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倒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64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倒角设备,其结构包括撑架、底座、气动旋转夹具、推送气缸、进给部件和收集装置,为解决倒角设备使用时调节和操作不方便,倒角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将对应的加工刀具安装于撑座上的进给部件上,使推动气缸推动轴套靠近气动旋转夹具,使气动旋转夹具夹紧轴套,与进给部件上的刀具进行配合加工,达到便捷灵活的进行调节操作,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并且通过在撑座上设置了收集装置,再使收集盒对碎屑进行收集,拉动手把后,使滑杆从底框中移出,并使弹簧推动环板使滑杆,对收集盒进行移出和固定,达到便捷的对碎屑进行收集和取出,提高加工环境洁净度和利于环保回收的优点。

A shaft sleeve chamfe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倒角设备
本技术涉及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新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轴套倒角设备。
技术介绍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体呈整圆筒形,轴套加工时需要用到对应的倒角设备进行处理,使轴套的倒角加工过程减少相对的人力施力,节省劳动力。传统的轴套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钻孔、倒角或者攻丝,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单一的钻孔装置、倒角装置和攻丝装置,导致倒角设备使用时调节和操作不方便,倒角效率低下,并且加工时较难对碎屑进行收集和回收取出,影响加工环境和不利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轴套倒角设备,解决了倒角设备使用时调节和操作不方便,倒角效率低下,并且加工时较难对碎屑进行收集和回收取出,影响加工环境和不利回收的问题,达到便捷灵活的进行调节操作,提高加工效率,并且便捷的对碎屑进行收集和取出,提高加工环境洁净度和利于环保回收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套倒角设备,包括撑架、底座、气动旋转夹具、推送气缸、进给部件和收集装置,所述撑架顶面前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处底座,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气动旋转夹具,并且底座顶端与推送气缸嵌入配合,所述撑架右端设置有进给部件,所述收集装置底端与撑架螺栓固定,所述收集装置由底框、滑座、收集盒、套壳、滑杆、手把、支脚、弹簧和环板组成,所述底框左右两端滑动安装于滑座上,所述底框顶端与收集盒垂直贴合,所述滑座右侧前端焊接有向右突出的套壳,所述套壳右侧滑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滑杆,所述滑杆右端垂直焊接有用于施力的手把,所述底框左右两侧底端对称焊接有支脚,所述弹簧内侧与滑杆进行插接,所述环板中心处内壁与滑杆进行焊接,所述滑座底端通过支脚与撑架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外侧轮廓呈圆柱状,并且滑杆外壁为光滑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套壳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把右侧设置有条形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位于套壳内部,并且弹簧左右两端分别与环板和套壳相抵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左端穿入套壳后依次与滑座和底框进行插接,所述滑座和底框上与滑杆均设置有对应的开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底框内部具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支脚顶面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底框的厚度尺寸大小为1.7cm,所述滑杆的外径尺寸大小为0.8cm(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倒角设备使用时调节和操作不方便,倒角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将对应的加工刀具安装于撑座上的进给部件上,使推动气缸推动轴套靠近气动旋转夹具,使气动旋转夹具夹紧轴套,与进给部件上的刀具进行配合加工,达到便捷灵活的进行调节操作,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2、为解决加工时较难对碎屑进行收集和回收取出,影响加工环境和不利回收的问题,通过在撑座上设置了收集装置,通过收集盒对碎屑进行收集,拉动手把后,使滑杆从底框中移出,并使弹簧推动环板使滑杆,对收集盒进行移出和固定,达到便捷的对碎屑进行收集和取出,提高加工环境洁净度和利于环保回收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收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区结构示意图。