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3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解决现有公路涵洞和公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本结构涵洞本体为方形涵洞,涵洞本体两侧外壁的顶部均设有搭板,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述搭板的内端上表面与涵洞本体顶壁上表面平齐,所述搭板的外端上表面与公路路基上表面平齐,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外壁在搭板内端的下方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支撑块,所述涵洞本体、公路路基的上方为公路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搭板在涵洞本体和公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过程中,在公路路基和涵洞本体交界处形成一个斜坡缓冲,不会直接产生断裂的台阶,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并为后续的路面修补提供缓冲时间。

A highway culvert with settlement buffer approach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
本技术属于市政公路领域,涉及一种公路涵洞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
技术介绍
想致富、先修路,公路是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大动脉,我国素有基建狂魔的美称,我国公路的总里程数世界第一。对于各式各样的地形和交通状况,公路建设过程中会有桥梁、立交、隧道、涵洞等设施。公路涵洞是一种横穿路基的连通结构,沟连公路的路基两侧,可以作为人、车的公路下穿通道,也可以作为过水通道。常见的公路涵洞可以为预制结构,也可以现场浇筑。公路涵洞为刚性框状结构,有的公路涵洞下方还设置桩基,而公路路基为多层层状结构,公路涵洞公路路基的结构和基础存在差异,在长时间使用后公路涵洞公路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公路路面在涵洞和公路的交界处形成台阶式的高差,导致车辆经过时产生车轮跳动,如不及时修补导致高差加大,甚至会导致路径车辆跳车失控,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公路涵洞和公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在公路路面在涵洞和公路的交界处形成台阶式高差,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包括公路路基,公路路基内嵌设有横穿公路路基两侧的涵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本体为方形涵洞,涵洞本体两侧外壁的顶部均设有搭板,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述搭板的内端上表面与涵洞本体顶壁上表面平齐,所述搭板的外端上表面与公路路基上表面平齐,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外壁在搭板内端的下方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支撑块,所述涵洞本体、公路路基的上方为公路路面。本方案在涵洞本体的外壁顶部设置搭板,搭板的内端被支撑块托住,沉降与涵洞本体同步,搭板外端随公路路基同步沉降,当公路路基和涵洞本体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时,正常情况是公路路基沉降大于涵洞本体沉降,搭板在不均匀沉降的过程中,逐渐变化为内端高、外端低的倾斜状态,使公路路基和涵洞本体交界处形成一个斜坡缓冲,不会直接产生断裂的台阶,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并为后续的路面修补提供缓冲时间。涵洞施工时,先开挖、而后在开挖出现浇涵洞本体或者使用预制的涵洞本体,而后在涵洞两侧回填路基,在公路路基回填至与涵洞本体顶面平齐后,再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搭板,而后铺设公路路面,搭板在施工过程中浇筑为水平板,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搭板会逐渐随不均匀沉降产生倾斜。作为优选,所述搭板和涵洞本体为分体结构,搭板内端面与涵洞本体之间设有沥青玛蹄脂填料,所述搭板与支撑块之间垫设有油毛毡。作为优选,所述搭板的厚度为20-30cm,所述搭板内端和外端之间的跨度不小于250cm。作为优选,所述涵洞本体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混凝土基座、碎石填层,所述混凝土基座厚度不少于15cm,碎石填层厚度不少于150cm。本技术在涵洞本体的外壁顶部设置搭板,搭板在涵洞本体和公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过程中,逐渐变化为内端高、外端低的倾斜状态,使公路路基和涵洞本体交界处形成一个斜坡缓冲,不会直接产生断裂的台阶,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并为后续的路面修补提供缓冲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搭板现浇时候处于水平状态示意图。图中:1、涵洞本体,2、公路路基,3、支撑块,4、搭板,5、公路路面,6、混凝土基座,7、碎石填层,8、沥青玛蹄脂填料,9、油毛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如图1、2所示。本装置包括公路路基2,公路路基内嵌设有横穿公路路基两侧的涵洞本体1,如图1所示,所述涵洞本体1为方形涵洞,涵洞本体两侧外壁的顶部均设有搭板4,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述搭板的内端上表面与涵洞本体顶壁上表面平齐,所述搭板4的外端上表面与公路路基2上表面平齐,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外壁在搭板内端的下方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支撑块3。所述涵洞本体、公路路基的上方为公路路面。如图2所示,搭板4和涵洞本体1为分体结构,搭板4内端面与涵洞本体1之间的竖向缝隙填充沥青玛蹄脂填料8,所述搭板4底面与支撑块3顶面之间垫设有油毛毡9。搭板的厚度为25cm,所述搭板内端和外端之间的跨度300cm。涵洞本体1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混凝土基座6、碎石填层7,所述混凝土基座6厚度不15cm,碎石填层7厚度150cm。涵洞施工时,先开挖、而后在开挖出现浇涵洞本体或者使用预制的涵洞本体,而后在涵洞两侧回填路基,在公路路基回填至与涵洞本体顶面平齐后,再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搭板,而后铺设公路路面,如图2所示,搭板在施工过程中浇筑为水平板;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如图1所示,搭板会逐渐随不均匀沉降产生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包括公路路基,公路路基内嵌设有横穿公路路基两侧的涵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本体为方形涵洞,涵洞本体两侧外壁的顶部均设有搭板,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述搭板的内端上表面与涵洞本体顶壁上表面平齐,所述搭板的外端上表面与公路路基上表面平齐,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外壁在搭板内端的下方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支撑块,所述涵洞本体、公路路基的上方为公路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包括公路路基,公路路基内嵌设有横穿公路路基两侧的涵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本体为方形涵洞,涵洞本体两侧外壁的顶部均设有搭板,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述搭板的内端上表面与涵洞本体顶壁上表面平齐,所述搭板的外端上表面与公路路基上表面平齐,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外壁在搭板内端的下方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支撑块,所述涵洞本体、公路路基的上方为公路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沉降缓冲搭板的公路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峰吴柳峰朱剑韩裕添林涛戴黎明聂兆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