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型控制辊组及板带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733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型控制辊组及板带轧机,属于冶金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本板型控制辊组包括上控制辊和下控制辊,上控制辊设置在板带轧机的上辊上方,其两端均设有与板带轧机的上横梁连接的上控制油缸,下控制辊设置在板带轧机的下辊下方,其两端均设有与板带轧机的下横梁连接的下控制油缸,由上控制油缸向上控制辊提供作用于上辊的控制压力及位置,由下控制油缸向下控制辊提供作用于下辊的控制压力及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别调整上、下控制辊压力与位置,实现直接调整上、下支撑辊及上、下工作辊辊缝形状,控制板带轧机轧辊变形及轧制板型目的。

Plate type control roll group and plate strip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型控制辊组及板带轧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机械行业使用的板带轧机
,具体涉及一种板型控制辊组及板带轧机。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机械行业使用的中厚板轧机、板带卷轧机,基本上是常规二辊轧机、四辊轧机、六辊轧机等,他们的轧辊受力变形后板型控制采用的方法是:在轧辊每侧设置100~500吨左右的弯辊力、或轧辊轴向移动、修磨辊形曲线等方式。其缺点是:增加了轧辊负荷、一台轧机增加了弯辊油缸+轧辊轴向移动油缸(合计约16+4=20件油缸左右)、或特殊辊型曲线修磨;为了提高轧辊刚度而增加轧辊尺寸,如宽度5米级轧机支撑辊直径达2.0~2.4米,轧辊表层使用厚度50~100mm左右就报废,增加了轧辊、轴承、备件、及辅助设施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型控制辊组及板带轧机,以解决目前常规板带轧机采用的弯辊技术、增加轧辊负荷及零件磨损消耗、减少六辊轧机增加的中间辊及弯辊技术控制板型等技术问题,实现直接调整上、下支撑辊及上、下工作辊辊缝形状,达到直接控制轧辊受力变形及板型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板型控制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控制辊(3)和下控制辊(8),所述上控制辊设置在板带轧机的上辊上方,其两端均设有与板带轧机的上横梁(10)连接的上控制油缸(12),所述下控制辊设置在板带轧机的下辊下方,其两端均设有与板带轧机的下横梁(9)连接的下控制油缸(14),由上控制油缸向上控制辊提供作用于上辊的控制压力及位置,由下控制油缸向下控制辊提供作用于下辊的控制压力及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板型控制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控制辊(3)和下控制辊(8),所述上控制辊设置在板带轧机的上辊上方,其两端均设有与板带轧机的上横梁(10)连接的上控制油缸(12),所述下控制辊设置在板带轧机的下辊下方,其两端均设有与板带轧机的下横梁(9)连接的下控制油缸(14),由上控制油缸向上控制辊提供作用于上辊的控制压力及位置,由下控制油缸向下控制辊提供作用于下辊的控制压力及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型控制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辊、下控制辊均设置为凸柱面或双圆锥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型控制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辊、下控制辊在竖向上的中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型控制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油缸、下控制油缸的单缸压力范围为50~1000吨。


5.基于板型控制辊组的二辊板带轧机,所述二辊板带轧机包括设置在机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固川杨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