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装置及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9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24
一种分流装置及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容纳腔室,用于容纳输至其中的流体;参数测量模块,设于容纳腔室,用于测量流体的特征参数;第一输送部件,与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一参数值的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第二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二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参数测量模块、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并基于所述特征参数与预设标准值对比的判断结果控制各输送部件。可根据流体的属性特征选择通过第一输送部件或第二输送部件输出流体,实现流体的选择性分流。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处理污染雨水,同时可避免对于清水的过度处理。

Diversion device and rainwater diversion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装置及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分流装置及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系列“城市病”也逐渐被催生出来,包括城市黑臭水体、城市内涝、污水厂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及《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其中要求从源头、过程和末端控制污水及初期雨水排放量,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发生降雨时,雨水冲刷建筑物、车辆表面后会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如果不能及时将污染的雨水排放掉,会对城市地面造成污染,甚至造成黑臭水体在城市地表聚集。雨水的收集处理过程中,可将冲刷后含有较多污染物的雨水直接通过排污管收集至污水厂净化,然而一方面污水厂的处理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进行,雨水中污染物含量降低,大量清洁的雨水也排至污水厂,占用了污水厂内有限的容纳空间,同时造成污水处理资源的浪费,从而加大了对于降雨产生的污水的处理成本、也降低了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将雨水按照污染程度分别排入地下雨水干管和截污干管中。例如将截污干管设置在低于雨水干管的位置,初期雨水水位较低时,污染的雨水直接进入截污干管进行分流截污;随着降雨的进行雨水水位升高时,雨水的污染程度很低,可关闭截污干管,同时将清洁的雨水排入雨水干管,并且在洪峰来临时,雨水干管也能够及时分流,从而不必要对清洁的雨水进行去污处理。然而,根据液雨水水位的变化分别截流时,如果雨水干管设置位置过高仍会有大量的清水进入排污系统;如果雨水干管设置位置过低会有一些污水不能进入到排污系统中被处理而直接通过雨水干管排放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根据雨水水位变化截流时容易导致清水被过度处理或污水无法被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分流装置及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一种分流装置,包括:容纳腔室,用于容纳输至其中的流体;参数测量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室,用于测量所述流体的特征参数;第一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一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第二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二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参数测量模块、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并基于所述特征参数与预设标准值对比的判断结果控制各输送部件;当所述特征参数大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一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当所述特征参数小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二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使用原理:参数测量模块对输入容纳腔室中的流体进行特征参数的测量,并将测得的特征参数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特征参数与内部预设标准值比较,当所述特征参数大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一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流体通过第一输送部件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当所述特征参数小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二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二输送部件,流体通过第二输送部件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本实施例中的参数测量模块为可测量流体密度、流速或流体中杂质含量等参数的测量部件,相对应地,参数测量模块所测量的数值特征参数为流体密度、流速或流体中杂质含量等,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选用测量不同参数的参数测量模块。测得的特征参数大于控制模块内预设标准值时定义为第一参数值,此时流体可从第一输送部件流出;测得的特征参数小于控制模块内预设标准值时定义为第二参数值,此时具有第二参数值的流体可从第二输送部件流出,从而可根据流体的属性特征选择通过第一输送部件或第二输送部件输出流体,实现流体的选择性分流。当本实施例应用于污染雨水的分流处理时,可将其设于地面以下,参数测量模块可选用污染物测量仪,相对应地,参数测量模块所测量的特征参数是流入容纳腔室的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第一输送部件、第二输送部件常规状态下不导通,在降雨初期,汇集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很高,参数测量模块测得雨水的污染物浓度值、并经控制模块判断为第一参数值,控制模块基于此控制第一输送部件导通,从而供高污染的雨水流出,第一输送部件的另一端可通过污水收集管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连接,高污染的雨水即可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净化;随着降雨持续,汇集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当参数测量模块测得雨水的污染物浓度值、并经控制模块判断为第二参数值,控制模块控制关闭第一输送部件、同时第二输送部件导通,从而供低污染的雨水流出,第二输送部件的另一端可直接与排放管线或与泄洪池相连,低污染的清澈雨水即可正常流出,不需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净化,能够避免对清洁雨水的过度处理。上述分流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分流装置,可根据雨水的水质浓度,选择将污染物浓度高的雨水接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染物浓度低的雨水直接向外排放,从而避免根据雨水水位的变化分别截流导致大量的清水进入排污系统、或者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被集中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情况,保证降雨产生的污水能够被及时处理,且清水可以被直接快速向外排放。(2)含有较多污染物的雨水可直接被收集至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净化,由于污水能够全部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中被处理,不会对城市地面造成污染,杜绝降雨后黑臭水体在城市地表聚集,保证降雨后城市的地面清洁;同时随着降雨的进行,当雨水达到清洁的标准时可以直接排出,不会排至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中,从而不会占用有限的污水容纳空间、避免对清洁的雨水同时进行去污处理,减少污水处理资源的浪费,整体提升了污水厂对于污染水的处理速度,也有效缩减了对于降雨产生的污水的处理成本。(3)本实施例应用了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符合智慧水务的环保分流装置。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处理掉污染雨水、保证城市在降雨过程中的地面和环境清洁;同时避免对于清水的过度处理,排污处理的成本得到了降低,处理效率有效提升,可以满足城市管理对于智慧水务及地面雨水处理的提质增效的要求,即使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雨也能够使城市地面水体保持持续清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包括:第一输送管,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容纳腔室的方向延伸;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开启以导通所述第一输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部件包括:第二输送管,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容纳腔室的方向延伸;第二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开启以导通所述第二输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的管径为DN3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室的入口设有滤过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过组件包括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容纳腔室内依次设置的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纳腔室,用于容纳输至其中的流体;/n参数测量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室,用于测量所述流体的特征参数;/n第一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一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n第二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二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n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参数测量模块、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并基于所述特征参数与预设标准值对比的判断结果控制各输送部件;当所述特征参数大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一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当所述特征参数小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二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二输送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腔室,用于容纳输至其中的流体;
参数测量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室,用于测量所述流体的特征参数;
第一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一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
第二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二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参数测量模块、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并基于所述特征参数与预设标准值对比的判断结果控制各输送部件;当所述特征参数大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一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当所述特征参数小于所述预设标准值时,判断所述流体具有第二参数值,并控制导通所述第二输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包括:
第一输送管,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容纳腔室的方向延伸;
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开启以导通所述第一输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部件包括:
第二输送管,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容纳腔室的方向延伸;
第二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在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铭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