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44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1),具有一个被隔热的制冷室(4)、一个包括冷凝器(10)的制冷回路和一个蒸发壳(43),该冷凝器被一个风扇(14)通过一个冷却空气通道(11)强制通风,该蒸发壳用于容纳来自该制冷装置(1)的制冷室(4)的融化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该蒸发壳(43)在该冷却空气通道(11)中设置在该冷凝器(10)的流体下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具有一个被隔热的制冷室、一个包括冷凝器的制冷回路和一个蒸发壳,该冷凝器被一个风扇通过一个冷却空气通道强制通风,该蒸发壳用于容纳来自该制冷装置的制冷室的融化水。这种制冷装置已由DE 24 58 981 C2公开。在这种装置中,在蒸发器15的融化阶段期间产生的融化水被导入到一个蒸发壳中,该蒸发壳位于一个被风扇31强制通风的冷凝器16下方(DE 24 58 981 C2,第5栏,第4至12行)。该风扇31通过进入口32从制冷装置的周围环境中抽吸空气并且将该空气引导到直接设置在风扇31后面的冷凝器16。因为蒸发壳位于冷凝器16下方,所以小体积的被冷凝器16仅适中地加热或根本未加热的空气流流过蒸发壳。因此,蒸发效率非常低。在制冷装置的制冷室中的湿气引入量高时、例如在制冷装置门频繁打开时蒸发壳可持续地被填充以融化水。由此有助于霉的形成。可以考虑通过在冷凝器上附加电加热来提高蒸发效率。但是这会意味着对电能的额外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制冷装置,在该制冷装置中,融化水被可靠且节省能量地蒸发。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冷装置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涉及该制冷装置的优选构型。据此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具有一个被隔热的制冷室、一个包括冷凝器的制冷回路和一个蒸发壳,该冷凝器被一个风扇通过一个冷却空气通道强制通风,该蒸发壳用于容纳来自该制冷装置的制冷室的融化水。根据本专利技术,蒸发壳在冷却空气通道中设置在冷凝器的流体下游。由此,在冷却空气通道中流动的冷却空气流与整个冷凝器表面接触并且在该冷却空气流到达蒸发壳之前被加热。由此,冷凝器的废热可最佳地用于蒸发融化水。不像在DE 24 58 981 C2中那样只利用一小部分冷却空气体积流,在那里冷却空气体积流在可敞开地封罩的冷凝器16与冷凝器16下方的蒸发壳之间流动。优选蒸发壳设置在冷却空气通道的出口的空间附近,在冷凝器上被加热的冷却空气通过该冷却空气通道流出到制冷装置的周围环境中。由此使通过融化水加载以湿气的冷却空气直接导出到制冷装置的周围环境中。由此避免冷凝水在冷却空气通道中不期望地沉降。风扇在冷却空气通道中优选设置在冷凝器的流体下游且在蒸发壳的流体上游。由冷凝器加热的空气通过设置在后面的风扇增强了涡流,由此进一步改善了融化水在设置在风扇后面的蒸发壳中的蒸发。优选蒸发壳构造成一个与制冷装置或冷却空气通道分开的容器。这具有优点为了排空、清洁以及必要时为了更换,蒸发壳可从制冷装置或冷却空气通道中取出。制冷装置优选包括一个壳体单元,该壳体单元包括制冷室和一个机器空间,冷凝器设置在机器空间中,并且该制冷装置具有一个与壳体单元分开的底座单元,该底座单元这样安置在壳体单元下方,使得冷却空气通道延伸通过底座单元。由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蒸发壳在其蒸发面积方面与壳体单元的尺寸无关地在分开的底座单元中确定尺寸。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中,蒸发壳优选设置在一个家具的底座空间中,该家具在一个位于底座空间上方的家具壁龛中容纳制冷装置或壳体单元。在用于嵌入式制冷装置的嵌入式柜的底座空间中存在否则通常未被利用的空间可供使用,该空间可用于蒸发壳。在底座空间中,蒸发壳可在其蒸发面积方面很大地确定尺寸。此外,一个安置在嵌入式柜的底座空间中的蒸发壳通过易于移开的前侧的底座板条可容易地接近。机器空间优选位于底座空间的空间附近。由此,冷却空气在优选位于机器空间中的冷凝器与家具的底座空间中的蒸发壳之间仅走过短的路径,由此,热损失保持尽可能小并且冷凝器的废热由此可最佳地用于融化水的蒸发。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中,冷却空气通道的出口优选朝家具的前侧取向。