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将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放入含有5.00×10
A method of detecting sunset ye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日落黄为橙红色粉末状或颗粒,属于水溶性偶氮类色素。其碱性溶液为红褐色,中性或酸性水溶液为橙黄色,吸湿性强,易着色,能使动物纤维直接着色,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褪色。日落黄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药物及化妆品等进行着色,用于饮料、果冻、糖果、糕点等食品中。此外,日落黄也是制造铝盐色淀的原料。但是,日落黄会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人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日落黄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也就是说,过量食用对人体有毒性和致癌性,所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其用量有着严格的限制。因此,日落黄含量是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准确高效检测日落黄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日落黄的测定方法有色谱法和光谱法等,但这些方法在测定时都需要经过复杂的预处理,耗费大量的有机试剂,且实验过程耗时较长,使用仪器昂贵,分析成本高。因此,精确测定日落黄含量迫切需要建立克服以上不足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聚合膜法,用L-赖氨酸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后可对日落黄进行测定。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放入含有5.00×10-3mol/L的L-赖氨酸、pH=2.0硝酸-硝酸钾为支持电解质的混合溶液中,在-1.0~2.2V电位范围内,静置16s,以20mV/s的扫描速度,利用循环伏安法扫描10圈,得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用上述制得的修饰电极,在0.2~1.4V的电位范围、450s的静置时间、200mV/s的扫描速度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以pH=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的日落黄溶液。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是由Na3PO4、NaH2PO4、Na2HPO4或K3PO4、KH2PO4、K2HPO4组成,各物质浓度均为0.1mol/L,再用0.1mol/LH3PO4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调节pH至2.0。所述pH=2.0硝酸-硝酸钾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向0.1mol/LKNO3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NO3溶液,调节pH至2.0。检测结果表明,日落黄的氧化峰电流在1.00×10-6~1.0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0×10-8mol/L,且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日落黄的快速识别与准确检测,选择性高,灵敏度大,重现性好,在测定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预处理,成本低廉,试剂量小,所需检测装置便捷,检测条件简单。2、本专利技术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在扫描电位0.2~1.4V区间内,日落黄在L-赖氨酸修饰电极上出现了明显氧化峰和还原峰,峰电流明显增加,说明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对日落黄的氧化还原过程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显著提高电极对日落黄的选择性和灵敏度。3、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各种参数均是最优值,而不是特定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检测日落黄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最佳条件下制备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图,1~10表示扫描1~10圈;图3为日落黄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性曲线,(1)玻碳电极,(2)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制备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将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放入含有5.00×10-3mol/L的L-赖氨酸、pH=2.0硝酸-硝酸钾(该硝酸-硝酸钾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向0.1mol/LKNO3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NO3溶液,调节pH至2.0)为支持电解质的混合溶液中,在-1.0~2.2V电位范围内,静置16s,以20mV/s的扫描速度,利用循环伏安法扫描10圈,得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图2为最佳条件下制备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图,1~10表示扫描1~10圈: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1.587V和-0.311V时分别出现了氧化峰和还原峰,说明L-赖氨酸在玻碳电极上进行了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且从第1圈到第10圈,随着循环圈数的增加,氧化峰电流逐渐增大,但幅度不大,峰电位基本不变,循环曲线逐渐趋于稳定,并几乎重叠,说明聚合反应随着循环圈数的增加,电极表面的聚L-赖氨酸膜逐渐趋于完整,形成平整光滑的镜面,聚合与沉积速率减缓。实施例2利用氧化峰电流直接测定1.00×10-4mol/L日落黄将通过实施例1制备的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放入pH=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该磷酸盐缓冲溶液由Na3PO4、NaH2PO4、Na2HPO4组成,各物质浓度均为0.1mol/L,再用0.1mol/LH3PO4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调节pH至2.0)中,静置450s后,在0.2~1.4V电位范围,采用循环伏安法以200mV/s的扫描速度分别测定一系列含有已知浓度的日落黄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再对含有1.00×10-4mol/L的日落黄溶液进行扫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利用氧化峰电流求得日落黄浓度为1.021×10-4mol/L,与真实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0%。检测日落黄的原理如下:图3为日落黄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1)玻碳电极,(2)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同一电位扫描区间内,在日落黄在对照组玻碳电极(曲线1)只有较弱的氧化峰和还原峰,氧化峰位置0.851V,峰电流3.908×10-5A,表明玻碳电极对日落黄催化作用很弱;而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曲线2)上日落黄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氧化峰位置为0.949V,还原峰位置为-0.630V,峰电流分别为2.127×10-4A和-9.594×10-5A,明显大于日落黄在玻碳电极上的峰电流,说明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对日落黄的氧化还原过程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显著提高电极对日落黄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实施例3以标准加入法测定未知浓度的日落黄按照实施例2条件,将实施例1制备的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置于20mL含有未知浓度日落黄溶液中测出氧化峰电流,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未知浓度C1,在该溶液中加入0.2mL1.00×10-3mol/L日落黄标准溶液后,再次测定,计算出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C2,根据回收率公式:(C2-C1)/CS×100%,CS为标准溶液浓度1.00×10-3×0.2/(20+0.2)mol/L。试验结果表明,未知样品中日落黄的浓度为3.71×10-4mol/L,加标回收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在0.2~1.4V的电位范围、450s的静置时间、200mV/s的扫描速度下,测定以pH=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的日落黄溶液;/n所述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将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放入含有5.0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在0.2~1.4V的电位范围、450s的静置时间、200mV/s的扫描速度下,测定以pH=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的日落黄溶液;
所述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将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放入含有5.00×10-3mol/L的L-赖氨酸、pH=2.0硝酸-硝酸钾为支持电解质的混合溶液中,在-1.0~2.2V电位范围内,静置16s,以20mV/s的扫描速度,利用循环伏安法扫描10圈,得到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日落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娜,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