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83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动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轴瓦以及轴承盖,所述轴承座内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轴承盖内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轴瓦外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储油槽,所述轴承盖顶部安装有供油组件;有益效果为:在弹簧的协作下,使得压板沿着滑槽向下移动,在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协作下,使得润滑油能够进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并且能够沿着通孔进入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圆孔内,从而能够减少装置运行时的摩擦力,可以避免润滑油不及时添加,影响轴承使用效果,导致轴承磨损加快,降低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滑动轴承
,具体为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0002]滑动轴承,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0003]现有技术中,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工作人员会在其表面上涂抹润滑油,以此来降低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
[0004]但是,随着轴承长时间使用,润滑油会被逐渐消耗,如果不及时添加,容易影响轴承使用效果,导致轴承磨损加快,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轴瓦以及轴承盖,所述轴承座内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轴承盖内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轴瓦外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储油槽,所述轴承盖顶部安装有供油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储油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轴瓦为陶瓷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供油组件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内顶部对称安装有杆套,所述杆套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安装有压板,所述活动杆外周均套设有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油箱两侧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压板四角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压板外侧边缘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油箱后侧安装有加油管。
[0011]优选的,所述油箱前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管,所述油箱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远离油箱一端与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油管远离油箱一端与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外周均设置有单向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在弹簧的协作下,能够推动活动杆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压板沿着滑槽向下移动,在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协作下,使得润滑油能够进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并且能够沿着通孔进入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圆孔内,从而能够减少装置运行时的摩擦力,可以避免润滑油不及时添加,影响轴承使用效果,导致轴承磨损加快,降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供油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平面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轴瓦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油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轴承座;2、轴承盖;3、供油组件;301、油箱;302、第一油管;303、单向阀;304、第二油管;305、弹簧;306、压板;307、活动杆;308、滑槽;309、杆套;4、轴瓦;5、储油槽;6、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1、轴瓦4以及轴承盖2,轴承座1内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6,轴承盖2内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7,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8,轴瓦4外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储油槽5,轴承盖2顶部安装有供油组件3,由于限位组件内设置有弹簧305、活动杆307以及压板306,使得压板306沿着滑槽308向下移动,可以挤压油箱301内的润滑油,并且润滑油可以沿着第一油管302和第二油管304分别进入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内,由于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内设置有通孔8,使得润滑油能够沿着通孔8进而轴承座1和轴承盖2之间的圆孔内。
[0023]实施例二:
[002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披露的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其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储油槽5的形状为矩形,轴瓦4为陶瓷材质,供油组件3包括油箱301,油箱301内顶部对称安装有杆套309,杆套309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307,活动杆307底部安装有压板306,活动杆307外周均套设有弹簧305,油箱301两侧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滑槽308,压板306四角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308内,通过设置滑槽308,能够增加压板306在移动过程中的平顺性,进而使得压板306稳定向下挤压油箱301内的润滑油,压板306外侧边缘处安装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避免压板306挤压润滑油时,压板306和油箱301侧壁有空隙,影响压板306挤压润滑油,油箱301后侧安装有加油管,油箱301前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管302,油箱30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管304,第一油管302远离油箱301一端与第二空腔7连通,第二油管304远离油箱301一端与第一空腔6连通,第一油管302和第二油管304外周均设置有单向阀303,通过设置单向阀303,能够避免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内的润滑油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倒流进入油箱301内,进而影响第一油管302和第二油管304的正常工作。
[0025]本方案具体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润滑油会逐渐被消耗,此时,在弹簧305的协作下,能够推动活动杆307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压板306沿着滑槽308向下移动,可以挤压油箱301内的润滑油,并且润滑油可以沿着第一油管302和第二油管304分别进入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内,由于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内设置有通孔8,使得润滑油能够沿着通孔8进而轴承座1和轴承盖2之间的圆孔内,从而能够减少装置运行时的摩擦力,并且轴瓦4的表面设置有储油槽5,当装置不使用的时候,润滑油可以附着在储油槽5的内壁,从而能够让轴瓦4的外壁能够附着更多的润滑油。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1)、轴瓦(4)以及轴承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内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6),所述轴承盖(2)内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7),所述第一空腔(6)和所述第二空腔(7)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8),所述轴瓦(4)外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储油槽(5),所述轴承盖(2)顶部安装有供油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5)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轴瓦(4)为陶瓷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固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3)包括油箱(301),所述油箱(301)内顶部对称安装有杆套(309),所述杆套(309)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307),所述活动杆(307)底部安装有压板(306),所述活动杆(307)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晶质新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