图中:撑架-1、底座-2、气动旋转夹具-3、推送气缸-4、进给部件-5、收集装置-6、底框-601、滑座-602、收集盒-603、套壳-604、滑杆-605、手把-606、支脚-607、弹簧-608、环板-60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轴套倒角设备:包括撑架1、底座2、气动旋转夹具3、推送气缸4、进给部件5和收集装置6,撑架1顶面前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处底座2,底座2右端设置有气动旋转夹具3,并且底座2顶端与推送气缸4嵌入配合,撑架1右端设置有进给部件5,收集装置6底端与撑架1螺栓固定,收集装置6由底框601、滑座602、收集盒603、套壳604、滑杆605、手把606、支脚607、弹簧608和环板609组成,底框601左右两端滑动安装于滑座602上,底框601顶端与收集盒603垂直贴合,滑座602右侧前端焊接有向右突出的套壳604,套壳604右侧滑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滑杆605,滑杆605右端垂直焊接有用于施力的手把606,底框601左右两侧底端对称焊接有支脚607,弹簧608内侧与滑杆605进行插接,环板609中心处内壁与滑杆605进行焊接,滑座602底端通过支脚607与撑架1螺栓固定。其中,所述滑杆605外侧轮廓呈圆柱状,并且滑杆605外壁为光滑表面,摩擦力较小,利于滑动。其中,所述套壳604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把606右侧设置有条形防滑纹,提高与手部接触的摩擦力,利于施力稳定。其中,所述弹簧608位于套壳604内部,并且弹簧608左右两端分别与环板609和套壳604相抵接触,为滑杆605提供稳定的回弹复位施力。其中,所述滑杆605左端穿入套壳604后依次与滑座602和底框601进行插接,所述滑座602和底框601上与滑杆605均设置有对应的开口结构,利于与滑杆605进行稳定的插接。其中,所述底框601内部具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支脚607顶面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口结构,利于外部螺栓的穿放安装。其中,所述底框601的厚度尺寸大小为1.7cm,所述滑杆605的外径尺寸大小为0.8cm。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本装置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并将气动旋转夹具3、推送气缸4和进给部件5与轴套加工生产线上的控制载体进行连接,随后,将需要加工的轴套送料机构的出料道置于推送气缸4的左侧,并根据所需进行加工流程将将需要进行倒角加工的刀头、攻丝的刀具或者驱动钻头安装于进给部件5上,随后,当轴套落入底座2后被推送气缸4向左向气动旋转夹具3移动推动,并使气动旋转夹具3随之将轴套夹紧,然后通过进给部件5将所安装的加工器具左移与气动旋转夹具3进行靠近,使其对轴套进行对应的加工,并使加工产生的碎屑随之掉落到收集装置6上,需要对收集盒603上的碎屑进行移出处理时,便可以先向右拉动手把606,使手把606随之带动滑杆605在套壳604上进行向右的滑出,使滑杆605随之从底框601上滑出,并使环板609随之推动弹簧608,使弹簧608进行压缩,随后,便通过向前的拉力拉动收集盒603,使其从滑座602上滑出,并对其上收集的碎屑进行处理,安装时通过向后的推力将底框601滑入滑座602内直至复位,随后再取消对手把606的施力,使弹簧608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撑架(1)、底座(2)、气动旋转夹具(3)、推送气缸(4)、进给部件(5)和收集装置(6),所述撑架(1)顶面前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处底座(2),所述底座(2)右端设置有气动旋转夹具(3),并且底座(2)顶端与推送气缸(4)嵌入配合,所述撑架(1)右端设置有进给部件(5),所述收集装置(6)底端与撑架(1)螺栓固定,所述收集装置(6)由底框(601)、滑座(602)、收集盒(603)、套壳(604)、滑杆(605)、手把(606)、支脚(607)、弹簧(608)和环板(609)组成,所述底框(601)左右两端滑动安装于滑座(602)上,所述底框(601)顶端与收集盒(603)垂直贴合,所述滑座(602)右侧前端焊接有向右突出的套壳(604),所述套壳(604)右侧滑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滑杆(605),所述滑杆(605)右端垂直焊接有用于施力的手把(606),所述底框(601)左右两侧底端对称焊接有支脚(607),所述弹簧(608)内侧与滑杆(605)进行插接,所述环板(609)中心处内壁与滑杆(605)进行焊接,所述滑座(602)底端通过支脚(607)与撑架(1)螺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撑架(1)、底座(2)、气动旋转夹具(3)、推送气缸(4)、进给部件(5)和收集装置(6),所述撑架(1)顶面前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处底座(2),所述底座(2)右端设置有气动旋转夹具(3),并且底座(2)顶端与推送气缸(4)嵌入配合,所述撑架(1)右端设置有进给部件(5),所述收集装置(6)底端与撑架(1)螺栓固定,所述收集装置(6)由底框(601)、滑座(602)、收集盒(603)、套壳(604)、滑杆(605)、手把(606)、支脚(607)、弹簧(608)和环板(609)组成,所述底框(601)左右两端滑动安装于滑座(602)上,所述底框(601)顶端与收集盒(603)垂直贴合,所述滑座(602)右侧前端焊接有向右突出的套壳(604),所述套壳(604)右侧滑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滑杆(605),所述滑杆(605)右端垂直焊接有用于施力的手把(606),所述底框(601)左右两侧底端对称焊接有支脚(607),所述弹簧(608)内侧与滑杆(605)进行插接,所述环板(609)中心处内壁与滑杆(605)进行焊接,所述滑座(602)底端通过支脚(607)与撑架(1)螺栓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晶质新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