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99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若干墙体单元,墙体单元包括墙体本体以及若干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连接螺母、连接螺栓、柔性的垫片以及中空的固定杆,墙体本体内设有沉孔状的安装孔,安装孔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杆穿过并且与固定杆过渡配合,连接螺母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一端内,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另一端内,连接螺栓可穿过安装孔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垫片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的螺柱穿过的通孔。本方案通过连接部件的连接让两个墙体本体之不具有安装间隙,提高墙体结构的隔音性能。

Prefabricated wall structur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阶段墙体的大部分结构形式还是砖混结构,在砌墙时,需要采购相应的砖头和混凝土,对墙体进行堆砌;在进行墙体加工时,需要将单个的砖头与混凝土沾粘,且需要等待混凝土干燥凝固,便于对更高层的墙体进行加工,非常的费时费力,会极大的影响建筑的建造工期。同时砖头和混凝土原材料的使用,会导致施工现场的灰尘非常大,会严重的影响周边的生活环境。所以现阶段有预制的墙体结构,该墙体结构多由混凝土凝固成型,使用时,在多个墙体结构直接设置连接结构,让多个墙体结构组合成墙体,能够解决砖混结构费时费力以及使用时灰尘大的问题;但是混凝土制成的墙体结构,质量大,安装起来非常的笨重,在连接后墙体结构之间也容易形成连接结构之间形成的缝隙,进而导致其隔音效果较差,与此同时会影响墙体结构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以让两个墙体本体之不具有安装间隙,提高墙体结构的隔音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若干墙体单元,墙体单元包括墙体本体以及若干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连接螺母、连接螺栓、柔性的垫片以及中空的固定杆,墙体本体内设有沉孔状的安装孔,安装孔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杆穿过并且与固定杆过渡配合,连接螺母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一端内,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另一端内,连接螺栓可穿过安装孔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垫片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的螺柱穿过的通孔。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在进行相邻两个墙体本体的安装时,可以先将连接部件安装到墙体本体的安装孔内,然后让螺栓的螺柱穿过垫片上的通孔,使得垫片设置在墙体本体的侧面上;然后让螺栓的螺柱穿过另一墙体本体上安装孔直径较小的一端,螺栓的螺柱与另一连接部件中的连接螺母相对,此时转动另一连接部件上的螺栓,此时螺栓带动另一连接部件上的连接螺母相对螺栓的螺柱转动,使得连接螺母旋入到螺栓的螺柱上;此时过程中两个墙体本体之间的间距减小,当两个墙体本体的侧面均与垫片相抵时,两个墙体本体被连接在一起,垫片被挤压时,柔性的垫片能够产生形变,进而对两个墙体本体之间的连接间隙进行填充,使得连接间隙被密封,能极大的提升整个墙体结构的隔音效果。同时由于实现墙体本体上设有安装孔,且固定杆呈中空状,能够有效的减小单个墙体单元的质量,便于对单个墙体单元进行搬动和连接起来,安装过程更加省时省力。进一步,固定杆的长度等于安装孔直径较大的一端的长度,且连接螺栓螺柱的长度小于等于固定杆的长度。通过上述设置,当固定杆安装到安装孔直径较大的一端内时,螺栓螺柱的螺栓头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则与墙体本体的侧面共面,当垫片被压制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本体之间时,垫片则可贴合在墙体本体的侧面上,更方便对两个墙体本体之间的连接间隙进行填充,能够增强整个墙体结构的隔音效果。进一步,墙体本体呈正方体状,且墙体本体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轴线相互垂直并且异面,且安装孔的轴线与墙体本体相邻的侧面平行;单个墙体本体上连接部件的数量为二。通过上述设置,正方体状的墙体本体在进行连接安装时,不会受到安装方向的限制;同时通过两个安装孔位置的设置,可让相邻两个墙体本体从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也可让相邻两个墙体本体从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所以通过以上两种连接方式,可将若干墙体本体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墙面,且若干墙体本体的安装快速方便。进一步,两个安装孔的轴线与安装孔相交面的中线相交。此时将两个安装孔分别位于墙体本体两侧面的某一中线上,便于将连接部件的固定性能较为均匀的传递至墙体本体两侧面上,让相邻两个墙体本体被固定得更加稳定。进一步,垫片固定安装在连接螺栓的螺栓头远离固定杆的一侧上,垫片可覆盖墙体本体靠近连接螺栓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在将连接部件安装到安装孔内时,垫片也在连接螺栓的带动覆盖到墙体本体的侧面上,无需单独将垫片安装到连接螺栓上,减少了墙体结构的安装步骤;同时由于垫片可覆盖墙体本体靠近连接螺栓的一侧,在将相邻两个墙体本体连接时,相邻两个墙体本体之间的垫片能够刚好填充两个墙体本体之间的连接间隙,能够保证墙体结构隔音性能的同时,能够避免垫片被浪费。