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500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冲压柱头,所述冲压柱头的四周设置有冲压导向柱,所述冲压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套筒,所述上模的下端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凹陷槽以及连接于内表面的冲压板,所述下模的下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通过设置有凹陷槽,利用下模外表面的凹陷槽,可以任意更换冲压板,使用灵活,通过设置有缓冲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对冲压模具的瞬时冲击力,减小对冲压设备的损伤,可以增加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

An automatic precision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现有冲压模具原理是通过冲压上模下压打击工件,通过上模、下模之间的契合形状形成相应的工件,因此在冲压时需要调整上模冲压柱头的位置,更换下模的对应冲压板,而现有的冲压模具在更换调整冲压柱头与更换冲压板时较为繁琐,操作不便,另外,在冲压时的瞬时冲击力过大,对刚性材料容易损伤,同时还可能损伤冲压设备,造成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冲压柱头,所述冲压柱头的四周设置有冲压导向柱,所述冲压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套筒,所述上模的下端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凹陷槽以及连接于内表面的冲压板,所述下模的下端设置有缓冲结构。优选的,所述凹陷槽开设于下模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凹陷槽贯穿于下模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冲压板与下模之间通过凹陷槽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冲压柱头与上模之间利用通孔活动连接,所述冲压导向柱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焊缝,所述冲压导向柱与上模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下端外表面与下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导向柱与套筒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下模的下端外表面与缓冲结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底座、缓冲导向柱、限位圆盘缓冲弹簧以及连接板,所述缓冲导向柱设于缓冲底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缓冲导向柱与缓冲底座之间设置有焊缝,所述缓冲导向柱与缓冲底座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圆盘设于缓冲导向柱的顶端外表面,所述缓冲导向柱与限位圆盘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缓冲弹簧设于缓冲导向柱的外表面,所述缓冲弹簧与缓冲导向柱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导向柱的数量为四组,所述缓冲导向柱呈阵列排布,所述限位圆盘、缓冲弹簧与缓冲导向柱成对应关系,所述连接板连接于缓冲导向柱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板与缓冲导向柱之间为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动精密冲压模具,通过设置有上模、下模、冲压柱头、冲压导向柱与套筒,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下模的上端外表面,之后再使上模下压直接打击待加工的工件,此时上模下端外表面的冲压导向柱沿下模上端外表面的套筒滑动,利用套筒与冲压导向柱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定位,保证上模的冲压位置准确,在冲压不同工件时,可以利用上模外表面的通孔调整冲压柱头的位置,同时利用下模外表面的凹陷槽,任意更换冲压板,操作灵活,实用性更强,通过设置有缓冲结构,在上模下压打击工件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使得下模下压,带动连接板沿缓冲导向柱滑动,挤压缓冲弹簧,从而减小上模的瞬时冲击力,防止冲击力过大损伤工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的缓冲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21、凹陷槽;22、冲压板;3、冲压柱头;4、冲压导向柱;5、套筒;6、缓冲结构;61、缓冲底座;62、缓冲导向柱;63、限位圆盘;64、缓冲弹簧;6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上模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冲压柱头3,冲压柱头3的四周设置有冲压导向柱4,冲压导向柱4的下端设置有套筒5,上模1的下端设置有下模2,下模2包括凹陷槽21以及连接于内表面的冲压板22,下模2的下端设置有缓冲结构6。凹陷槽21开设于下模2的上端外表面,凹陷槽21贯穿于下模2的上端外表面,冲压板22与下模2之间通过凹陷槽21活动连接,有利于更换不同的冲压板22;上模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冲压柱头3与上模1之间利用通孔活动连接,冲压导向柱4与上模1之间设置有焊缝,冲压导向柱4与上模1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套筒5的下端外表面与下模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冲压导向柱4与套筒5之间为滑动连接,下模2的下端外表面与缓冲结构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增加下模2与缓冲结构6之间的牢固性;缓冲结构6包括缓冲底座61、缓冲导向柱62、限位圆盘63缓冲弹簧64以及连接板65,缓冲导向柱62设于缓冲底座61的上端外表面,缓冲导向柱62与缓冲底座61之间设置有焊缝,缓冲导向柱62与缓冲底座61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限位圆盘63设于缓冲导向柱62的顶端外表面,缓冲导向柱62与限位圆盘63之间为螺纹连接,缓冲弹簧64设于缓冲导向柱62的外表面,缓冲弹簧64与缓冲导向柱62之间为滑动连接,缓冲导向柱62的数量为四组,缓冲导向柱62呈阵列排布,限位圆盘63、缓冲弹簧64与缓冲导向柱62成对应关系,连接板65连接于缓冲导向柱62的外表面,连接板65与缓冲导向柱62之间为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下模2的上端外表面,之后再使上模1下压直接打击待加工的工件,此时上模1下端外表面的冲压导向柱4沿下模2上端外表面的套筒5滑动,利用套筒5与冲压导向柱4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定位,保证上模1的冲压位置准确,在冲压不同工件时,使用者可以利用上模1外表面的通孔调整冲压柱头3的位置,同时利用下模2外表面的凹陷槽21,任意更换冲压板22,操作灵活,实用性更强,利用缓冲结构6,在上模1下压打击工件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使得下模2下压,带动连接板65沿缓冲导向柱62滑动,挤压缓冲弹簧64,从而减小上模1的瞬时冲击力,防止冲击力过大损伤工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冲压柱头(3),所述冲压柱头(3)的四周设置有冲压导向柱(4),所述冲压导向柱(4)的下端设置有套筒(5),所述上模(1)的下端设置有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凹陷槽(21)以及连接于内表面的冲压板(22),所述下模(2)的下端设置有缓冲结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冲压柱头(3),所述冲压柱头(3)的四周设置有冲压导向柱(4),所述冲压导向柱(4)的下端设置有套筒(5),所述上模(1)的下端设置有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凹陷槽(21)以及连接于内表面的冲压板(22),所述下模(2)的下端设置有缓冲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21)开设于下模(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凹陷槽(21)贯穿于下模(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冲压板(22)与下模(2)之间通过凹陷槽(2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精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冲压柱头(3)与上模(1)之间利用通孔活动连接,所述冲压导向柱(4)与上模(1)之间设置有焊缝,所述冲压导向柱(4)与上模(1)之间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所述套筒(5)的下端外表面与下模(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导向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普杰张云欣左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城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