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侦测回流异常状况的线性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13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线性滑轨,其包含有一条轨道及一个滑块,滑块设于轨道且与轨道之间形成一条负荷通道,滑块本身具有两条非负荷通道,各非负荷通道贯穿滑块的两个相对端面,且各非负荷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力量传感器,此外,滑块的两个相对端面分别设有一个端盖,各端盖具有两条回流槽,各回流槽衔接负荷通道与非负荷通道的一端,使得三者共同形成一条供滚珠运行的循环通道。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性滑轨利用力量传感器来感测非负荷通道的两端被滚珠撞击时的受力状况,进而判断滚珠是否有异常挤压的情形。

Linear guideway for detecting abnormal return cur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侦测回流异常状况的线性滑轨
本专利技术与线性滑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侦测回流异常状况的线性滑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线性滑轨包含有一条轨道及一个滑设于轨道的滑块,其中在滑块的前、后两个端分别设有一端盖,使得轨道、滑块与该两个端盖之间共同形成一对供多个滚珠运行的循环通道。为了确保滚珠的运行顺畅性,在先前技术当中已经有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感测是否有回流异常状况,举例来说,德国专利案DE19713688B4将传感器设置在负荷通道,用来感测滑块或螺帽的移动距离,至于德国专利案DE102016205575A1则是将用来感测预压力的传感器设置在负荷路径的悬臂处。但是由于滑块与轨道之间存在有预压力的关系,所以基本上在负荷路径不易发生卡珠的问题,因此,若将传感器像前述两个专利案一样安装在负荷路径会难以实时感测到发生回流异常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其能实时感测滚珠的运行是否有异常的情形。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滑轨包含有一条轨道、一个滑块、两个端盖、多个滚珠,以及多个力量传感器。该滑轨的外周面具有两条相对的外滚动槽;该滑块具有一个滑槽且以该滑槽可滑移地设于该轨道,该滑槽的槽壁具有两条相对的内滚动沟,该滑块的内滚动沟对应于该轨道的外滚动沟,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条负荷通道,此外,该滑块还具有两条相对的非负荷通道,各该非负荷通道贯穿该滑块的两个相对端面;该两个端盖设于该滑块的两个相对端且分别具有一条回流槽,各该端盖的一该回流槽的两个端分别衔接一该负荷通道的一端与一该非负荷通道的一端,使得该两个回流槽、一该负荷通道及一该非负荷通道之间共同形成一条供所述滚珠运行的循环通道;所述力量传感器以成对方式设于该两个非负荷通道的两端,用以感测该两个非负荷通道被所述滚珠撞击时的受力状况。由于在该循环路径的转折处较常发生卡珠的情况,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滑轨在各该非负荷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至少一该力量传感器,通过所述力量传感器感测各该非负荷通道的两端的受力信号,进而有效地实时判断回流是否有异常情形。另一方面,各该力量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有不同的安装位置,例如,各该力量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该回流管的外周面,该回流管穿设于一该非负荷通道内且以其一端衔接一该端盖的一该回流槽;或者,各该力量传感器可以埋设于一个嵌槽内,该嵌槽内建于各该非负荷通道的内壁面。有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对于线性滑轨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所述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线性滑轨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线性滑轨省略轨道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线性滑轨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线性滑轨省略轨道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线性滑轨的局部剖视图。【符号说明】10线性滑轨20轨道22外滚动沟30滑块31滑槽32内滚动沟33非负荷通道34回流管35嵌槽40端盖41座体42回流元件43回流槽44盖板50滚珠52负荷通道54循环通道60力量传感器62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码,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线性滑轨10包含有一条轨道20、一个滑块30、两个端盖40,以及多个力量传感器60。