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冒俊专利>正文

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108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包括上支护板、侧支护板、锁紧机构和连接机构,上支护板的上端面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的两端处且位于下端面位置设置有侧支护板,且侧支护板的外壁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和侧支护板的内部均安装有锁紧机构,连接机构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护板之间,侧支护板的一侧等间距焊接有C型连接块,C型连接块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承托槽,侧支护板的侧壁且位于C型连接块的正下方位置焊接有固定板,侧支护板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之间区域对称开设有螺纹连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护安全性更高,且有效的对支护板之间进行了有效的约束,支护板之间不易变形。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洞施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采矿是自地壳内和地表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和科学。广义的采矿还包括煤和石油的开采。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工业,金属矿石是冶炼工业的主要原料,非金属矿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而采矿的前期工作就是需要在矿采区域挖掘矿洞,以便于专业人员采矿。在矿洞的挖掘工作中,矿洞的支护装置尤为重要,支护装置的安全性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挖掘安全性。而目前市场的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由于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均采用钢结构支护的方式对矿洞内的泥土层进行支护,然后传统的钢结构支护方式尽在支护架之间采用大量的锁紧机构与加强装置,没有有效的针对支护装置与泥土层之间的连接,导致整个支护装置的安全性不够强;b.由于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没有同时有效的防止支护板竖向和横向的位移量,使得两个不相邻支护板之间得不到有效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该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包括上支护板、侧支护板、锁紧机构和连接机构,采用上述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对抗道进行临时支护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S1、支护板安装:人工通过液压推杆设备将上支护板上升至坑道的顶部,再通过人工将侧支护板搬运至抗道的两侧,且使得侧支护板的上端面与上支护板的下端面贴合;S2、插接锁紧机构:人工将锁紧机构分别插入至上支护板和侧支护板内;S3、初级固定:人工通过铁锤或是液压顶升机械将锁紧机构打入至泥土层内;S4、二级固定:人工手动将连接机构安装至两个所述侧支护板的中间位置;所述上支护板的上端面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的两端处且位于下端面位置设置有侧支护板,且侧支护板的外壁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和侧支护板的内部均安装有锁紧机构,连接机构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护板之间;所述侧支护板的一侧等间距焊接有C型连接块,C型连接块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承托槽,承托槽的内壁中心位置焊接有定位圆柱,侧支护板的侧壁且位于C型连接块的正下方位置焊接有固定板,侧支护板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之间区域对称开设有螺纹连接槽,侧支护板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螺纹连接槽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锁紧插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T型插接杆、第一螺纹孔、矩形槽、螺纹活动杆、挤压杆、第一挤压块、第二挤压块、第二螺纹孔、锁紧单元、固定孔、连接孔和撞击板,T型插接杆位于锁紧插孔内,T型插接杆的一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与固定板为配合结构,T型插接杆的一端且位于固定孔的一侧位置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与螺纹连接槽为配合结构,T型插接杆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顶部连通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活动杆,螺纹活动杆的顶部焊接有挤压杆,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单元,挤压杆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锁紧单元的上方位置均焊接有第一挤压块,挤压杆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锁紧单元的下方位置均焊接有第二挤压块,T型插接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撞击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均安装在两个所述承托槽内,且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与承托槽之间均通过连接组件固定,第一矩形板下端面和第二矩形板的上端面之间安装有支撑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板的上端面等间距焊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安装在有T型挤压杆,且T型挤压杆与固定架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方形孔、螺纹转杆、连接盘和定位圆槽,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的一侧插接有螺纹转杆,螺纹转杆的端头处焊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定位圆槽,且定位圆槽与定位圆柱为配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定位板、铰座和支撑杆,定位板等间距安装在第一矩形板的下端面,铰座等间距安装在第二矩形板的上端面,铰座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与定位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外螺纹连接套筒、锥形杆、活动槽、导向杆、滑块、支撑弹簧、C型支撑架和辊轴,外螺纹连接套筒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二螺纹孔内,外螺纹连接套筒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放置有锥形杆,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外壁套接有滑块,导向杆的外壁且位于滑块的一侧位置套接有支撑弹簧,滑块的外壁焊接在锥形杆的外侧壁,锥形杆的尾部焊接有C型支撑架,C型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辊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钢结构的基础上,设置有锁紧机构,将支护板与泥土层紧密相连,同时,在连接完毕后,再通过锥形杆倾斜插入到泥土层中,使得锁紧机构与泥土层之间形成类十字固定机构,增加了其与泥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容易脱落,即支护板的连接紧密性更强,整个装置的支护安全性更高。