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333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包括角位移传感器和电机,角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外壳和盖板,外壳与盖板构成传感器壳体,传感器本体安装于传感器壳体中,传感器本体具有传感器轴,电机具有电机轴,传感器轴端部具有外螺纹端头,传感器轴上安装有止位轴套和消隙轴套,消隙轴套位于外螺纹端头与止位轴套之间,传感器轴的外螺纹端头螺纹连接于电机轴的内螺纹孔中,消隙轴套第二端凹陷开有消隙凹槽,止位轴套第一端凸起设有与消隙凹槽相配合的消隙凸面,止位轴套的消隙凸面外表面为与消隙接触面B相配合的消隙接触面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消除径向和轴向间隙来提高角位移传感器反馈角度位置信号的精度。

A kind of clearance structure between motor shaft and angular displacement sensor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
本技术涉及角位移传感器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舵机系统的转角驱动,为实现舵机系统的高精度转角,需使用角位移传感器来反馈电机实际角度位置,从而实现舵机伺服的闭环控制。角位移传感器用于伺服电机的角位移测量,反馈伺服电机绝对位置。现市场上角位移传感器的轴与伺服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大多采用嵌入式结构,其嵌入式结构分为多种,其中销钉结构、铣平面结构等为主,传感器轴间隙式的嵌入伺服电机转轴内。因其公差尺寸采用间隙配合便于装配,但对于反馈伺服电机角度位置来说存在一定的角度误差;若公差尺寸采用过盈配合,传感器轴和伺服电机的转轴不易装配,即使装入也容易出现磨损,很容易导致传感器轴和伺服电机的转轴不同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通过使用消隙轴套、止位轴套、销钉、外螺纹端头、内螺纹孔、消隙接触面的结构实现了伺服电机转轴和角位移传感器转轴无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包括角位移传感器和电机(7),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外壳(5)和盖板(6),所述外壳(5)与盖板(6)构成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本体安装于传感器壳体中,所述传感器本体具有传感器轴(2),所述电机(7)具有电机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轴(2)端部具有外螺纹端头(10),所述传感器轴(2)上安装有止位轴套(4)和消隙轴套(1),所述消隙轴套(1)位于外螺纹端头(10)与止位轴套(4)之间,所述电机轴(3)端部开有内螺纹孔(11),所述传感器轴(2)的外螺纹端头(10)螺纹连接于电机轴(3)的内螺纹孔(11)中,所述电机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包括角位移传感器和电机(7),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外壳(5)和盖板(6),所述外壳(5)与盖板(6)构成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本体安装于传感器壳体中,所述传感器本体具有传感器轴(2),所述电机(7)具有电机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轴(2)端部具有外螺纹端头(10),所述传感器轴(2)上安装有止位轴套(4)和消隙轴套(1),所述消隙轴套(1)位于外螺纹端头(10)与止位轴套(4)之间,所述电机轴(3)端部开有内螺纹孔(11),所述传感器轴(2)的外螺纹端头(10)螺纹连接于电机轴(3)的内螺纹孔(11)中,所述电机轴(3)端部具有端面A,所述消隙轴套(1)第一端具有与面A相配合的端面B,所述消隙轴套(1)第二端凹陷开有消隙凹槽,所述消隙凹槽的槽内表面为消隙接触面B(13),所述止位轴套(4)第一端凸起设有与消隙凹槽相配合的消隙凸面,所述止位轴套(4)的消隙凸面外表面为与消隙接触面B(13)相配合的消隙接触面A(1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转轴与角位移传感器转轴之间的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轴套(4)第一端为消隙凸面端,所述止位轴套(4)第二端为轴筒端,所述止位轴套(4)的轴筒端中部开有轴通孔A,所述止位轴套(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