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远国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38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调节组件和植入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弓、牵引连接片和调节连接片,通过设置左右两侧螺纹方向相反的主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使得使用者只需拧动主调节螺杆即可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螺母以及自攻钻头相对运动,即可实现将自攻钻头的植入,避免了传统在进行根骨牵引时需要使用的电钻、灭菌好的钻头和外置的牵引架等医用设备,不仅操作较为繁琐,而且而灭菌好的钻头和电钻等设备往往由手术室统一保管,处理患者的科室需要跨部门暂借使用,使患者的病情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增加患者的疼痛时间。

A simple and quick traction device for calcane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方法主要有: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目前临床使用的下肢牵引技术主要是通过目标部位打入钻头,然后再连接上外置牵引架。通过连接重物进行对抗牵引。这方法必须使用电钻、灭菌好的钻头和外置的牵引架。临床中此类下肢外伤的病人往往要求及时处理。但因灭菌好的钻头和电钻等设备往往由手术室统一保管。处理患者的科室需要跨部门暂借使用。增加了医生对病人进行骨牵引的时间及人力成本。临床上很多病人往往由于此原因不能及时的进行骨牵引。下肢外伤及时骨牵引对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出现并发症的优势无法及时充分体现出现出来。同时其操作步骤也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旨在解决传统在进行根骨牵引时需要使用的电钻、灭菌好的钻头和外置的牵引架等医用设备,不仅操作较为繁琐,而且而灭菌好的钻头和电钻等设备往往由手术室统一保管,处理患者的科室需要跨部门暂借使用,使患者的病情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增加患者的疼痛时间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调节组件和植入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弓、调节连接片和调节连接片,所述牵引弓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牵引弓设有两组,且呈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连接片与所述牵引弓一体成型,且位于牵引弓的底端,所述调节连接片与所述牵引弓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牵引弓的顶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主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主调节旋钮和导向杆,所述主调节螺杆贯穿于所述调节连接片所述主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螺杆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调节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螺杆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主调节旋钮与所述主调节螺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的一端,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调节连接片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的上方;所述植入组件包括调节块、副调节螺杆、副调节旋钮、针盒、自攻钻头和微调旋钮,所述调节块呈“L”形结构,且位于所述调节连接片的底端,所述副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且贯穿于所述调节块,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连接片螺纹连接,所述副调节旋钮与所述副调节螺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副调节螺杆远离调节连接片的一端,所述针盒与所述调节块固定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所述调节块的相向侧,所述自攻钻头与所述针盒螺纹连接,且贯穿于所述针盒和调节块,所述微调旋钮与所述自攻钻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自攻钻头靠近针盒的一端。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手持柄和连接环,所述手持柄与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为所述导向杆的顶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手持柄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手持柄的顶端中心处。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均匀等间距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连接片的内腔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块,所述滑槽与滑块相适配。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植入组件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调节块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针盒的前后两侧,所述导向柱与所述调节连接片滑动连接,且贯穿于所述连接片。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与副调节螺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调节块的底端。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自攻钻头包括微调螺杆和钻头,所述微调螺杆与所述钻头一体成型,所述微调螺杆与所述针盒螺纹连接,所述微调螺杆的长度与所述针盒的长度相同。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自攻钻头的直径为3.5~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通过设置左右两侧螺纹方向相反的主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使得使用者只需拧动主调节螺杆即可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螺母以及自攻钻头相对运动,即可实现将自攻钻头的植入,避免了传统在进行根骨牵引时需要使用的电钻、灭菌好的钻头和外置的牵引架等医用设备,不仅操作较为繁琐,而且而灭菌好的钻头和电钻等设备往往由手术室统一保管,处理患者的科室需要跨部门暂借使用,使患者的病情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增加患者的疼痛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结构左视图。