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72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包括识别器,所述识别器的上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按钮,所述识别器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伸缩挤压装置,所述识别器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手持装置,所述识别器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识别器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识别器的右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通过挤压板带动支撑板往右运动,支撑板进一步运动直到与标签的两边区域相抵,从而使得支撑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识别器能够准确的进行标签的识别,提高了精确度,无需反复调试,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A mobile tag recognition device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RFID
,具体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RFID读写器是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现有的RFID识别装置在是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人们手持进行标签的识别,由于人们手部容易发生抖动而造成标签识别的不准确,需要反复调试才能进行识别,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由于手持姿势的不准确而容易造成识别装置的掉落,造成设备的损坏,提高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包括识别器,所述识别器的上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按钮,所述识别器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伸缩挤压装置,所述识别器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手持装置,所述识别器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识别器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识别器的右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头。优选的,所述伸缩挤压装置包括伸缩动力机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在伸缩动力机的输出端,所述伸缩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伸缩动力机固定连接在识别器的左端中部将伸缩挤压装置和识别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持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手持杆固定连接在识别器的下端中部将手持装置和识别器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穿插连接在识别器的前部将支撑装置和识别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动力机和伸缩杆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挤压装置和支撑装置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伸缩杆带动挤压板往右运动,进而挤压前后两边的支撑板往右运动,然后带动第一连接板往右运动,此时弹簧处在拉伸状态,支撑板进一步运动直到与标签的两边区域相抵,从而使得支撑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识别器能够准确的进行标签的识别,提高了精确度,无需反复调试,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2、通过安装手持杆方便人们手持识别器,同时安装防护套用于增加人们手心和手持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手持杆脱离手心,进而保护了识别器防止其受到损坏,降低了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的手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伸缩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识别器;2、按钮;3、伸缩挤压装置;4、手持装置;5、支撑装置;6、显示屏;7、凹槽;8、检测头;31、伸缩动力机;32、伸缩杆;33、挤压板;41、底盘;42、手持杆;43、防护套;51、支撑板;52、第一连接板;53、弹簧;54、第二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包括识别器1,识别器1的上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按钮2,识别器1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伸缩挤压装置3,识别器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手持装置4,识别器1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5,识别器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6,识别器1的右端中部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槽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头8。伸缩挤压装置3包括伸缩动力机31和伸缩杆32,伸缩动力机31是一种动力机构能够使得伸缩杆32处在伸缩与延长状态,伸缩杆32活动连接在伸缩动力机31的输出端,伸缩杆3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33,挤压板33挤压支撑板51使其往右运动,伸缩动力机31固定连接在识别器1的左端中部将伸缩挤压装置3和识别器1固定连接;手持装置4包括底盘41,底盘4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杆42,通过手持杆42方便将识别器1拿起,方便省力,手持杆42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套43,防护套43增加手心与手持杆42之间的摩擦力,手持杆42固定连接在识别器1的下端中部将手持装置4和识别器1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装置5包括支撑板51,通过两边的支撑板51接触标签,支撑作用,防止识别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支撑板51的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52,第一连接板5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53,弹簧53带动支撑板51复原回原来位置,弹簧5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4,支撑板51穿插连接在识别器1的前部将支撑装置5和识别器1活动连接;伸缩动力机31和伸缩杆32之间电性连接;伸缩挤压装置3和支撑装置5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将识别器1靠近标签识别位置,通过伸缩动力机31带动伸缩杆32伸缩,从而使得伸缩杆32缩短时带动挤压板33往右运动,进而挤压前后两边的支撑板51往右运动,然后带动第一连接板52往右运动,此时弹簧53处在拉伸状态,支撑板51进一步运动直到与标签的两边区域相抵,从而使得支撑板51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识别器1能够准确的进行标签的识别,提高了精确度,无需反复调试,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安装手持杆42方便人们手持识别器1,同时安装防护套43用于增加人们手心和手持杆4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手持杆42脱离手心,进而保护了识别器1防止其受到损坏,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包括识别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1)的上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按钮(2),所述识别器(1)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伸缩挤压装置(3),所述识别器(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手持装置(4),所述识别器(1)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5),所述识别器(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识别器(1)的右端中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槽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头(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包括识别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1)的上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按钮(2),所述识别器(1)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伸缩挤压装置(3),所述识别器(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手持装置(4),所述识别器(1)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5),所述识别器(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识别器(1)的右端中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槽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挤压装置(3)包括伸缩动力机(31)和伸缩杆(32),所述伸缩杆(32)活动连接在伸缩动力机(31)的输出端,所述伸缩杆(3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33),所述伸缩动力机(31)固定连接在识别器(1)的左端中部将伸缩挤压装置(3)和识别器(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移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乙达厉玉柱徐治国姜辉郑现祥陆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