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01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制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及系统。解决了蒸发塘占地面积大、蒸发效率低的问题。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布水帘,所述至少两个布水帘可竖直悬挂,且两两相对并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布水帘由至少两个布水子帘间隔排列而成,至少一个所述布水子帘的材料包括光能发热材料;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用于向所述布水帘上布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蒸发制盐。

A natural evaporation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制盐
,尤其涉及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煤化工项目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水资源稀缺,各种煤化工项目排出的污水一般会经过多级生化处理、反渗透等预浓缩后,会产生大量的高浓盐水。高浓盐水零排放技术是海水淡化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特别是部分产业领域的浓盐水处理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高浓盐水难以用常规废水处理工艺处理,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零排放工艺主要有自然蒸发、多效蒸发、膜蒸馏、焚烧法等。由于浓盐水的强腐蚀性,设备的选材要求很高,投资昂贵,相较于其他工艺,以蒸发塘为代表的自然蒸发具有处置成本低、运营维护简单、低能耗等特点,在国内煤化工项目中应用广泛,如新疆庆华、大唐阜新、国电赤峰、大唐克旗等项目够有配套的蒸发塘。但由于国家没有现行的蒸发塘处理浓盐水设计规范,使得蒸发塘的设计和运行存在较大问题,且蒸发塘本身占地面积大的劣势。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由于自然蒸发缓慢,蒸发塘存在着浓盐水容易满塘、溢塘的问题,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违法排污及滥用蒸发塘作为污水池等现象,引起了公众和环保行政部门对蒸发塘的排斥。蒸发塘事实上已经无法获批作为新建设施处理高浓废水,面临被取缔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及系统,解决了蒸发塘占地面积大、蒸发效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布水帘,所述至少两个布水帘可竖直悬挂,且两两相对并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布水帘由至少两个布水子帘间隔排列而成,至少一个所述布水子帘的材料包括光能发热材料;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用于向所述布水帘上布水。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布水子帘的材料还包括纤维基材,所述光能发热材料包括分布在所述纤维基材上的红外辐射材料。可选的,所述红外辐射材料包括碳、石墨、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硅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可选的,所述纤维基材为涤纶纤维或腈纶纤维。可选的,所述纤维基材的表面通过改性形成有亲水基团。可选的,所述光能发热材料为多孔纤维织物。可选的,所述布水子帘为片状布条,所述片状布条的宽度为50-100mm。可选的,构成所述布水帘的相邻两个所述布水子帘之间的间距为60-80mm。可选的,所述布水子帘沿所述布水帘的排列方向依次对齐。可选的,所述自然蒸发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布水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至少两个布水管,所述至少两个布水管并列且间隔排列,所述至少两个布水子帘竖直悬挂于一个所述布水管上构成所述布水帘,且相邻的两个布水子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布水管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布水帘布水的布水孔。可选的,所述布水子帘的上端部形成有套筒状结构,所述布水管穿设于所述套筒状结构中,对所述布水子帘进行悬挂。可选的,所述套筒状结构位于所述布水管下方的部分沿所述布水子帘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封住。可选的,所述布水器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布水管连通的输水管。可选的,所述输水管为两个,且均为直管,其中一个所述输水管与每个所述布水管的一端连通,另一个所述输水管与每个所述布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两个所述输水管中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用于通入待蒸发水,相互远离的另一端均封闭。可选的,所述输水管和所述布水管排列构成中心对称图形。可选的,所述自然蒸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布水帘下方的循环水池,以及分别与所述循环水池和所述布水器连通的输送泵,所述循环水池内设置有加热件。可选的,所述加热件为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材料包括光能发热材料和/或金属材料。可选的,所述加热件为片状,且水平设置于所述循环水池内;或者,所述加热件为中空结构件,所述中空结构件上还设置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所述加热件还用于通入换热介质,与所述循环水池内的待蒸发水进行换热。可选的,所述循环水池内还设置有液位计;所述自然蒸发装置还包括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输入端用于通入待蒸发水,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然蒸发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待蒸发水进口和待蒸发水出口,所述待蒸发水出口与所述自然蒸发装置的布水器连通,所述换热器用于通过换热介质对待蒸发水进行加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及系统,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布水帘,由于至少两个布水帘两两相对且间隔排列,且每个布水帘由至少两个布水子帘间隔排列而成,因此,在将该至少两个布水帘竖直悬挂时,与布水帘为连续的结构,且两两相对且间隔排列相比,各个方向上的风均可通过各个布水子帘之间的间隙在布水子帘之间流通,能够避免布水帘为连续的结构对内层布水帘造成遮挡,从而能够提高蒸发效率,且由于至少一个布水子帘由光能发热材料制成,因此,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提高该布水子帘的温度,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布水子帘上水的蒸发速率,而在应用时,通过将待蒸发水分布在该布水帘上,与蒸发塘相比,在待蒸发水一定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速率,从而解决了现有蒸发塘占地面积大、蒸发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蒸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布水帘两两相对且间隔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布水子帘与布水管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然蒸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蒸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布水帘,所述至少两个布水帘可竖直悬挂,且两两相对并间隔排列;/n每个所述布水帘由至少两个布水子帘间隔排列而成,至少一个所述布水子帘的材料包括光能发热材料;/n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用于向所述布水帘上布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布水帘,所述至少两个布水帘可竖直悬挂,且两两相对并间隔排列;
每个所述布水帘由至少两个布水子帘间隔排列而成,至少一个所述布水子帘的材料包括光能发热材料;
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用于向所述布水帘上布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布水子帘的材料还包括纤维基材,所述光能发热材料包括分布在所述纤维基材上的红外辐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辐射材料包括碳、石墨、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硅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基材为涤纶纤维或腈纶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基材的表面通过改性形成有亲水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能发热材料为多孔纤维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水子帘为布条,所述布条的宽度为50-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布水帘的相邻两个所述布水子帘之间的间距为60-8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水子帘沿所述布水帘的排列方向依次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然蒸发装置还包括支撑架;
所述布水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至少两个布水管,所述至少两个布水管并列且间隔排列,所述至少两个布水子帘竖直悬挂于一个所述布水管上构成所述布水帘,且相邻的两个布水子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布水管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布水帘布水的布水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水子帘的上端部形成有套筒状结构,所述布水管穿设于所述套筒状结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端刘捷仝胜禄熊日华霍卫东刘立国于双恩陈权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