轨道20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具有两条上下相对的外滚动沟22。滑块30具有一条滑槽31且以滑槽31设于轨道20,使得滑块30能沿着轨道20滑移。滑块30在滑槽31的槽壁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具有两条上下相对的内滚动沟32,滑块30的内滚动沟32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轨道20的外滚动沟22,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条负荷通道52(如图3所示)。此外,滑块30在滑槽31的两个相对外侧分别具有两条上下相对的非负荷通道33,每一条非负荷通道33均贯穿滑块30的前后两个端面。两个端盖40分别组装于滑块30的前后两个端面,由于两个端盖40的结构完全相同,以下仅就其中一个作说明。如图2所示,端盖40具有一个座体41、一个回流元件42及一个盖板44,其中的座体41抵靠于滑块30的端面,回流元件42嵌设于座体41,且回流元件42的内端面的两个相对侧分别具有两条上下相对的回流槽43,每一条回流槽43的两端分别衔接负荷通道52与非负荷通道33,使得前后相对的两条回流槽43、一条负荷通道52及一条非负荷通道33共同形成一条供多个滚珠50运行的循环通道54(如图3所示),至于盖板44设于座体41的外端面且利用诸如螺丝之类的固定元件(图中未示)连同座体41一起组装于滑块30,并且将回流元件42给遮盖住。所述力量传感器60的数量为十六个且以两两成对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每一条非负荷通道33内塞设有一根回流管34,每一根回流管34的两端分别衔接一条回流槽43的一端,而且,每一根回流管34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一对力量传感器60,如此,所述力量传感器60可以实时感测每一条非负荷通道33被所述滚珠50撞击时的受力状况。由于卡珠的问题较常发生在循环通道54的转折处,亦即非负荷通道33的两端,所以在前述位置安装力量传感器60可以比较容易感测到异常增加的受力信号,一旦受力信号有异常增加时,表示滚珠50开始有挤压内壁的情况,此时的力量传感器60所感测到的受力信号会传送至设于座体41内的一个控制模块62进行分析,借此预先判定回流是否有问题发生,较佳地,每一个力量传感器60设于距离非负荷通道33的一端开口的两倍珠径以下的位置,换言之,每一个力量传感器60的位置跟非负荷通道33的一端开口之间的距离未超过滚珠50的两倍珠径,如此,可使力量传感器60更有效地量测到滚珠50挤压非负荷通道33的两端所导致异常增加的受力信号。另一方面,力量传感器60在前述第1实施例中是通过回流管34以间接方式设于非负荷通道33的一端,至于在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中是以直接方式设于非负荷通道33的一端,更明确地说,如图5及图6所示,每一条非负荷通道33的两端的内壁面具有两个相对的嵌槽35,每一个嵌槽35埋设一个力量传感器60,如此也可以通过该力量传感器60精准地感测到所述滚珠50对非负荷通道33的撞击力道,较佳地,每一个力量传感器60设于距离非负荷通道33的一端开口的两倍珠径以下的位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滑轨10将力量传感器60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设置于非负荷通道33的两端以感测滚珠50的排列是否有异常挤压的情况,如此相较于先前技术可以更精准地判定回流的状态,进而达到预先诊断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滑轨,包含有:/n一轨道,该轨道的外周面具有两个相对的外滚动沟;/n一滑块,具有一滑槽,该滑块以该滑槽可滑移地设于该轨道,该滑槽的槽壁具有两个相对的内滚动沟,该滑块的内滚动沟对应于该轨道的外滚动沟而与该轨道的外滚动沟形成一负荷通道,该滑块还具有两个相对的非负荷通道,各该非负荷通道贯穿该滑块的两个相对端面;/n两个端盖,设于该滑块的两个相对端且分别具有一回流槽,各该端盖的一该回流槽的两个端分别衔接一该负荷通道与一该非负荷通道,使得该两个回流槽、一该负荷通道及一该非负荷通道共同形成一循环通道;/n多个滚珠,设于该两个循环通道内;以及/n多个力量传感器,设于各该非负荷通道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滑轨,包含有:
一轨道,该轨道的外周面具有两个相对的外滚动沟;
一滑块,具有一滑槽,该滑块以该滑槽可滑移地设于该轨道,该滑槽的槽壁具有两个相对的内滚动沟,该滑块的内滚动沟对应于该轨道的外滚动沟而与该轨道的外滚动沟形成一负荷通道,该滑块还具有两个相对的非负荷通道,各该非负荷通道贯穿该滑块的两个相对端面;
两个端盖,设于该滑块的两个相对端且分别具有一回流槽,各该端盖的一该回流槽的两个端分别衔接一该负荷通道与一该非负荷通道,使得该两个回流槽、一该负荷通道及一该非负荷通道共同形成一循环通道;
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宗宪张宸豪张隆裕林烨伟林嘉宇黄品儒杨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