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3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包括一机架、设于机架上部的进料斗、传动电机及设于机架内部的筛分装置,所述进料斗内部设有脱壳装置,所述脱壳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壁在圆周方向均布固定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圆形刀片,装好圆形刀片后的各支架之间设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伸出进料斗外部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电机连接;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箱和带动筛箱做往复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在油茶果大小差异的情况下,有效实现油茶籽的脱壳,而且还能避免油茶籽的营养价值流失,满足人们对营养价值的需求。

A shelling equipment for camellia s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
本技术涉及油茶籽深加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
技术介绍
油茶籽主要由水分、粗脂肪、淀粉、粗蛋白质、茶籽多糖、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皂素和粗纤维以及少量的鞣质组成,其中茶多酚、山茶苷和角鲨烯是其特征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衰老和预防肿瘤等功效。油茶籽油是由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植物种子提取而得的不干性油脂,又名茶籽油、茶树油或油茶籽油,其脂肪酸的天然配比及成分与橄榄油基本一致,享有“东方橄榄油”美称。油茶籽在榨油前需要先进行脱壳,但是采摘后的油茶籽体积差异较大,这给脱壳处理带来一定难度;另外脱壳过程中油茶籽容易受到损伤,破损后容易再去榨油对原料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茶油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不仅能在油茶果大小差异的情况下,有效实现油茶籽的脱壳,而且还能避免油茶籽的营养价值流失,满足人们对营养价值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包括一机架、设于机架上部的进料斗、传动电机及设于机架内部的筛分装置,所述进料斗内部设有脱壳装置,所述脱壳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壁在圆周方向均布固定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圆形刀片,装好圆形刀片后的各支架之间设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伸出进料斗外部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电机连接;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箱和带动筛箱做往复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筛箱具有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出料底盘,所述曲柄连杆机构通过传动电机带动筛箱作往复运动。进一步地,各支架间设有的距离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油茶籽的放置。所述筛箱还包括分别设于机架内部两侧的挡板,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出料底盘分层固定在两挡板的内侧。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设于筛箱两侧的传动组件和与筛箱上部铰接的两组连杆,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设于机架上的滑动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在机架外侧连接有通过传动电机带动的第二带轮,另一端连接有内套,所述内套外部套接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外部套接有外套,所述外套与筛箱外侧固定;两组连杆一端还与机架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筛网网孔的直径为22mm,第二筛网网孔的直径为20mm。本技术在工作时,油茶果通过进料斗进入脱壳装置中,脱壳装置在第一带轮的带动下旋转运动,各支架之间的距离容纳的油茶果通过刀片旋转进行碾压和划切,油茶果通过脱壳后产生的果壳与茶籽的混合物进入筛箱,筛箱在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使筛箱进行振动筛分运动,对果壳与茶籽的混合物产生清选作用,茶籽和外壳的混合物经过第一筛网后,较大的外壳留在第一筛网上,茶籽和较小的外壳一起落入第二筛网,经过第二筛网再次过滤,较小的外壳留在第二筛网上,茶籽落入出料底盘中,并最终排至外部,另外振动筛分运动也对未完全脱壳的油茶果继续产生振动作用,提高脱壳率。本技术中的脱壳装置由于各支架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在第一转轴旋转运动和油茶果运动的共同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转动空间,避免对油茶果产生卡死现象,采用的圆形刀片既能对油茶果进行碾压,又可以划开果壳,增强脱壳效果;针对大小不一的油茶果,运动至转动空间时,体积大的油茶果转动空间里可能有一个或两个,体积小的油茶果运动空间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同样都能通过碾压和划壳,增强脱壳的效果;另外在碾压过程中,运动空间的设置能够防止油茶果被过度碾压和划壳,有利于保护油茶果少受损伤,尽可能保证营养价值少受损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在油茶果大小差异的情况下,有效实现油茶籽的脱壳,而且还能避免油茶籽的营养价值流失,满足人们对营养价值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特征做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脱壳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1-5中,1.第一带轮,2.传动组件,3.进料斗,4.脱壳装置,5.第一筛网,6.传动电机,7.机架,8.连杆,9.第二筛网,10.出料底盘,11.挡板,12.第二带轮,13.第一转轴,14.支架,15.圆形刀片,16.轴套,17.第二转轴,18.滑动轴承,19内套,20.深沟球轴承,21.外套。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5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包括一机架7、设于机架7上部的进料斗3、传动电机6及设于机架7内部的筛分装置,所述进料斗3内部设有脱壳装置4,所述脱壳装置4包括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外壁固定有轴套16,所述轴套16外壁在圆周方向均布固定有六个支架14,各支架14上设有多个圆形刀片15,装好圆形刀片15后的各支架14之间设有一定距离,该距离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油茶籽的放置,所述第一转轴13一端伸出进料斗3外部连接有第一带轮1,所述第一带轮1通过皮带与传动电机6连接;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箱和带动筛箱做往复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筛箱具有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筛网5、第二筛网9及出料底盘10,所述第一筛网5网孔的直径为22mm,第二筛网网孔9的直径为20mm,所述曲柄连杆机构通过传动电机6带动筛箱作往复运动;所述筛箱还包括分别设于机架7内部两侧的挡板11,所述第一筛网5、第二筛网9及出料底盘10分层固定在两挡板的内侧;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设于筛箱两侧的传动组件2和与筛箱上部铰接的两组连杆8,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一设于机架上的滑动轴承18,所述轴承18内部装设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一端在机架7外侧连接有通过传动电机6带动的第二带轮12,另一端连接有内套19,所述内套19外部套接有深沟球轴承20,所述深沟球轴承20外部套接有外套21,所述外套21与筛箱外侧固定;两组连杆8一端还与机架7铰接在一起。本技术在工作时,油茶果通过进料斗进入脱壳装置中,脱壳装置在第一带轮的带动下旋转运动,各支架之间的距离容纳的油茶果通过刀片旋转进行碾压和划切,油茶果通过脱壳后产生的果壳与茶籽的混合物进入筛箱,筛箱在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使筛箱进行振动筛分运动,对果壳与茶籽的混合物产生清选作用,茶籽和外壳的混合物经过第一筛网后,较大的外壳留在第一筛网上,茶籽和较小的外壳一起落入第二筛网,经过第二筛网再次过滤,较小的外壳留在第二筛网上,茶籽落入出料底盘中,并最终排至外部,另外振动筛分运动也对未完全脱壳的油茶果继续产生振动作用,提高脱壳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设于机架上部的进料斗、传动电机及设于机架内部的筛分装置,所述进料斗内部设有脱壳装置,所述脱壳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壁在圆周方向均布固定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圆形刀片,装好圆形刀片后的各支架之间设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伸出进料斗外部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电机连接;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箱和带动筛箱做往复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筛箱具有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出料底盘,所述曲柄连杆机构通过传动电机带动筛箱作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籽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设于机架上部的进料斗、传动电机及设于机架内部的筛分装置,所述进料斗内部设有脱壳装置,所述脱壳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壁在圆周方向均布固定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圆形刀片,装好圆形刀片后的各支架之间设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伸出进料斗外部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电机连接;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箱和带动筛箱做往复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筛箱具有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出料底盘,所述曲柄连杆机构通过传动电机带动筛箱作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支架间设有的距离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油茶籽的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中海丁向阳郭定一雷健军宫润泽齐奇孙国山孟令辰王丹阳白家银朱世军朱明路张舰天门泽王顺勇
申请(专利权)人:桐柏县江记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