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903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代步车,包括前轮单元、车架单元、后轮单元和座部单元,所述车架单元包括连接杆、连动杆及车台,所述车台包括踩踏板、车底盘以及位于踩踏板两侧的两个侧盖板,所述连动杆位于踩踏板与车底盘之间的空间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前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从踩踏板的前方中间伸入与连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后端与后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座部单元位于后轮单元的上方且与车台的后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进行折叠收纳,于代步车的收藏和运输。

A foldable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代步车
本技术涉及代步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代步车。
技术介绍
代步车是常见的代步工具,目前常常被适用于行走不便的人们的身上,是一方便的代步工具。腿部有缺陷的残疾人和行走不稳的老年人使用代步车可以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和独立性,为自己和他人都带来的方便。此外,有一些暂时性行走不便的患者在术前或者恢复期也需要代步车作为代步工具,为自己平时的自主活动带来很大的便利。传统坊间作为代步车或类似具有相近功用的车辆设计并不具备折叠收合功能,但是经过长期实际应用后及实务之所需,目前已发展出具备折叠收合之结构功能,如CN201620250768.9、CN201620251559.6等专利虽然已经可以到达具备折叠收合功能,但是其结构相当庞大及复杂,操作上十分繁琐,对于老人或伤残人士进行操作时会产生相当大的阻碍,如此,反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一方面,因为结构设计的复杂除了增添生产者制造成本之外,过于复杂的设计结构,亦会存在更多故障而需要进行维修的次数会增多,如此也会徒增保养机维修的时间、金钱的花费。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简单的设计结构,并且又可达到简易操作功能的可折叠代步车,即为目前该相关行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代步车,其主要克服传统可折叠代步车结构设计过于复杂,容易发生故障以及操作不够简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代步车,包括前轮单元、车架单元、后轮单元和座部单元,所述车架单元包括连接杆、连动杆及车台,所述车台包括踩踏板、车底盘以及位于踩踏板两侧的两个侧盖板,所述连动杆位于踩踏板与车底盘之间的空间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前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从踩踏板的前方中间伸入与连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后端与后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座部单元位于后轮单元的上方且与车台的后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轮单元包括车把手、把手竖管、前管、立管、前叉及前轮,所述把手竖管的一端与车把手竖直连接,所述把手竖管的另一端套接到前管上,所述前管的另一端与立管连接,所述立管通过车头碗组与前叉连接,所述前轮固定在前叉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轮单元其包括一对转轴、一对摆臂、一对拉杆及一对后轮,所述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踩踏板与车底盘之间的空间内,所述转轴与摆臂的前端连接,所述摆臂的末端与后轮固定连接,且所述摆臂的末端还与拉杆枢设结合,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运动杆枢设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座部单元包括座垫、座垫基座及座垫固定杆,所述座垫基座设于座垫下方,所述座垫固定杆的上端枢设于座垫基座,所述座垫固定杆的末端形成为弯折状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伸入车台内与运动杆末端枢接结合,且所述弯折部上连接有枢轴部,所述枢轴部与车台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台前端两侧的下方处设有辅助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辅助轮略高于地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踩踏板的后端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两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座垫连接杆与定位板枢设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座垫后方设有椅背,所述椅背上设有提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座垫固定杆于弯折部区域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踩踏板于连接杆伸入的相对位置设有护板,所述连接杆与护板枢设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动杆与连接杆相枢接,以及座垫固定杆伸入到车台的槽孔内与连动杆的末端枢接结合,使得当今车把手向下施力是,将驱动前轮向上离地翘起,同时连接杆将拉动连动杆,连动杆将驱动座垫固定杆被拉动,使得座垫固定杆向后摆动而带动座垫向下沉落,同时连动杆将同步拉动拉杆,使得拉杆牵动摆臂,使得摆臂与轮轴为支点向后缩合,如此将摆臂、后轮及拉杆收向车台正后方,此时摆臂及拉杆绝大部分体积都将收入到车台的踩踏板与车底盘之间的空间内,使其呈现最小的体积,便于代步车的收藏和运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折叠代步车的示意图。图2是可折叠代步车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可折叠代步车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是可折叠代步车的另一个局部分解示意图。图5是可折叠代步车折叠时的侧视图。图6是可折叠代步车折叠时的俯视图。图7是可折叠代步车折叠完成时的侧视图。图8是可折叠代步车折叠完成时的俯视图。图9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1-前轮单元;11-车把手;12-把手竖杆;13-前管;14-立管;15-车头碗组;16-前叉;17-前轮;2-车架单元;21-连动杆;22-连接杆;23-车台;231-踩踏板;232-侧盖板;233-车底盘;234-护板;235-槽孔;236-定位板;237-定位孔;24-辅助轮;3-后轮单元;31-转轴32-摆臂;33-后轮;331-转轴;34-拉杆;4-座部单元;41-座垫;42-提把;43-座垫基座;44-座垫固定杆;441-折弯部;442-枢轴部;443-限位板;444-第一限位孔;445-第二限位孔;45-座垫连接杆;5-销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照图1-4,一种可折叠代步车,包括前轮单元1、车架单元2、后轮单元3及座部单元4;其中,前轮单元1包括车把手11、把手竖管12、前管13、立管14、前叉16及前轮17,把手竖管12的一端与车把手11竖直连接,把手竖管12的另一端套接到前管13上,前管13的另一端与立管14连接,立管14通过车头碗组15与前叉16连接,前轮17固定在前叉16的上;其中,车架单元2包括连接杆22、连动杆21及车台23,车台23包括踩踏板231、车底盘233以及位于踩踏板231两侧的两个侧盖板232,踩踏板231的两侧与侧盖板231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侧盖板232的下端与车底盘233固定连接,且车底盘233位于踩踏板231的下方,使得踩踏板231与车底盘233之间形成有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单元、车架单元、后轮单元和座部单元,所述车架单元包括连接杆、连动杆及车台,所述车台包括踩踏板、车底盘以及位于踩踏板两侧的两个侧盖板,所述连动杆位于踩踏板与车底盘之间的空间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前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从踩踏板的前方中间伸入与连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后端与后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座部单元位于后轮单元的上方且与车台的后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单元、车架单元、后轮单元和座部单元,所述车架单元包括连接杆、连动杆及车台,所述车台包括踩踏板、车底盘以及位于踩踏板两侧的两个侧盖板,所述连动杆位于踩踏板与车底盘之间的空间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前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从踩踏板的前方中间伸入与连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后端与后轮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座部单元位于后轮单元的上方且与车台的后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单元包括车把手、把手竖管、前管、立管、前叉及前轮,所述把手竖管的一端与车把手竖直连接,所述把手竖管的另一端套接到前管上,所述前管的另一端与立管连接,所述立管通过车头碗组与前叉连接,所述前轮固定在前叉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单元其包括一对转轴、一对摆臂、一对拉杆及一对后轮,所述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踩踏板与车底盘之间的空间内,所述转轴与摆臂的前端连接,所述摆臂的末端与后轮固定连接,且所述摆臂的末端还与拉杆枢设结合,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运动杆枢设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代步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泽西斯顿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