业时,所述缓冲件能吸收过多的压力,避免受到加工的元件产生变形而损坏。

Compress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合结构
本技术为提供一种压合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吸收压合作业时对加工的元件造成过大压力的压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产品的组装上,为了避免有组装上的累积公差,往往会利用压床来进行消除累积公差的压合组装,而习知的压合结构在压床中进行加工作业时,是利用气压缸来将压合结构向下推动,以进行压合作业。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元件的尺寸越来越精细的趋势,在经过压合作业组装的同时,该压合结构进行向下压合的压力,往往超过较精细的电子元件所能负荷的力量,故使得电子元件容易受到过大的压力而产生变形或损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合结构,能吸收压合作业时对加工的元件造成的过大压力,使得加工的元件能安全的被压合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压合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吸收压合作业时对加工的元件造成过大压力的压合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压合结构,包括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底座;一压合件,所述压合件装设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压合件具有一基座及一缓冲件,所述基座具有一向下凸伸所形成的压合块,所述压合块的下表面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压合面,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以吸收当所述压合件向下压时所产生过多的力,以避免组装时的元件受到过多的力量而产生变形、损坏。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压合面更进一步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二压合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数个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压合件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件为数个弹簧。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合部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件为一种具有强固且弹性佳的塑胶肋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架还进一部具有一杆架。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合结构上还设有至少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装设于所述杆架上,所述配重块用以调整所述压合结构下压时的压力。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具有数个凹陷形成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基座于压合块周边开设有数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而设,并以数个固定件分别穿过连通之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每一所述第二固定孔,如此将所述支架及所述压合件相互固定住。如上所述,本技术压合结构借由增设所述缓冲件,当本技术压合结构在进行压合作业时,所述缓冲件能吸收过多的压力,避免受到加工的元件产生变形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压合结构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图2为图1中II-II线之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压合结构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压合结构之压床加工前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压合结构之压床加工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6为图5中VI-VI线之剖面图。图7为图6中VII圈中之第一实施例放大图。图8为图6中VII圈中之第二实施例放大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压合结构100支架1底座11第一固定孔111杆架12压合件2基座21压合块211第二固定孔2111第一压合面212第二压合面213缓冲件22固定件23摇杆部件200基部3杆部31组装孔311电子元件300固定杆32压床400加工平台组4平台41滑台42滑轨421托盘422压合机具5固定板51第一上固定孔511第二上固定孔512第三上固定孔513活动板52第一下固定孔521第二下固定孔522第三下固定孔523滑杆组53滑块531限位部5311滑杆532气压缸54活动杆541配重块6。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压合结构100用以将一摇杆部件200装设于一电子元件300上,所述压合结构100包括一支架1及一压合件2。所述支架1具有一底座11及一杆架12。所述底座11的下表面具有数个凹陷形成的第一固定孔111。所述压合件2装设于所述底座11的下表面,所述压合件2具有一基座21及一缓冲件22,所述基座21具有一向下凸伸所形成的压合块211,所述基座21于压合块211周边开设有数个第二固定孔2111,所述第二固定孔2111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111而设,并以数个固定件23分别穿过连通之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孔111及每一所述第二固定孔2111,如此将所述支架1及所述压合件2相互固定住。所述压合块211的下表面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压合面212,所述第一压合面212更进一步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二压合面213。所述缓冲件22设于所述基座上21,用以吸收当所述压合件2向下压时所产生过多的力,以避免组装时的元件受到过多的力量而产生变形、损坏。请参阅图4、图7及图8,所述压合结构100用以将一摇杆部件200装设于一电子元件300上,所述摇杆部件200具有一基部3,所述基部3具有向上凸伸形成的杆部31,所述杆部31中间具有一组装孔311。所述电子元件300具有一向上凸伸所形成的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对应所述组装孔311而设。请参阅图4至图6,本技术之压合结构100是装设于一压床400中,所述压床400由一加工平台组4及一压合机具5所组成。所述加工平台组4由一平台41及滑台42组成。所述滑台42设置于所述平台41上,所述滑台42具有两滑轨421及一托盘422,两所述滑轨421相互平行而设,使得所述托盘422可以沿着所述滑轨421设置的方向来回移动。所述压合机具5设置于所述平台41上,所述压合机具5由一固定板51、一活动板52、数个滑杆组53、一气压缸54及数个压合结构100组成。所述固定板51开设有一第一上固定孔511,所述第一上固定孔511的两侧开设有排列设置的数个第二上固定孔512。所述固定板51上还开设有数个第三上固定孔513。所述活动板52开设有一第一下固定孔521,所述第一下固定孔521对应所述第一上固定孔511而设。所述第一下固定孔521的两侧开设有排列设置的数个第二下固定孔522每一所述第二下固定孔522皆对应每一所述第二上固定孔512而设。所述活动板51上还开设有数个第三下固定孔523,每一所述第三下固定孔523皆对应每一所述第三上固定孔513而设。每一所述滑杆组53皆由一滑块531及一滑杆532组成,每一所述滑块531的顶部具有一向外凸伸形成的限位部5311,所述滑块531开设有一上下贯穿形成的滑孔532。每一所述滑块531穿过每一所述第三下固定孔523,此时,所述限位部5311抵顶并固定于所述活动板52上,每一所述滑杆532皆穿过每一所述滑孔532及每一所述第三下固定孔523而设,每一所述滑杆532的自由端处皆固定在每一所述第三下固定孔523中。如此每一所述滑块531皆能沿着每一所述滑杆532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板52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底座;一压合件,所述压合件装设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压合件具有一基座及一缓冲件,所述基座具有一向下凸伸所形成的压合块,所述压合块的下表面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压合面,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以吸收当所述压合件向下压时所产生过多的力,以避免组装时的元件受到过多的力量而产生变形、损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底座;一压合件,所述压合件装设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压合件具有一基座及一缓冲件,所述基座具有一向下凸伸所形成的压合块,所述压合块的下表面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压合面,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以吸收当所述压合件向下压时所产生过多的力,以避免组装时的元件受到过多的力量而产生变形、损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面更进一步具有一凹陷形成的第二压合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压合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数个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仕曾启明郑嘉发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