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自动抽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04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联自动抽气装置,包括引射器和外筒。所述引射器为2个,第一引射器连接有吸收器连接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一溶液导流管,第二引射器连接有冷凝器连接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溶液导流管;所述外筒的下部设置有溶液排出管,外筒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外筒内设置有一定量溶液;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管口均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溶液的液面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2个分立的引射器,分别对溴冷机的冷凝器和吸收器同时进行抽气,由于外筒下部保持有液封,所以冷凝器和吸收器不会串通,互不影响;可以迅速抽除溴冷机内气体,可使抽除时间缩短3倍以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的抽气装置,应用于溴化锂吸收式(直燃型、蒸汽型、热水型)冷水机组上。
技术介绍
溴化锂吸收式(直燃型、蒸汽型、热水型)冷水机,简称溴冷机,它必须工作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因此都装有自动抽气装置。传统的溴冷机自动抽气装置仅对吸收器进行抽气,而对冷凝器就无能为力了,冷凝器的气体通过管路缓慢地扩散到吸收器,再被抽除,抽气的时间长,在此过程中已对机组制冷能力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溴冷机的冷凝器和吸收器同时进行抽气的双联自动抽气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双联自动抽气装置,包装引射器和外筒。所述引射器为2个,第一引射器连接有吸收器连接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一溶液导流管,第二引射器连接有冷凝器连接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溶液导流管;所述外筒的下部设置有溶液排出管,外筒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外筒内设置有溶液;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管口均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溶液的液面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2个分立的引射器,分别对溴冷机的冷凝器和吸收器同时进行抽气,由于外筒下部保持有液封,所以冷凝器和吸收器不会串通,互不影响;(2)可以迅速抽除溴冷机内气体,可使抽除时间缩短3倍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联自动抽气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吸收器连接管2第一引射器3溶液排出管4冷凝器连接管 5第二溶液导流管6排气管 7外筒 8溶液9第二出气管10第一溶液导流管11第一出气管12第二引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联自动抽气装置,包装引射器和外筒。引射器为2个,第一引射器2连接有吸收器连接管1、第一出气管11和第一溶液导流管10,吸收器连接管1用于与溴冷机的吸收器连接。第二引射器12连接有冷凝器连接管4、第二出气管9和第二溶液导流管5,冷凝器连接管4用于与溴冷机的冷凝器连接。外筒的下部设置有溶液排出管3,溶液排出管3用及时排出从溶液导流管来的溶液,溶液排出管3的“折形”能保持管内溶液有一定液位。外筒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6,用于将抽出的气体由此排出机外。外筒内设置有一定量溶液。第一出气管11和第二出气管9的管口均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溶液的液面下,由外筒7内的溶液8形成液封。本技术通过2个分立的引射器,分别对冷凝器、吸收器进行抽气,由于外筒下部保持有液封,所以冷凝器、吸收器不会串通,互不影响。采用本技术可以迅速抽除机组内气体,使抽除时间缩短3倍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双联自动抽气装置,包括引射器和外筒,其特征是,所述引射器为2个,第一引射器连接有吸收器连接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一溶液导流管,第二引射器连接有冷凝器连接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溶液导流管;所述外筒的下部设置有溶液排出管,外筒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外筒下部装有一定量溶液;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管口均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溶液的液面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联自动抽气装置,包括引射器和外筒。所述引射器为2个,第一引射器连接有吸收器连接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一溶液导流管,第二引射器连接有冷凝器连接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溶液导流管;所述外筒的下部设置有溶液排出管,外筒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外筒内设置有一定量溶液;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管口均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溶液的液面下。本技术通过2个分立的引射器,分别对溴冷机的冷凝器和吸收器同时进行抽气,由于外筒下部保持有液封,所以冷凝器和吸收器不会串通,互不影响;可以迅速抽除溴冷机内气体,可使抽除时间缩短3倍以上。文档编号F25B15/06GK2809516SQ200520026660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国光辉, 李中, 陈炳福 申请人:天津天大胜远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联自动抽气装置,包括引射器和外筒,其特征是,所述引射器为2个,第一引射器连接有吸收器连接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一溶液导流管,第二引射器连接有冷凝器连接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溶液导流管;所述外筒的下部设置有溶液排出管,外筒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外筒下部装有一定量溶液;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管口均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溶液的液面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光辉李中陈炳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大胜远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