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962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30~45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55~70份纤维增强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自粘接强度、韧性,满足铺贴工艺性和结构稳定性要求,可实现与蜂窝、泡沫芯材的自粘,可实现预浸料和胶膜的功能性合一,既满足结构设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要求,又满足夹层结构对蜂窝和面板的胶接强度基本要求,省去了面板和蜂窝使用胶膜胶接的工序,同时达到了材料减重,制品轻量化的目的。

A bismaleimide resin prepreg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部件大量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因面板预浸料与蜂窝芯材粘结性差,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部件大多仍采用二次胶接的方式完成制造,然而能满足共固化胶接的结构胶膜有限,同时,使用胶膜将面板和蜂窝二次固化胶结在一起,常因固化热应力等导致蜂窝脱粘现象造成性能损失,给安全带来隐患,增加维修负担,同时结构胶膜一般克重较大,增加了夹层结构整体重量,不利于部件的减重要求。因此开发能够自粘接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成为减重降本的迫切需求,然而,目前的自粘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无法控制树脂流动形成稳定的面板结构和胶接结构,此外,胶接蜂窝对材料韧性、胶接强度等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30~45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55~70份纤维增强材料;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50~7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A、15~30份环氧树脂、30~50烯丙基化合物、0.3~0.5份促进剂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30~45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55~70份纤维增强材料;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50~7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A、15~30份环氧树脂、30~50烯丙基化合物、0.3~0.5份促进剂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50~8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B、20~45份烯丙基类工艺改性剂、1~8份触变剂、15~30份增韧剂、0.3~0.5份促进剂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杂环型环氧树脂、混合型环氧树脂、甲酚醛型环氧树脂、苯酚醛型环氧树脂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A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B分别包括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N,N’-(4-甲基-1,3-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2,2,4-三甲基-1,6-己二胺的脂族双马来酰亚胺、2,2-二[4-(4-顺丁烯二酰亚胺苯氧基)苯基]丙烷中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A为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和N,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张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蒂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