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3448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解决高水头差码头无法直接应用现有的浮式码头,乘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装置包括沿岸设置的倾斜坡面,坡面上设置台阶步道,所述台阶步道上设置若干上下倾斜延伸的导轨,沿导轨滑动设置有滑动系船箱,滑动系船箱顶部设有系船柱,所述台阶步道每间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所述导轨为折线型轨道包括交替设置、首尾相连的A型导轨和B型导轨,A型导轨和B型导轨倾斜角度不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码头的台阶步道每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避免连续攀登,降低失足风险,保证乘客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滑动系船箱的轨道为折线型轨道,保证滑动系船箱顺畅工作,消除休息平台带来的台阶步道额外高差。

A floating mooring system for wharf with high head dif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
本技术属于码头设施领域,涉及一种码头系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可以行船的水系中,需要设置码头供船只停靠。由于码头建设处存在水头差,因此码头一般为随水位浮动结构,以方便船只停靠。在江南地区,水系密布,降雨量季节性差异大,在丰水季和枯水季,水头差极大,以某些水库为例,其一年不同时期的水头差可以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之多。传统的浮动码头多为随水位上下浮动形式,当水头差过大时,码头和岸上的高差过渡很难处理。现在也有一些在岸上设置台阶的码头形式,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039156U,名称为斜坡滑动式可升降码头,该结构在岸上设计了台阶,沿台阶的坡度设置倾斜导轨作为码头升降轨道。但是对于高水头差的码头,上述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当码头高差大时,台阶数量也相应增加,乘客从船上下来后直接攀登台阶,当码头浮沉高差超过5米,连续攀登的纯台阶设置就存在安全隐患;2、该码头结构大,横跨多个轨道,浮沉升降的协同性要求高,一旦导轨卡住,巨大的浮力会直接破坏导轨滑动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高水头差码头无法直接应用现有的浮式码头,乘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同时,本方案采用小体型的浮箱来独立设置系船柱,避免导轨受力过大损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包括沿岸设置的倾斜坡面,坡面上设置台阶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步道上设置若干沿台阶步道上下倾斜延伸的导轨,沿导轨滑动设置有漂浮的滑动系船箱,滑动系船箱顶部设有系船柱,所述台阶步道每间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所述导轨包括交替设置、首尾相连的A型导轨和B型导轨,所述A型导轨从上一休息平台的底端向下沿台阶坡度铺设,A型导轨底端通过第一折角连接B型导轨的顶端,B型导轨的底端延伸至下一休息平台的底端通过第二折角连接下一个A型导轨顶端。针对高水头差的码头实际情况,乘客从船上刚下来状态下,脚部虚浮,在连续攀登过程中容易失足,存在安全隐患。本装置中,在台阶步道上每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上下两个休息平台的高差可以设计为1m-3m,休息平台宽度一般超过1米,供乘客缓冲休整,消除安全隐患。增加休息平台的设置,导轨结构就无法直接应用传统的连续直线式导轨,本装置A型导轨沿台阶坡度设置,B型导轨用于消除休息平台带来的导轨额外高差,因此A型导轨与B型导轨交替设置,A型导轨坡度大,B型导轨坡度小,形成折线型的导轨,折线型导轨的折角处采用小角度转折,保证滑动系船箱顺利通过。作为优选,每一条导轨对应设置一个滑动系船箱。滑动系船箱和导轨一一对应、独立设置,安装和检修更为灵活,且不易损伤轨道。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系船箱包括钢结构框架,钢结构框架顶面固定系船柱,钢结构框架下方设有浮箱,钢结构框架在浮箱的下方设有滑动连接座,滑动连接座底部设有抱夹在导轨上的滑动块。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连接座的底面为斜面,滑动连接底部沿斜面上设有两个与导轨抱夹的滑动块。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系船箱的底部通过滑动块抱夹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为工字型,导轨的顶边为轨道,所述滑动块包括朝下开口的C型块,C型块从上向下扣设在导轨轨道上,C型块的两侧面分别朝内设置有螺杆,螺杆上套设有沿轨道下表面滚动的滚动套。作为优选,所述台阶步道在每根导轨下方浇设与导轨角度一致的斜面、形成轨道安装座,所述导轨为工字型,导轨的底边通过螺栓固定在轨道安装座上。