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578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坩埚本体以及坩埚盖,所述坩埚本体的外围设置有加热线圈为坩埚本体加热,所述坩埚盖的外缘设置有双层环状凸缘,双层环状凸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设置有供夹取坩埚盖的空间,所述坩埚本体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顶升组件、熔铸坩埚和化料坩埚,熔铸坩埚与顶升组件固连,顶升组件和熔铸坩埚的外围设置有坩埚支架用于支撑化料坩埚,顶升组件将熔铸坩埚向上顶升,化料坩埚内的物料流入熔铸坩埚,具有便于夹取坩埚盖、能够有效去除杂质的特点。

A kind of jacking casting crucible easy to pick 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
技术介绍
石墨坩埚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急热、急冷具有一定抗应变性能。对酸、碱性溶液的抗腐蚀性较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石墨坩埚因具有以上优良的性能,所以在冶金、铸造、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被广泛用于合金工具钢的冶炼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炼,并有着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石墨坩埚的主体原料,是结晶形天然石墨,保持着天然石墨原有的各种理化特性。石墨对酸、碱性溶液的抗腐蚀性较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高温冶金行业中,通常需要将物料加热完全熔化后,重新降温冷却成型。中间的工艺过程中,在保证不引入新杂质同时,难以去除杂质,以往的设备复杂,操作过程繁琐,因此,怎样能够便捷的去除杂质并不引入新杂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现提供一种坩埚盖便于夹取,能够有效的除去物料中的杂质的顶升浇铸坩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包括坩埚本体以及坩埚盖,所述坩埚本体的外围设置有加热线圈为坩埚本体加热,所述坩埚盖的外缘设置有双层环状凸缘,双层环状凸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设置有供夹取坩埚盖的空间,所述坩埚本体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顶升组件、熔铸坩埚和化料坩埚,熔铸坩埚与顶升组件固连,化料坩埚位于熔铸坩埚的上方,顶升组件和熔铸坩埚的外围设置有坩埚支架用于支撑化料坩埚,顶升组件将熔铸坩埚向上顶升,化料坩埚内的物料即可流入熔铸坩埚。进一步,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托盘和顶升杆,顶升杆垂直贯穿托盘,且所述托盘的横截面成圆形,其中间设置有供顶升杆贯穿的通孔。进一步,所述熔铸坩埚成圆柱状,其底部与托盘相抵且其与所述顶升杆固连,所述熔铸坩埚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纵截面成倒梯形的引流腔和成圆柱状的熔铸腔,且引流腔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引流口与熔铸腔相连通,且熔铸坩埚的上部竖直固设有一锥塞,所述锥塞的上部成倒锥形,其下部成圆柱状。进一步,所述化料坩埚成圆柱状,其内部设置有成圆柱状的第一化料腔和成倒圆锥状的第二化料腔,所述第二化料腔的底部设置有供锥塞贯穿的通道,所述锥塞的上部位于第二化料腔内,并与第二化料腔的底部相配合起到密封作用。进一步,所述锥塞的下部与熔铸坩埚固连。进一步,所述第一化料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化料腔的直径,且第一化料腔与第二化料坩埚之间设有物料筛板,用于盛放物料。进一步,所述物料筛板成圆形,且物料筛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熔融物料通过的筛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坩埚盖包括为双沿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设置有便于夹取坩埚盖的间隙,极大的方便了坩埚盖的取放。2、化料坩埚内设置有物料筛板,物料放置在物料筛板上,经加热变为熔融状态,熔融的物料通过筛板上的筛孔,流入第二化料腔,同时杂质留在物料筛板上方,实现杂质的有效分离。3、锥塞的上部与第二化料腔活动连接,气缸复位时,锥塞的上部与第二化料腔密封,化料腔用于盛放熔融的物料,气缸推动顶升杆向上运动,锥塞随铸坩埚向上顶升,锥塞的上部与第二化料腔产生间隙,便于熔融的物料流至熔铸坩埚内,构思巧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坩埚盖、101-第一凸缘、102-第二凸缘、2-顶升组件、201-托盘、202-顶升杆、3-熔铸坩埚、301-引流腔、302-熔铸腔、303-锥塞、4-化料坩埚、401-第一化料腔、402-第二化料腔、403-物料筛板、5-坩埚支架、6-加热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包括坩埚盖1以及坩埚本体,所述坩埚本体的外围设置有环状的加热线圈6为坩埚本体加热。