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89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以无机锌盐和有机钛醇盐为初始原料,分别形成碱式锌盐和钛醇盐的乙酰丙酮络合物,按照适当的锌钛物质的量比将其混合分散在水介质中,经160℃,5h的水热辅助溶胶‑凝胶过程,形成了多孔性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然后采用醋酸溶液浸洗以交换出微球中的锌离子,达到提高微球的气孔度和比表面积的目的,经过离子交换过程,微球的比表面积和气孔体积分别达到了到363.5m

Prepar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microspheres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二氧化钛(TiO2)存在三种晶态形式,分别是锐钛矿型TiO2、板钛矿型TiO2及金红石型TiO2,其中金红石型TiO2是高温稳定相态,而板钛矿型TiO2则因很难合成纯度高的产品而较少被研究,作为半导体功能材料钛矿型TiO2被认为是活性最高的一种晶态形式。TiO2因为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材料成本较低、活性高等特点在光催化剂、气体传感器、光电极材料、表面超亲水或超疏水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材料的性能与其微结构密切相关,纳米尺度的粒子虽然活性较高,但是存在使用和回收困难的问题,所以较为受青睐的形式是多孔性微球,微球内部极大的气孔表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点位,从而可以大幅改善和提高作为功能材料的活性。合成多孔性TiO2微球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聚合物模板法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锌钛双金属溶胶-凝胶技术获得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再通过酸浸洗,交换出锌离子,得到多孔性TiO2微球。所合成TiO2微球的比表面积达到363.5m2/g,气孔体积为0.195cm3/g,平均直径为2.4nm。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方案是:以无机锌盐和有机钛醇盐为初始原料,分别形成碱式锌盐和钛醇盐的乙酰丙酮络合物,按照适当的锌钛物质的量比混合分散在水介质中,经水热辅助的溶胶-凝胶过程,形成多孔性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然后采用酸溶液浸洗以交换出微球中的锌离子,达到提高微球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目的,经过离子交换过程,微球的比表面积和气孔体积分别达到了363.5m2/g和0.195cm3/g,比离子交换前分别增大了3395%和2768%,平均气孔直径为2.4nm,比离子交换前减小了20%。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物质的量比1:1.5,量取钛醇盐和乙酰丙酮,将两者混合搅拌0.5h,得到黄棕色的油状液体;(2)取上述黄棕色油状液体按照7:43的体积比,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形成乳黄色悬浊液分散体系;(3)对步骤(2)中得到的悬浊液体系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条件为:3500转/分,3分钟,去除离心分离后下部出现的少量棕色油状物,上层半透明的分散体系用于后续的实验;(4)在搅拌的情况下,将0.25M,20mL的锌盐溶液缓慢滴加到0.75M,10mL碱性的沉淀剂溶液中,形成白色碱式锌盐悬浊液;(5)将步骤(4)得到的碱式锌盐悬浊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三次;(6)将洗涤后的碱式锌盐按一定的锌钛物质的量比加入步骤(3)得到的半透明的分散体系中,搅拌0.5h;(7)将步骤(6)中得到的分散体系转入聚四氟乙烯内杯的反应釜中,于160℃下水热反应5h;(8)水热反应的产物经离心分离、去离子水及乙醇洗涤后,于60℃下干燥2h,得到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9)将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分散到酸溶液中浸洗,进行离子交换,以脱除样品中的锌离子,维持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于60℃下干燥4h,得到高比表面积TiO2微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nZn/nTi=1/4)所合成的TiO2微球的不同倍率SEM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nZn/nTi=1/4)和实施例2(nZn/nTi=1/5)合成的产品经酸浸洗前后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按照物质的量比1:1.5,量取钛酸四正丁酯和乙酰丙酮,将两者混合搅拌0.5h,得到黄棕色的油状液体;(2)取上述黄棕色油状液体按照7:43的体积比,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形成乳黄色悬浊液分散体系;(3)对步骤(2)中得到的悬浊液体系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条件为:3500转/分,3分钟,去除离心分离后下部出现的少量棕色油状物,上层半透明的分散体系用于后续的实验;(4)在搅拌的情况下,将0.25M,20mL的醋酸锌溶液缓慢滴加到0.75M,10mL三乙胺溶液中,形成白色碱式锌盐悬浊液;(5)将步骤(4)得到的碱式锌盐悬浊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三次;(6)将洗涤后的碱式锌盐按物质的量比nZn/nTi=1:4加入步骤(3)得到的半透明的分散体系中,搅拌0.5h;(7)将步骤(6)中得到的分散体系转入聚四氟乙烯内杯的反应釜中,于160℃下水热反应5h;(8)水热反应的产物经离心分离、去离子水及乙醇洗涤后,于60℃下干燥2h,得到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9)将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分散到醋酸溶液中浸洗,进行离子交换,以脱除样品中的锌离子,维持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于60℃下干燥4h,得到高比表面积TiO2微球。