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阀及制冷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303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节流阀及制冷循环系统。一种节流阀其至少包括阀芯组件、阀体及固定件,所述阀体还设有阀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针,所述阀针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件,所述阀针伸出所述固定件的端部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阀针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阀座配合的限流部,所述限流部与所述阀座配合且介质始终能够从所述阀体流过;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及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节流阀结构设计简单,且能实现在低压差或零压差情况下,保证所述制冷循环系统正常工作。

Throttle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流阀及制冷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节流阀及制冷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节流阀作为制冷循环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通过改变节流截面以控制冷媒流量,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通常安装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在制冷循环系统中,节流阀往往需要依靠冷凝器侧与蒸发器侧的差压来实现开阀,而在制冷循环系统刚刚运行时,冷凝器侧与蒸发器侧的高低压差尚未建立,或者某些原因导致冷凝器侧与蒸发器侧的压差较小,节流阀进口处的冷媒无法推动节流阀打开,而导致系统中无冷媒流动或者冷媒流动较少,导致压缩机低压报警而停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节流阀闭阀状态时,需要一定的流道以使冷媒流通,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但,就目前而言,现有在闭阀时设置流道的节流阀的结构往往复杂,加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节流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节流阀,其至少包括阀芯组件、阀体和将所述阀芯组件限制在阀体内的固定件,所述阀体上设有进口、出口以及位于该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阀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流阀,其至少包括阀芯组件、阀体和将所述阀芯组件限制在阀体内的固定件,所述阀体上设有进口、出口以及位于该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阀座,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阀座之间的阀腔,所述阀芯组件安装于所述阀腔内与所述阀座配合以控制通过所述阀体内的介质流量,其特征在于:/n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针,所述阀针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件,所述阀针伸出所述固定件的端部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阀针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阀座配合的限流部,所述限流部与所述阀座配合且介质始终能够从所述阀体流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阀,其至少包括阀芯组件、阀体和将所述阀芯组件限制在阀体内的固定件,所述阀体上设有进口、出口以及位于该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阀座,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阀座之间的阀腔,所述阀芯组件安装于所述阀腔内与所述阀座配合以控制通过所述阀体内的介质流量,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针,所述阀针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件,所述阀针伸出所述固定件的端部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阀针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阀座配合的限流部,所述限流部与所述阀座配合且介质始终能够从所述阀体流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部与所述阀座间隙配合,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所述第一限流部与所述阀座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限流部与所述阀座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还设有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设于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限流部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直径并形成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节流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治国程明扬许学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