进一步,垫片的侧面呈向固定杆的中心处倾斜的斜面,且垫片斜面处的横截面呈45°角。当相邻两个垫片的侧面接触时,两个垫片的斜面处相互贴合在一起,对相邻两个墙体本体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行封堵,进一步提升墙体结构的密封隔音作用;同时垫片的设置能够增加相邻两个墙体本体之间连接的韧性,能够增强整个墙面的抗震性能。进一步,还包括抵紧单元,抵紧单元包括顶板以及若干弹簧,墙体本体靠近垫片的一侧上设有凹槽,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顶板的另一侧与垫片接触,顶板所在的平面与墙体本体的表面平行。当相邻两个墙体本体之间的间距变小的过程中,垫片与另一墙体本体的侧面相抵,此时弹簧和顶板能对垫片进行顶压,使得垫片紧贴在上侧墙体本体的下表面上,使得垫片被稳定且平整的限位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本体之间。进一步,固定杆内填充有若干柔性的矿棉吸或聚酯纤维。当连接螺栓的螺柱插入到固定杆的中空处时,连接螺栓的螺柱与固定杆内填充的矿棉吸或聚酯纤维相抵,矿棉吸或聚酯纤维被挤压在固定杆内,进而让连接螺栓的螺柱被矿棉吸或聚酯纤维稳定的包裹在固定杆内,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当固定杆的中空处被矿棉吸或聚酯纤维填充后,能让安装后的整个墙面具有更好的隔音效果。进一步,墙体本体上设有若干与安装孔连通的注胶孔,注胶孔设置在墙体本体远离安装孔的两侧上。当墙体结构安装完成后,通过注胶孔能向安装孔内进行注胶,能对安装孔与固定杆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让固定杆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墙体本体内,提高墙体单元的安装强度。进一步,单个安装孔与三个注胶孔连通,且注胶孔沿安装孔的轴线均匀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将胶通过注胶孔均匀的灌注到各个安装孔内,使得固定杆与安装孔之间的缝隙被胶填满,让固定杆的安装更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两个墙体单元安装后右视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两个墙体单元安装后右视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墙体本体10、注胶孔101、安装孔102、凹槽103、固定杆20、垫片201、斜面202、连接螺母203、连接螺栓204、螺栓头214、螺柱224、弹簧301、顶板302、聚酯纤维40。实施例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附图2所示: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若干墙体单元,墙体单元包括墙体本体10以及两个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连接螺母203、连接螺栓204、柔性的垫片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若干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墙体本体以及若干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螺母、连接螺栓、柔性的垫片以及中空的固定杆,所述墙体本体内设有沉孔状的安装孔,安装孔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杆穿过并且与固定杆过渡配合,连接螺母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一端内,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另一端内,所述连接螺栓可穿过安装孔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垫片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的螺柱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若干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墙体本体以及若干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螺母、连接螺栓、柔性的垫片以及中空的固定杆,所述墙体本体内设有沉孔状的安装孔,安装孔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杆穿过并且与固定杆过渡配合,连接螺母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一端内,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同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另一端内,所述连接螺栓可穿过安装孔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垫片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的螺柱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度等于安装孔直径较大的一端的长度,且连接螺栓螺柱的长度小于等于固定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呈正方体状,且墙体本体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轴线相互垂直并且异面,且安装孔的轴线与墙体本体相邻的侧面平行;单个所述墙体本体上连接部件的数量为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安装孔相交面的中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相明彭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