由此避免从在冷却空气通道中流动的潮湿的空气中在蒸发壳的流体上游在家具内部的不期望的部位上析出冷凝液。优选冷却空气通道包括一个通到冷凝器的进气通道和一个从该冷凝器引走的排气通道,其中,蒸发壳位于排气通道中并且排气通道比进气通道具有更大的通流横截面。排气通道的横截面越大,在空气流量给定的情况下空气在蒸发壳上的滞留持续时间越长,并且冷却空气对湿气的饱和与此相应地更好,由此实现高的蒸发率。家具的底座空间中的排气通道优选基本上在底座空间的整个深度上延伸。由此,底座空间的整个深度可用于蒸发壳,由此可实现大的蒸发表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例如可以是冰箱或冷冻柜或所谓的冷藏和冷冻组合装置。下面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形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构型和优点。附图表示附图说明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制冷装置1的示意性剖面;图2制冷装置1在图1中用线A-A指出的截切平面中的剖面;图3制冷装置1在图2中用线B-B指出的截切平面中的剖面;图4以与图2相应的剖面视图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1的第二实施形式的示意性剖面;图5以与图2和图4相应的剖面视图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1的第三实施形式的示意性剖面;图6以与图2和图4相应的剖面视图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1的第四实施形式的示意性剖面;图7以与图2和图4相应的剖面视图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1的第五实施形式的示意性剖面;图8以与图1相应的剖面视图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1的第六实施形式的示意性剖面;图9根据图8的制冷装置1在图8中用线C-C指出的截切平面中的剖面。图1以一个示意性剖面视图示出了一个制冷装置1、例如冰箱1,该冰箱嵌入到一个家具20、例如厨房柜20中。所示的剖面垂直地且在深度方向上延伸穿过制冷装置1。该制冷装置包括一个隔热的壳体3,该壳体包围一个制冷室4,在该制冷室中可存放待冷藏的物品。通过制冷装置1上的门5可接近制冷室4。在前侧,门5通过一个属于家具20的前板6遮盖。在制冷室4的后壁上设置有一个板式的蒸发器8,为了冷却制冷室4,制冷剂被引导通过该蒸发器。蒸发器8是制冷装置1的制冷回路的一部分,该制冷回路还包括一个在图2中示出的压缩机9和一个冷凝器10。压缩机9和冷凝器10设置在机器空间12内部,该机器空间呈平行六面体状地从壳体3的后下部分中空出。制冷装置1的由壳体3围绕的制冷室4和机器空间12设置在家具20的一个壁龛21中。壁龛21由两个可从图2中看出的侧壁22和23、一个顶板24、一个底板25和一个后壁26构成,它们用木板制成。底板25作为用于制冷装置1的支承面使用。壁龛21的深度和宽度各为60cm,这符合目前通常的用于厨房器具嵌入式家具的标准。在底板25的下侧上固定着四个支脚27,这些支脚承载着家具20。由此在安置空间的地板17与家具20的底板25之间形成一个底座空间28,该底座空间朝家具20的前侧通过一个底座板条29封闭。必要时,家具20也包括侧面的底座板条,但未示出这些侧面的底座板条。底座板条29相对于家具20的前板6向后错位。支脚27构造成高度可调节的。此外,为了对冷凝器10通风,制冷装置1具有一个风扇14,该风扇在机器空间12中设置在冷凝器10与压缩机9之间。使冷凝器10冷却所需的空气通过家具20的底座空间28中的冷却空气通道11到达机器空间12并从该机器空间中导走。通过家具20的底座空间28引导冷却空气具有优点,即取消了壁龛21内部的冷却空气引导装置,该冷却空气引导装置会占据壁龛21内部的容积。这种在壁龛21内部节省下来的容积或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冷装置(1),具有一个被隔热的制冷室(4)、一个包括冷凝器(10)的制冷回路和一个蒸发壳(43),该冷凝器被一个风扇(14)通过一个冷却空气通道(11)强制通风,该蒸发壳用于容纳来自该制冷装置(1)的制冷室(4)的融化水,其特征在于:该蒸发壳(43)在该冷却空气通道(11)中设置在该冷凝器(10)的流体下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诺伊曼H科诺帕W努伊丁
申请(专利权)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