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车轮组及台车
本公开涉及交通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台车轮组及台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台车轮组中,车轮与车轮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轴承。通常,轴承的内圈与车轮安装轴之间、轴承的外圈与车轮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而轴承为易损件,常需更换,因采用过盈配合,导致轴承的更换不易操作且更换时间长,更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车轮组,该台车轮组拆装方便,便于轴承的快速更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台车轮组,包括车轮安装轴、内圈套设于所述车轮安装轴的轴承、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紧配合的空心轴套、套设于所述空心轴套外部的台车车轮、以及用于对所述轴承的内圈进行轴向和周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车轮安装轴的外周面形成锥面配合,所述空心轴套的外周面与所述台车车轮的内周面形成锥面配合且所述空心轴套与所述台车车轮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相连为一体。可选地,所述台车车轮的端面上形成有外大内小的锥形沉孔,所述锥形沉孔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台车车轮的该端面连通的环形凹台,所述空心轴套包括中空的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车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安装轴(10)、内圈套设于所述车轮安装轴(10)的轴承(20)、与所述轴承(20)的外圈紧配合的空心轴套(30)、套设于所述空心轴套(30)外部的台车车轮(40)、以及用于对所述轴承(20)的内圈进行轴向和周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60),所述轴承(20)的内圈与所述车轮安装轴(10)的外周面形成锥面配合,所述空心轴套(30)的外周面与所述台车车轮(40)的内周面形成锥面配合且所述空心轴套(30)与所述台车车轮(40)通过紧固件(50)可拆卸相连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车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安装轴(10)、内圈套设于所述车轮安装轴(10)的轴承(20)、与所述轴承(20)的外圈紧配合的空心轴套(30)、套设于所述空心轴套(30)外部的台车车轮(40)、以及用于对所述轴承(20)的内圈进行轴向和周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60),所述轴承(20)的内圈与所述车轮安装轴(10)的外周面形成锥面配合,所述空心轴套(30)的外周面与所述台车车轮(40)的内周面形成锥面配合且所述空心轴套(30)与所述台车车轮(40)通过紧固件(50)可拆卸相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车轮(40)的端面上形成有外大内小的锥形沉孔(41),所述锥形沉孔(41)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台车车轮(40)的该端面连通的环形凹台(42),所述空心轴套(30)包括中空的梯形圆台部(31)和形成在所述梯形圆台部(31)外端面的端面法兰(32),所述梯形圆台部(31)与所述锥形沉孔(41)的内壁形成锥面配合,所述端面法兰(32)插入所述环形凹台(42)内,所述紧固件(50)的端部穿过所述端面法兰(32)并螺纹固定于所述台车车轮(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圆台部(31)远离所述端面法兰(32)的一端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环形翻边(311),所述轴承(20)的外圈的端面抵顶于所述翻边(3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0)为一对且沿所述车轮安装轴(10)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空心轴套(30)为一对且沿所述车轮安装轴(10)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台车车轮(40)相对的两个端面均形成有所述锥形沉孔(41)和所述环形凹台(42),所述车轮安装轴(10)包括设置于中部的大径段(11)、相对设置在所述大径段(11)两端的锥形段(12)、以及相对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锥形段(12)外端的小径段(13),所述锥形段(12)与所述大径段(11)之间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轴承(20)的内圈的一个端面的轴肩(16),所述空心轴套(30)锥面配合于所述锥形段(12),所述第一限位件(60)安装于所述小径段(13)并抵顶所述轴承(20)的内圈的另一个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60)包括轴承紧定套(61)和轴承锁紧螺母(62),所述车轮安装轴(10)具有从端部起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外螺纹(14),所述轴承紧定套(61)和轴承锁紧螺母(62)沿轴向依次套设在所述车轮安装轴(10)上,所述轴承紧定套(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20)的内圈和所述轴承锁紧螺母(62)抵接,所述轴承锁紧螺母(62)螺纹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剑飞,王南婷,何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