图中:1-牵引组件、11-牵引弓、12-调节连接片、13-调节连接片、2-调节组件、21-主调节螺杆、22-调节螺母、23-主调节旋钮、24-导向杆、25-滑槽、26-手持柄、27-连接环、3-植入组件、31-调节块、32-副调节螺杆、33-副调节旋钮、34-针盒、35-自攻钻头、351-微调螺杆、352-钻头、36-微调旋钮、37-轴承、38-导向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1、调节组件2和植入组件3,牵引组件1包括牵引弓11、调节连接片12和调节连接片13,牵引弓11为圆弧状结构,牵引弓11设有两组,且呈相互对称设置,调节连接片13与牵引弓11一体成型,且位于牵引弓11的底端,调节连接片13与牵引弓11一体成型,且位于牵引弓11的顶端;调节组件2包括主调节螺杆21、调节螺母22、主调节旋钮23和导向杆24,主调节螺杆21贯穿于调节连接片13主调节螺杆21与调节螺母22螺纹连接,且位于主调节螺杆21的左右两侧,调节螺母22与调节连接片13固定连接,主调节螺杆21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主调节旋钮23与主调节螺杆21固定连接,且位于主调节螺杆21的一端,导向杆24与调节连接片13滑动连接,且位于主调节螺杆21的上方;植入组件3包括调节块31、副调节螺杆32、副调节旋钮33、针盒34、自攻钻头35和微调旋钮36,调节块31呈“L”形结构,且位于调节连接片12的底端,副调节螺杆32与调节块31转动连接,且贯穿于调节块31,副调节螺杆32与调节连接片12螺纹连接,副调节旋钮33与副调节螺杆32固定连接,且位于副调节螺杆32远离调节连接片12的一端,针盒34与调节块31固定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调节块31的相向侧,自攻钻头35与针盒34螺纹连接,且贯穿于针盒34和调节块31,微调旋钮36与自攻钻头35固定连接,且位于自攻钻头35靠近针盒34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左右两侧螺纹方向相反的主调节螺杆21和调节螺母22,使得使用者只需拧动主调节螺杆21即可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螺母22以及自攻钻头35相对运动,其自攻钻头35方便对根骨的钻进,即可实现将自攻钻头35的植入,避免传统跟骨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组件(1)、调节组件(2)和植入组件(3),所述牵引组件(1)包括牵引弓(11)、调节连接片(12)和调节连接片(13),所述牵引弓(11)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牵引弓(11)设有两组,且呈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连接片(13)与所述牵引弓(11)一体成型,且位于牵引弓(11)的底端,所述调节连接片(13)与所述牵引弓(11)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牵引弓(11)的顶端;/n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主调节螺杆(21)、调节螺母(22)、主调节旋钮(23)和导向杆(24),所述主调节螺杆(21)贯穿于所述调节连接片(13)所述主调节螺杆(21)与所述调节螺母(22)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21)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螺母(22)与所述调节连接片(13)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螺杆(21)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主调节旋钮(23)与所述主调节螺杆(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21)的一端,所述导向杆(24)与所述调节连接片(13)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21)的上方;/n所述植入组件(3)包括调节块(31)、副调节螺杆(32)、副调节旋钮(33)、针盒(34)、自攻钻头(35)和微调旋钮(36),所述调节块(31)呈“L”形结构,且位于所述调节连接片(12)的底端,所述副调节螺杆(32)与所述调节块(31)转动连接,且贯穿于所述调节块(31),所述副调节螺杆(32)与所述调节连接片(12)螺纹连接,所述副调节旋钮(33)与所述副调节螺杆(3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副调节螺杆(32)远离调节连接片(12)的一端,所述针盒(34)与所述调节块(31)固定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所述调节块(31)的相向侧,所述自攻钻头(35)与所述针盒(34)螺纹连接,且贯穿于所述针盒(34)和调节块(31),所述微调旋钮(36)与所述自攻钻头(35)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自攻钻头(35)靠近针盒(34)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可快速使用的跟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组件(1)、调节组件(2)和植入组件(3),所述牵引组件(1)包括牵引弓(11)、调节连接片(12)和调节连接片(13),所述牵引弓(11)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牵引弓(11)设有两组,且呈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连接片(13)与所述牵引弓(11)一体成型,且位于牵引弓(11)的底端,所述调节连接片(13)与所述牵引弓(11)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牵引弓(11)的顶端;
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主调节螺杆(21)、调节螺母(22)、主调节旋钮(23)和导向杆(24),所述主调节螺杆(21)贯穿于所述调节连接片(13)所述主调节螺杆(21)与所述调节螺母(22)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21)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螺母(22)与所述调节连接片(13)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螺杆(21)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主调节旋钮(23)与所述主调节螺杆(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21)的一端,所述导向杆(24)与所述调节连接片(13)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主调节螺杆(21)的上方;
所述植入组件(3)包括调节块(31)、副调节螺杆(32)、副调节旋钮(33)、针盒(34)、自攻钻头(35)和微调旋钮(36),所述调节块(31)呈“L”形结构,且位于所述调节连接片(12)的底端,所述副调节螺杆(32)与所述调节块(31)转动连接,且贯穿于所述调节块(31),所述副调节螺杆(32)与所述调节连接片(12)螺纹连接,所述副调节旋钮(33)与所述副调节螺杆(3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副调节螺杆(32)远离调节连接片(12)的一端,所述针盒(34)与所述调节块(31)固定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所述调节块(31)的相向侧,所述自攻钻头(35)与所述针盒(34)螺纹连接,且贯穿于所述针盒(34)和调节块(3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远国韦庆军姚军武娟莫霞基罗远强
申请(专利权)人:罗远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