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HOYA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分离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795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30
一种分离夹具,该分离夹具是用于将隐形眼镜从一对模具中与下模和上模分离的夹具,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所述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所述上模而得到的,所述夹具包括:边缘,作为楔而插入到所述上模的凸缘和所述下模的凸缘之间;半圆弧的切口部,在所述边缘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正上方的第一锥形部;以及端部,在所述边缘中除了所述切口部以外的部位形成有朝向正下方的第二锥形部。

Separation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夹具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680089037.3、申请日为2016年11月25日、申请人为HOYA株式会社、专利技术名称为“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提出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模具中取出通过浇铸成型方法制造的隐形眼镜的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如专利文献1~5所示,通过浇铸成型方法制造的隐形眼镜如下地得到:通过注射成型机制作的凹模(以下,也称为“下模”。)和凸模(以下,也称为“上模”。)之间的空洞中注入含有隐形眼镜基材的单体混合液,利用光或热等进行聚合,聚合后进行脱模、检查及水合。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在通过组装上模和下模而得到的一对模具中夹入单体(聚合后为隐形眼镜)的状态的部件称为工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2264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1220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58-5281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5550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1509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取出聚合后的隐形眼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使超低温物质的液氮与工件接触,由此利用与被包封的隐形眼镜的温差将隐形眼镜从工件上剥离。但是,需要用于使超低温物质与工件接触的特殊的房间或装置,在考虑装置的结构和作业者的安全性的情况下不优选。另外,作为以润湿状态取出聚合后的隐形眼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将附着有隐形眼镜的工件浸入甲醇液中并放置5~10分钟,使隐形眼镜自然地从工件上剥离。但是,考虑到作业时的安全性会产生问题和需要有机溶液的供给、废弃的庞杂的设备,不优选应用于工业的生产线。另外,在脱模工序后想要在干燥的状态下检查隐形眼镜的情况下,需要追加干燥工序,在制造成本方面也存在问题。并且,作为以干燥状态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有以下的方法:使保有隐形眼镜的凹模的镜片成形面朝下,在作为与镜片成形面对置的一侧(即相反侧、背面侧)的非镜片成形面的中心由加压头从上方按压,由此使隐形眼镜自然落下而取出。但是,由于对凹模非镜片成形面施加应力,隐形眼镜从凹模剥离,但不能否定隐形眼镜产生变形的可能性,取出隐形眼镜的概率还有改善的余地。并且,作为不使隐形眼镜缺损地取出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有如下方法:通过使取出用手指用突出部分为多个速度移动,由此在分离凹模和凸模时不对隐形眼镜造成损伤。然而,由于在分离凹模和凸模时需要特殊的装置、机构,因此在制造成本上存在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不使用庞杂的方法的情况下以高概率取出干燥的隐形眼镜的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在干燥的状态下(优选不使其缺损)不使用庞杂的方法而以高概率取出贴附在用浇铸成型方法制作的工件上的隐形眼镜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了以下方法。即,发现了通过对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施加压力,在隐形眼镜和上模之间产生新的空间的倾向。具体而言,当按压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时,上模的镜片成形面的曲率向缩小的方向变形。与此相对,下模的镜片成型面不变形。即,当应力传递到嵌合部(上模和下模接合的部位)时,支承下模的凸缘的第一保持件承受该应力,下模的凸缘根据应力而变形,但从上模传递的应力在该下模的凸缘减弱,下模的镜片成型面不会达到变形。另外,由于隐形眼镜是弹性体,所以来自上模的应力被缓和。其结果,在与上模相接的基弧面侧产生新的空间,但在与下模相接的前弧面侧不产生新的空间。即,隐形眼镜和上模部分地剥离,另一方面隐形眼镜无间隙地贴附在下模上(后述的第一剥离工序)。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通过使用楔形状的爪从工件分离上模和下模的可靠性提高的倾向。具体而言,通过边缘的向上的锥形部,作用有将下模向上推起的力。与此同时,通过边缘的向下的锥形部,作用有将上模向下推压的力。即,将位于上方的下模向上推起的力和将位于下方的上模向下推压的力一起作用。另外,镜像对称的爪从左右同时拉开工件。由此,能够可靠地从工件分离上模和下模(后述的分离工序)。总之,通过在分离工件之前对上模的镜片非成形面施加压力,隐形眼镜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局部剥离的部位成为起点,当分离工件时,隐形眼镜从上模上剥离并保持附着在下模上。这样,不需要对附着在上模上的隐形眼镜进行脱模的工序,能够将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交接到后面的第二剥离工序中。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剥离隐形眼镜的周边附近所需的力与剥离隐形眼镜的中心附近所需的力不同的倾向。即,首先使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后述的第二剥离工序后),然后使附着的剩余部位剥离(后述的第三剥离工序)。在剥离隐形眼镜的周边部时,施加使折痕进入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的负荷。由此,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在被按压时容易变形(下模的镜片非成形面的一部分反转至相反的曲率),使附着的剩余部位剥离时所需的力能够将按压力减弱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变形的程度。总之,首先从隐形眼镜的周边部开始剥离,且将用于使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从下模剥离的力的施加方法和用于使隐形眼镜整体从下模剥离的力的施加方法的性质分开。由此,使得隐形眼镜能够容易地脱模(优选不使其缺损)。这样,能够在干燥的状态下不使用庞杂的方法而以高概率取出被夹入到工件中的隐形眼镜(优选不使其缺损)。基于以上见解而创造出的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制造方法包括:(A)第一剥离工序,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B)分离工序,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C)第二剥离工序,剥离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D)第三剥离工序,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一剥离工序包括直径为5.0~10.0mm的圆柱或棱柱的第一压头,第一压头按压上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剥离工序中,使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利用第一压头进行按压。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分离工序中,使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将爪插入在设于下模的凸缘与设于上模的凸缘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在第一至第四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二剥离工序包括第二压头,第二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凹面的曲率大于等于下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的曲率,第二压头按压下模的非镜片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夹具是用于将隐形眼镜从一对模具中与下模和上模分离的夹具,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所述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所述上模而得到的,/n所述夹具包括:/n边缘,作为楔而插入到所述上模的凸缘和所述下模的凸缘之间;/n半圆弧的切口部,在所述边缘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正上方的第一锥形部;以及/n端部,在所述边缘中除了所述切口部以外的部位形成有朝向正下方的第二锥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30 JP 2016-1928541.一种分离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夹具是用于将隐形眼镜从一对模具中与下模和上模分离的夹具,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所述下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隆治吉田武士
申请(专利权)人:HOYA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