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56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60%的组分A、39%~39.8%的组分B以及0.2%‑1%的分散剂A;其中所述组分A包括以下原料:占比30%~80%的高导热绝缘粉体、占比0.2%~1%分散剂B、占比20%~70%的溶剂A;所述组分B包括以下原料:占比30%~60%的树脂,占比40%~70%的溶剂B;所述组分A、组分B与分散剂A混合制备所述散热片,且采用低介质损耗的树脂介质损耗更小,树脂成膜后,具有柔软和可弯曲的特点,添加的高导热绝缘粉体,可以满足5G天线应用中更高的散热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的制备工艺,该散热片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所制备的散热片具有低介质损耗值、柔软、散热性能优异等特点,满足5G电子行业天线材料产品的需求。

5g antenna flexible insulation heat sink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片的
,特别是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散热片大多为以下3类:第1类是金属散热类,具体包括散热铜箔、散热铝箔等;第2类是石墨类,具体包括天然石墨片、人造石墨片、石墨烯膜等;第3类是绝缘散热,具体包括普通导热膜(环氧类树脂和绝缘导热粉体组成)、导热硅胶片和烧结氮化铝、氮化硼陶瓷等材料。然而随着5G手机的到来,手机天线的散热片需要满足绝缘、高导热、低介电、柔软、厚度薄等性能要求。例如,第1类和第2类的散热片不能满足5G手机应用中的绝缘要求;第3类的导热膜采用普通树脂和绝缘导热粉体混合涂覆而成,不满足低介电的性能要求,烧结氮化铝、氮化硼陶瓷等材料制成的散热片比较脆,不满足应用中的柔软特性,导热硅胶片由于很难做到低于0.1mm的厚度,所以也无法满足5G手机的要求。再者,手机向5G方向发展,信号传输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需要介质损耗小、柔性好等特点的材料。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包括60%的组分A、39%~39.8%的组分B以及0.2%-1%的分散剂A;/n其中所述组分A包括以下原料:占比30%~80%的高导热绝缘粉体、占比0.2%~1%分散剂B、占比20%~70%的溶剂A;/n所述组分B包括以下原料:占比30%~60%的树脂,占比40%~70%的溶剂B;所述组分A、组分B与分散剂A混合制备所述散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包括60%的组分A、39%~39.8%的组分B以及0.2%-1%的分散剂A;
其中所述组分A包括以下原料:占比30%~80%的高导热绝缘粉体、占比0.2%~1%分散剂B、占比20%~70%的溶剂A;
所述组分B包括以下原料:占比30%~60%的树脂,占比40%~70%的溶剂B;所述组分A、组分B与分散剂A混合制备所述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A与分散剂B为不饱和多元胺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与溶剂B为乙酸乙酯和甲苯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导热绝缘粉体为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氧化硅、氧化锌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介电树脂为LCP树脂、MPI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5G天线柔性绝缘散热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组分A放入行星式研磨机中研磨预分散,控制行星式研磨机的转速为1-100r/min,温度为10-25℃,搅拌时间为20min,然后再控制温度60-75℃,搅拌反应时间为3-4h,得到浆液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柳载铉马茜茜廖茂林曹福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洋南方特种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