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制备、层析试纸条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549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制备、层析试纸条及检测方法。该上转换纳米颗粒可以同时在两种的不同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出红光、绿光或蓝光三种波段中任意两个波段,即一种近红外激发光可以激发一种波段的光。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底板组成,在硝酸纤维素膜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结合垫上固定有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标记的检测物的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同时检测两种组分的物质,也可以对单一组分的检测物实现双重认证。根据试纸条检测区上转换纳米颗粒的颜色变化,实现待检测试样中所含检测物的定性检测,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及试纸操作简便,检测背景值低、信号稳定、灵敏性较高。

Preparation, chromatographic strip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 based on double excitation and double e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制备、层析试纸条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诊断
,具体涉及基于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制备、层析试纸条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环境和食品样品中的有害化学和生物污染物由于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而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这些物质来源于残留的医疗(药物污染物),农业(杀虫剂),生物(病原体及其释放的毒素)和工业(化学溶剂,工业副产品等)废物,这些物质致癌性极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食品中致癌物的及时检测已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的重大课题。免疫层析试纸条是基于毛细管作用力,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以条带显色对目标检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是将长波长的激发光(如近红外光)转换为短波长的发射光(如紫外光、可见光等)的纳米颗粒,一般通过颗粒的组成不同获得不同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与其他纳米颗粒相比,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毒性低、灵敏度高、稳定强,且受背景信号的干扰较少,因此,将UCNPs与免疫层析试纸结合,可以排除生物样品的自发光干扰现象,提高信噪比,增强灵敏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1)采用晶种法制备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其以掺杂有Yb、Tm和Er的NaY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晶种法制备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其以掺杂有Yb、Tm和Er的NaYF4纳米颗粒为内核,在所述内核外包裹有Yb掺杂的NaYF4第一壳层,且在所述第一壳层外包裹有Yb、Nd掺杂的NaYF4第二壳层,构成Yb、Tm、Er和Nd共掺杂的NaYF4:Yb/Tm/Er@NaYF4:Yb@NaYF4:Yb/Nd核壳结构;制得水溶性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该上转换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光980nm激发下发出红光,在近红外光808nm激发下发出绿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合成掺杂有Yb、Tm和Er的NaYF4纳米颗粒作为内核,
称取油酸(OA)10mL、十八烯(ODE)10mL、NaF固体0.84g、Yb(OAc)30.0683g、Tm(OAc)30.0017g、Er(OAc)30.2752g,加入到三口烧瓶A中,磁力搅拌升温至110~℃120℃,保持10min,然后抽真空除去水和氧气;除尽后通N2,升温至300,℃反应1h;
b、在所述内核外包裹Yb掺杂的NaYF4第一壳层
称取油酸(OA)4mL、十八烯(ODE)4mL、NaF固体0.4788g、Yb(OAc)30.07g,加入到三口烧瓶B中,磁力搅拌升温至110~℃120℃,保持10min,然后抽真空除去水和氧气;除尽后通N2,升温至150,℃并在步骤a反应结束后,用针管以0.13mL/min的速度将其注入到所述三口烧瓶A中,300℃反应1h;
c、在所述第一壳层外包裹Yb、Nd的第二壳层
称取油酸(OA)4mL、十八烯(ODE)4mL、Yb(OAc)30.0525g、Nd(OAc)30.4333g,加入到三口烧瓶C中,磁力搅拌升温至110℃~120℃,保持10min,然后抽真空除去水和氧气;除尽后通N2,并在步骤b反应结束后,用针管以0.13mL/min的速度将其注入到所述三口烧瓶A中,300℃反应100min;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三口烧瓶A中反应液于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出所得纳米颗粒;
d、剥离步骤c所得纳米颗粒表面的油酸
取步骤c所得纳米颗粒,向其中加pH=1的乙醇和浓盐酸的混合液(7.5mL乙醇、62.5μL浓盐酸),超声分散均匀后,再边震荡边超声30min,然后离心后去掉上清液,再向所得纳米颗粒中加入pH=4的乙醇和浓盐酸的混合液(7.5mL乙醇、7.5mL浓盐酸),超声分散均匀后,再边震荡边超声30min,然后再次离心分离,所得纳米颗粒经水洗后,即为水溶性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2)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处理:通过静电吸附等作用在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包裹一层聚丙乙烯,具体为:
取步骤(1)所制得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5mg,照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质量与聚丙乙烯溶液的质量之比为4:1,将上转换纳米颗粒分散在1mg/mL聚丙乙烯缓冲溶液中,常温下摇床反应12~14h,然后4℃离心分离,获得包裹聚丙乙烯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再分散于含有0.01M、pH=7.0~8.0的PBS缓冲溶液中,4℃保存,即完成包裹聚丙乙烯的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溶液的配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刘金亮袁赟张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