本实施例合成产品的SEM照片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产品呈现类球形的形貌,表面较为粗糙,平均直径3μm。图2中列示了本实施例合成产品(nZn/nTi=1:4)的N2吸附等温线,相同压力条件下,酸浸洗后的N2吸附量大幅度增大,比表面积和气孔体积分别达到363.5m2/g和0.195cm3/g,比离子交换前分别增大了3395%和2768%,平均气孔直径为2.4nm,比离子交换前减小了20%。实施例2(1)按照物质的量比1:1.5,量取钛酸四异丙酯和乙酰丙酮,将两者混合搅拌0.5h,得到黄棕色的油状液体;(2)取上述黄棕色油状液体按照7:43的体积比,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形成乳黄色悬浊液分散体系;(3)对步骤(2)中得到的悬浊液体系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条件为:3500转/分,3分钟,去除离心分离后下部出现的少量棕色油状物,上层半透明的分散体系用于后续的实验;(4)在搅拌的情况下,将0.25M,20mL的硝酸锌溶液缓慢滴加到0.75M,10mL三乙胺溶液中,形成白色碱式锌盐悬浊液;(5)将步骤(4)得到的碱式锌盐悬浊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三次;(6)将洗涤后的碱式锌盐按物质的量比nZn/nTi=1:5加入步骤(3)得到的半透明的分散体系中,搅拌0.5h;(7)将步骤(6)中得到的分散体系转入聚四氟乙烯内杯的反应釜中,于160℃下水热反应5h;(8)水热反应的产物经离心分离、去离子水及乙醇洗涤后,于60℃下干燥2h,得到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9)将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分散到醋酸溶液中浸洗,进行离子交换,以脱除样品中的锌离子,维持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于60℃下干燥4h,得到高比表面积TiO2微球。图2中列示了本实施例合成产品(nZn/nTi=1:5)的N2吸附等温线,相比于实施例(1)的产品(nZn/nTi=1:5),酸浸洗后产品的N2吸附量更大些,比表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按照物质的量比1:1.5,量取钛醇盐和乙酰丙酮,将两者混合搅拌0.5h,得到黄棕色的油状液体;/n(2)取上述黄棕色油状液体按照7:43的体积比,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形成乳黄色悬浊液分散体系;/n(3)对步骤(2)中得到的悬浊液体系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条件为:3500转/分,3分钟,去除离心分离后下部出现的少量棕色油状物,上层半透明的分散体系用于后续的实验;/n(4)在搅拌的情况下,将0.25M,20mL的锌盐溶液缓慢滴加到0.75M,10mL碱性的沉淀剂溶液中,形成白色碱式锌盐悬浊液;/n(5)将步骤(4)得到的碱式锌盐悬浊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三次;/n(6)将洗涤后的碱式锌盐按一定的锌钛物质的量比加入步骤(3)得到的半透明的分散体系中,搅拌0.5h;/n(7)将步骤(6)中得到的分散体系转入聚四氟乙烯内杯的反应釜中,于160℃下水热反应5h;/n(8)水热反应的产物经离心分离、去离子水及乙醇洗涤后,于60℃下干燥2h,得到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n(9)将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分散到酸溶液中浸洗,进行离子交换,以脱除样品中的锌离子,维持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于60℃下干燥4h,得到高比表面积T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物质的量比1:1.5,量取钛醇盐和乙酰丙酮,将两者混合搅拌0.5h,得到黄棕色的油状液体;
(2)取上述黄棕色油状液体按照7:43的体积比,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形成乳黄色悬浊液分散体系;
(3)对步骤(2)中得到的悬浊液体系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条件为:3500转/分,3分钟,去除离心分离后下部出现的少量棕色油状物,上层半透明的分散体系用于后续的实验;
(4)在搅拌的情况下,将0.25M,20mL的锌盐溶液缓慢滴加到0.75M,10mL碱性的沉淀剂溶液中,形成白色碱式锌盐悬浊液;
(5)将步骤(4)得到的碱式锌盐悬浊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三次;
(6)将洗涤后的碱式锌盐按一定的锌钛物质的量比加入步骤(3)得到的半透明的分散体系中,搅拌0.5h;
(7)将步骤(6)中得到的分散体系转入聚四氟乙烯内杯的反应釜中,于160℃下水热反应5h;
(8)水热反应的产物经离心分离、去离子水及乙醇洗涤后,于60℃下干燥2h,得到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
(9)将锌钛复合氧化物微球分散到酸溶液中浸洗,进行离子交换,以脱除样品中的锌离子,维持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如林李祥艳陈智栋金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