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设置有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对多个支护板提供横向和竖直方向的支撑体,使得相连支护板之间与不相邻支护板之间均受到力的约束,支护板不易发生形变,整体支护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锁紧机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B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矩形板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侧支护板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C型支撑架和辊轴的连接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1-8所示,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该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包括上支护板1、侧支护板2、锁紧机构3和连接机构4,采用上述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对抗道进行临时支护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S1、支护板安装:人工通过液压推杆设备将上支护板1上升至坑道的顶部,再通过人工将侧支护板2搬运至抗道的两侧,且使得侧支护板2的上端面与上支护板1的下端面贴合;S2、插接锁紧机构:人工将锁紧机构3分别插入至上支护板1和侧支护板2内;S3、初级固定:人工通过铁锤或是液压顶升机械将锁紧机构3打入至泥土层内;S4、二级固定:人工手动将连接机构4安装至两个所述侧支护板2的中间位置;所述上支护板1的上端面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1的两端处且位于下端面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该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包括上支护板(1)、侧支护板(2)、锁紧机构(3)和连接机构(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对抗道进行临时支护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nS1、支护板安装:人工通过液压推杆设备将上支护板(1)上升至坑道的顶部,再通过人工将侧支护板(2)搬运至抗道的两侧,且使得侧支护板(2)的上端面与上支护板(1)的下端面贴合;/nS2、插接锁紧机构:人工将锁紧机构(3)分别插入至上支护板(1)和侧支护板(2)内;/nS3、初级固定:人工通过铁锤或是液压顶升机械将锁紧机构(3)打入至泥土层内;/nS4、二级固定:人工手动将连接机构(4)安装至两个所述侧支护板(2)的中间位置;/n所述上支护板(1)的上端面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1)的两端处且位于下端面位置设置有侧支护板(2),且侧支护板(2)的外壁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1)和侧支护板(2)的内部均安装有锁紧机构(3),连接机构(4)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护板(2)之间;/n所述侧支护板(2)的一侧等间距焊接有C型连接块(21),C型连接块(2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承托槽(22),承托槽(22)的内壁中心位置焊接有定位圆柱(23),侧支护板(2)的侧壁且位于C型连接块(21)的正下方位置焊接有固定板(24),侧支护板(2)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4)的之间区域对称开设有螺纹连接槽(25),侧支护板(2)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螺纹连接槽(2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锁紧插孔(26);/n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T型插接杆(31)、第一螺纹孔(32)、矩形槽(33)、螺纹活动杆(34)、挤压杆(35)、第一挤压块(36)、第二挤压块(37)、第二螺纹孔(38)、锁紧单元(39)、固定孔(30)、连接孔(3a)和撞击板(3b),T型插接杆(31)位于锁紧插孔(26)内,T型插接杆(31)的一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30),且固定孔(30)与固定板(24)为配合结构,T型插接杆(31)的一端且位于固定孔(30)的一侧位置开设有连接孔(3a),且连接孔(3a)与螺纹连接槽(25)为配合结构,T型插接杆(3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2),第一螺纹孔(32)的顶部连通有矩形槽(33),矩形槽(33)的两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8),第一螺纹孔(32)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活动杆(34),螺纹活动杆(34)的顶部焊接有挤压杆(35),第二螺纹孔(38)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单元(39),挤压杆(35)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锁紧单元(39)的上方位置均焊接有第一挤压块(36),挤压杆(35)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锁紧单元(39)的下方位置均焊接有第二挤压块(37),T型插接杆(3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撞击板(3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该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包括上支护板(1)、侧支护板(2)、锁紧机构(3)和连接机构(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地质勘探矿洞施工装置对抗道进行临时支护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支护板安装:人工通过液压推杆设备将上支护板(1)上升至坑道的顶部,再通过人工将侧支护板(2)搬运至抗道的两侧,且使得侧支护板(2)的上端面与上支护板(1)的下端面贴合;
S2、插接锁紧机构:人工将锁紧机构(3)分别插入至上支护板(1)和侧支护板(2)内;
S3、初级固定:人工通过铁锤或是液压顶升机械将锁紧机构(3)打入至泥土层内;
S4、二级固定:人工手动将连接机构(4)安装至两个所述侧支护板(2)的中间位置;
所述上支护板(1)的上端面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1)的两端处且位于下端面位置设置有侧支护板(2),且侧支护板(2)的外壁与抗道的泥土层相互贴合,上支护板(1)和侧支护板(2)的内部均安装有锁紧机构(3),连接机构(4)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护板(2)之间;
所述侧支护板(2)的一侧等间距焊接有C型连接块(21),C型连接块(2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承托槽(22),承托槽(22)的内壁中心位置焊接有定位圆柱(23),侧支护板(2)的侧壁且位于C型连接块(21)的正下方位置焊接有固定板(24),侧支护板(2)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4)的之间区域对称开设有螺纹连接槽(25),侧支护板(2)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螺纹连接槽(2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锁紧插孔(26);
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T型插接杆(31)、第一螺纹孔(32)、矩形槽(33)、螺纹活动杆(34)、挤压杆(35)、第一挤压块(36)、第二挤压块(37)、第二螺纹孔(38)、锁紧单元(39)、固定孔(30)、连接孔(3a)和撞击板(3b),T型插接杆(31)位于锁紧插孔(26)内,T型插接杆(31)的一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30),且固定孔(30)与固定板(24)为配合结构,T型插接杆(31)的一端且位于固定孔(30)的一侧位置开设有连接孔(3a),且连接孔(3a)与螺纹连接槽(25)为配合结构,T型插接杆(3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2),第一螺纹孔(32)的顶部连通有矩形槽(33),矩形槽(33)的两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8),第一螺纹孔(32)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活动杆(34),螺纹活动杆(34)的顶部焊接有挤压杆(35),第二螺纹孔(38)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单元(39),挤压杆(35)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锁紧单元(39)的上方位置均焊接有第一挤压块(36),挤压杆(35)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锁紧单元(39)的下方位置均焊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俊
申请(专利权)人:冒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