作为优选,相邻导轨之间形成独立的船只泊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方向相反,角度相等,第一折角处A型导轨和B型导轨的夹角为160°-180°。本技术码头的台阶步道每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避免连续攀登,降低失足风险,保证乘客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滑动系船箱的轨道为折线型轨道,在保证滑动系船箱顺畅工作的情况下,消除休息平台带来的台阶步道额外高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轨道折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动系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滑动系船箱与轨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阶,2、休息平台,3、轨道安装座,4、轨道,41、A型轨道,42、B型轨道,5、滑动系船箱,51、钢结构框架,52、系船柱,53、浮箱,54、滑动连接座,55、滑动块,551、C型块,552、螺杆,553、滚动套,6、画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如图1、2所示本装置括沿岸设置的倾斜坡面,坡面上设置台阶步道,所述台阶步道每间隔12个台阶1设置一个休息平台2,每个台阶高15cm,宽30cm,休息平台宽100cm。如图所示,所述台阶步道上设置若干沿台阶步道上下倾斜延伸的导轨4,沿导轨滑动设置有漂浮的滑动系船箱5,且每一条导轨4对应设置一个滑动系船箱5,相邻导轨之间形成独立的船只泊位,船只泊位中停靠画舫6,画舫的船头或者船尾朝向台阶步道进行停靠。台阶步道在每根导轨下方浇设与导轨角度一致的斜面、形成轨道安装座3,所述导轨4为工字型,导轨4的底边通过螺栓固定在轨道安装座3上。如图2所示,导轨4包括交替设置、首尾相连的A型导轨41和B型导轨42,所述A型导轨从上一休息平台2的底端向下沿台阶1坡度铺设,A型导轨底端通过第一折角连接B型导轨的顶端,B型导轨的底端延伸至下一休息平台2的底端通过第二折角连接下一个A型导轨顶端。所述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方向相反,角度相等,第一折角处和第二折角处,A型导轨41和B型导轨42的夹角均为170°。如图3所示,滑动系船箱5包括钢结构框架51,钢结构框架顶面固定系船柱52,钢结构框架下方设有浮箱53,钢结构框架在浮箱的下方设有滑动连接座54,滑动连接座的底面为斜面,滑动连接底部沿斜面上设有两个与导轨抱夹的滑动块55。如图4所示,导轨4为工字型,导轨的顶边为轨道,所述滑动块55包括朝下开口的C型块551,C型块551从上向下扣设在导轨轨道上,C型块的两侧面分别朝内设置有螺杆552,螺杆上套设有沿轨道下表面滚动的滚动套553。高水头差的码头下客时,对于一些不经常乘船的乘客刚下船时,脚部虚浮,在连续攀登过程中容易失足,存在安全隐患。本方案中,在台阶步道上每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上下两个休息平台的高差设计为1.8m,休息平台宽度1米,供乘客缓冲休整,消除安全隐患。增加休息平台的设置,导轨结构就无法直接应用传统的连续直线式导轨,本装置A型导轨沿台阶坡度设置,B型导轨用于消除休息平台带来的导轨额外高差,因此A型导轨与B型导轨交替设置,A型导轨坡度大,B型导轨坡度小,形成折线型的导轨,折线型导轨的折角处采用小角度转折,保证滑动系船箱顺利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包括沿岸设置的倾斜坡面,坡面上设置台阶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步道上设置若干沿台阶步道上下倾斜延伸的导轨,沿导轨滑动设置有漂浮的滑动系船箱,滑动系船箱顶部设有系船柱,所述台阶步道每间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所述导轨包括交替设置、首尾相连的A型导轨和B型导轨,所述A型导轨从上一休息平台的底端向下沿台阶坡度铺设,A型导轨底端通过第一折角连接B型导轨的顶端,B型导轨的底端延伸至下一休息平台的底端通过第二折角连接下一个A型导轨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包括沿岸设置的倾斜坡面,坡面上设置台阶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步道上设置若干沿台阶步道上下倾斜延伸的导轨,沿导轨滑动设置有漂浮的滑动系船箱,滑动系船箱顶部设有系船柱,所述台阶步道每间隔若干台阶设置一个休息平台,所述导轨包括交替设置、首尾相连的A型导轨和B型导轨,所述A型导轨从上一休息平台的底端向下沿台阶坡度铺设,A型导轨底端通过第一折角连接B型导轨的顶端,B型导轨的底端延伸至下一休息平台的底端通过第二折角连接下一个A型导轨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条导轨对应设置一个滑动系船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系船箱包括钢结构框架,钢结构框架顶面固定系船柱,钢结构框架下方设有浮箱,钢结构框架在浮箱的下方设有滑动连接座,滑动连接座底部设有抱夹在导轨上的滑动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丞刘建戴小玲徐炯王国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