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90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包括车体前身和车体后身,所述车体前身设置有伸缩槽,所述车体后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于伸缩槽中;所述伸缩槽内连接有棘爪,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棘齿,所述棘爪与棘齿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锁紧可靠性好,使用体验高。

A retractable car body and its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日常的出行工具正向着灵活化、精简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为常见有折叠式的自行车或是伸缩式的电动车,通过改变自行车或是电动车的体积,来便于车辆的收纳。在这其中伸缩式的电动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人工拉拽的方式改变车体的长度;第二种是通过电机驱动的方式改变车体的长度;随后在通过销或是锁扣进行锁紧,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以方便完成车体伸缩后的锁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包括车体前身和车体后身,所述车体前身设置有伸缩槽,所述车体后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于伸缩槽中;所述伸缩槽内连接有棘爪,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棘齿,所述棘爪与棘齿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后身还设置有驱动杆,所述车体前身来设置有驱动螺母,所述驱动螺母与驱动杆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杆由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螺母带动车体前身,与车体后身相对滑动。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至少包括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分别与伸缩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分别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棘齿部和第二棘齿部,所述棘爪设置于第一棘齿部/第二棘齿部的上方,且与车体前身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棘爪的上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车身前体固定,所述棘爪在弹簧的作用下置于相邻两棘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前身还铰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一端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与棘爪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前身底部的两侧连接有两个车轮,所述车体后身底部连接有单个车轮。一种可伸缩的车辆,由上述的可伸缩的车体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及其车辆,在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上分别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棘齿,所述车身前体铰接有棘爪;当棘爪分别与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配合时,车体前身和车体后身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棘爪与第一分杆配合,而与第二分杆脱离时,车体前身与车体后身可以相对拉伸;当棘爪与第二分杆配合,而与第一分杆脱离时,车体前身与车体后身可以相对收缩;所述棘爪通过踏板控制,可靠性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车体后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棘轮、棘爪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车体后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3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包括车体前身1和车体后身2,所述车体前身1上设置有车把17和车座18;所述车体前身1设置有伸缩槽3,所述车体后身2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槽3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滑轨滑动带动车体后身2与车体前身1相对移动,完成伸长或缩短。所述车体后身2还旋转连接有驱动杆6,即丝杠;所述车体前身1的底部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内旋转连接有驱动螺母7,所述驱动螺母7与驱动杆6配合连接,驱动器8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所述驱动器8使驱动杆6转动,驱动螺母7则沿驱动杆6滑动,所述驱动杆6的顶端应设置有限位盘19。所述伸缩杆4包括第一分杆9和第二分杆10,所述第一分杆9与第二分杆10分置车体前身1或是车体后身2的两侧,所述第一分杆9和第二分杆10分别与伸缩槽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杆9和第二分杆10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棘齿部11和第二棘齿部12,所述棘爪5设置于第一棘齿部11/第二棘齿部12的上方,且与车体前身1铰接;所述棘爪5的上表面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与车身前体固定,所述棘爪5在弹簧13的作用下置于相邻两棘齿之间。所述车体前身1上表面的两侧还铰接有踏板14,所述踏板14的一端连接有吊杆15,所述车体前身1设置有孔,所述吊杆15穿过孔至伸缩槽内与棘爪5连接;踩下踏板1,吊杆15将棘爪5吊起使其与第一棘齿部11/第二棘齿部12脱离。为了便于车体前身1与车体后身2之间相对滑动,所述车体前身1底部的两侧连接有两个车轮16,所述车体后身2底部连接有单个车轮16。由所述的可伸缩的车体可形成相应的车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伸缩车体的固定方式如下所述:当棘爪5分别与第一分杆9和第二分杆配合10时,车体前身1和车体后身2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棘爪5与第一分杆9配合,而与第二分杆10脱离时,车体前身1与车体后身2可以相对拉伸;当棘爪5与第二分杆10配合,而与第一分杆9脱离时,车体前身1与车体后身2可以相对收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前身(1)和车体后身(2),所述车体前身(1)设置有伸缩槽(3),所述车体后身(2)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滑动连接于伸缩槽(3)中;所述伸缩槽(3)内连接有棘爪(5),所述伸缩杆(4)上设置有棘齿,所述棘爪(5)与棘齿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前身(1)和车体后身(2),所述车体前身(1)设置有伸缩槽(3),所述车体后身(2)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滑动连接于伸缩槽(3)中;所述伸缩槽(3)内连接有棘爪(5),所述伸缩杆(4)上设置有棘齿,所述棘爪(5)与棘齿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后身(2)还设置有驱动杆(6),所述车体前身(1)来设置有驱动螺母(7),所述驱动螺母(7)与驱动杆(6)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杆(6)由驱动器(8)驱动,所述驱动螺母(7)带动车体前身(1),与车体后身(2)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至少包括第一分杆(9)和第二分杆(10),所述第一分杆(9)和第二分杆(10)分别与伸缩槽(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杆(9)和第二分杆(10)分别设置有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童孟江西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