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78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包括第一调整机械手和第二调整机械手,第一调整机械手与第二调整机械手均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端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气缸的伸缩杆端部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第一竖支撑柱、第二竖支撑柱,第一竖支撑柱的上端铰接有第一夹持臂,第二竖支撑柱的上端铰接有第二夹持臂,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一夹持臂的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夹持臂的下端铰接,第一夹持臂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夹持臂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导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和可以降低轮胎损伤。

A device for the tire to enter the automatic trimming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夹持调整
,特别涉及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进入修毛机,需要调整轮胎的位置,以便更好的进行修毛工作。而调整轮胎的位置,需要使用到轮胎搬运机械手将轮胎搬运到相应的位置,然后通过人工对轮胎进行位置调整,这种方式存在工作效率较低和浪费人力的问题,并且目前使用的夹持机械手在夹持的过程中,也容易对轮胎造成二次损坏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和可以降低轮胎损伤的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包括第一调整机械手和第二调整机械手,所述第一调整机械手与所述第二调整机械手均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部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第一竖支撑柱、第二竖支撑柱,所述第一竖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机械手(1)和第二调整机械手(2),所述第一调整机械手(1)与所述第二调整机械手(2)均包括支撑底座(11),所述支撑底座(11)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伸缩杆端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气缸(12)的伸缩杆端部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6),所述支撑底座(11)上固定有第一竖支撑柱(13)、第二竖支撑柱(14),所述第一竖支撑柱(13)的上端铰接有第一夹持臂(18),所述第二竖支撑柱(14)的上端铰接有第二夹持臂(19),所述第一连接杆(1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8)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机械手(1)和第二调整机械手(2),所述第一调整机械手(1)与所述第二调整机械手(2)均包括支撑底座(11),所述支撑底座(11)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伸缩杆端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气缸(12)的伸缩杆端部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6),所述支撑底座(11)上固定有第一竖支撑柱(13)、第二竖支撑柱(14),所述第一竖支撑柱(13)的上端铰接有第一夹持臂(18),所述第二竖支撑柱(14)的上端铰接有第二夹持臂(19),所述第一连接杆(1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8)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19)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18)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导向轮(111),所述第二夹持臂(19)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导向轮(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进入自动修整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勤晓黄小寅贺家浩邱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益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