所述坩埚盖1的外缘设置有双层环状凸缘,所述双层环状凸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缘101和第二凸缘102,所述第一凸缘101平行的设置于第二凸缘102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便夹取坩埚盖1。所述坩埚本体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顶升组件2、熔铸坩埚3和化料坩埚4,所述熔铸坩埚3与顶升组件2固连,同时,在顶升组件2和熔铸坩埚3的外围设置有坩埚支架5,用于支撑化料坩埚4,顶升组件2将熔铸坩埚3向上顶升,同时,化料坩埚4内的熔融物料流入熔铸坩埚3内。所述顶升组件2包括托盘201和顶升杆202,所述托盘201的横截面成圆形,且其中间设置有供顶升杆202贯穿的通孔,所述顶升杆202与托盘202垂直固设。具体地,所述托盘201的下方垂直固设有用于固定顶升杆202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成圆筒状并与托盘201成一体结构。顶升杆202贯穿固定套以及通孔并与托盘201垂直固连。所述熔铸坩埚3成圆柱状,其底部与所述托盘201相抵,顶升杆202的底部与顶升气缸的活塞端相连接,顶升气缸的活塞端伸出即可将熔铸坩埚3向上顶升,所述熔铸坩埚3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引流腔301和熔铸腔302,所述引流腔301的纵截面成倒梯形,所述熔铸腔302成圆柱状,同时,在引流腔301的底部设置有引流口与所述熔铸腔302相连通。在熔铸坩埚3的上部竖直设置有一锥塞303,所述锥塞303的上部成倒锥形,其下部成圆柱状,所述锥塞303的上部和下部成一体结构。同时,所述锥塞303的下部通过连接杆与熔铸坩埚3的上部固连。所述化料坩埚4成圆柱状,其内部设置有第一化料腔401和第二化料腔402,所述第一化料腔401和第二化料腔402直接连通。所述第一化料腔401成圆柱状,且所述第二化料腔402成倒圆锥状,在第二化料腔402的底部设置有供锥塞303贯穿的通道,具体地,所述锥塞303的上部位于第二化料腔402内,与第二化料腔402的底部相配合,起到密封作用。也就是说,锥塞303与第二化料腔402活动连接,其上部位于第二化料腔402内,且其另一端位于引流腔301内并与熔铸坩埚3固连。当锥塞303向上顶升,锥塞303的上部与第二化料腔402的底部不再密封,位于第二化料腔402内的熔融物料沿着锥塞303与通道中间的间隙流到引流腔301内,沿引流口流到熔铸腔302内。所述第一化料腔401与第二化料腔402内设置有物料筛板403,所述物料筛板403成中间凹陷的圆形,用于盛放物料,为便于熔融的物料顺利流下,在物料筛板403上设置有若干个筛孔,且所述第一化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包括坩埚本体以及坩埚盖,所述坩埚本体的外围设置有加热线圈为坩埚本体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盖的外缘设置有双层环状凸缘,双层环状凸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设置有供夹取坩埚盖的空间,所述坩埚本体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顶升组件、熔铸坩埚和化料坩埚,熔铸坩埚与顶升组件固连,化料坩埚位于熔铸坩埚的上方,顶升组件和熔铸坩埚的外围设置有坩埚支架用于支撑化料坩埚,顶升组件将熔铸坩埚向上顶升,化料坩埚内的物料即可流入熔铸坩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包括坩埚本体以及坩埚盖,所述坩埚本体的外围设置有加热线圈为坩埚本体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盖的外缘设置有双层环状凸缘,双层环状凸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设置有供夹取坩埚盖的空间,所述坩埚本体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顶升组件、熔铸坩埚和化料坩埚,熔铸坩埚与顶升组件固连,化料坩埚位于熔铸坩埚的上方,顶升组件和熔铸坩埚的外围设置有坩埚支架用于支撑化料坩埚,顶升组件将熔铸坩埚向上顶升,化料坩埚内的物料即可流入熔铸坩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托盘和顶升杆,顶升杆垂直贯穿托盘,且所述托盘的横截面成圆形,其中间设置有供顶升杆贯穿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夹取的顶升浇铸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铸坩埚成圆柱状,其底部与托盘相抵且其与所述顶升杆固连,所述熔铸坩埚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纵截面成倒梯形的引流腔和成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玉梁仁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仪天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