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00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涉及活性碳酸钙制备领域,步骤一:收集食物骨骼、贝类外壳,并进行去油、发泡处理;步骤二:将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去除,得到干净的骨骼,并将发泡、去油使用的水体进行过滤,得到食物残渣;步骤三:将干净的食物骨骼晾干,并放入高温锅炉杀菌;步骤四:将杀菌后的骨骼晾干,并放入破碎机内进行一次破碎,得到粗料;步骤五:对粗料进行研磨,得到0.1‑10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动物骨骼进行回收,在进行处理后对其进行破碎,研磨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等操作,制成超细活性碳酸钙粉末,从而对骨骼进行有效利用,降低活性炭制备成本。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ctive ultrafine calcium carbonate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碳酸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酸钙(CaC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碳酸钙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而超细碳酸钙是一种无机超细粉体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造纸、油墨、印刷、电缆、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如超细碳酸钙在橡胶工业中不仅可以用作“填料”,还可以用作“功能性添加剂”;超细碳酸钙掺加到建筑材料中所产生的物理填充效应、水化效应、晶核效应可以使其均匀分布在建筑材料孔隙中,有效增加材料密实度;而改性后超细碳酸钙可以很好地分散在水性涂料中,增强涂料硬度、耐磨性。一般人们在处理动物骨骼时基本只有遗弃,只有中国少数地区有少量应用,而中国每天消耗的肉量十分庞大,其动物骨骼产生的量也十分庞大,直接遗弃十分可惜,且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动物骨骼表面附着的肌肉组织也无法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严重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收集食物骨骼、贝类外壳,并进行去油、发泡处理;步骤二:将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去除,得到干净的骨骼,并将发泡、去油使用的水体进行过滤,得到食物残渣;步骤三:将干净的食物骨骼晾干,并放入高温锅炉杀菌;步骤四:将杀菌后的骨骼晾干,并放入破碎机内进行一次破碎,得到粗料;步骤五:对粗料进行研磨,得到0.1-10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步骤六:将超细碳酸钙通过3100-3300立方米/分钟风量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步骤七:将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倒入搅拌桶内,并加入水与表面活性剂;步骤八:对搅拌桶进行加热同时搅拌,得到浆体;步骤九:将搅拌均匀的浆体过胶体膜、干燥,得到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步骤十:对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进行筛选后送入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去油与发泡,是将实物骨骼倒入50-70摄氏度的水中进行浸泡并进行搅拌,使食物顾客表面的油体与肌肉组织与骨骼分离。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的去除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是利用刀片对顾客表面进行划痕,并将其放入100摄氏度的水中浸泡1分钟,去除后在进行将骨骼膜剥离。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高温锅炉内的温度为100-150摄氏度,杀菌时长为2-3小时。优选地,所述步骤六与步骤十中的分级机频率为25-50赫兹、转速为1900转/分钟-3600转/分钟。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的具体步骤为将直径≤20厘米的骨骼粗料,再次投入颚式破碎机中破碎后,再进入锤式破碎机中破碎,得到直径≤5毫米的骨骼粗料,所述步骤五中的具体他步骤为将骨骼粗料投入研磨机中研磨,研磨后合格产品通过分级机分级后进入捕集器,不合格产品通过罗茨风机回到研磨机继续研磨至合格后进入分级机分级,制得粒径为0.1~10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粉。优选地,所述步骤七中表面活性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5:270,且表面活性剂为三聚磷酸盐、六偏磷酸盐、羟基乙叉二膦酸盐、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草酸盐、硅酸盐和聚羧酸盐中的一种以上。优选地,所述步骤八中的搅拌桶转速为1500转/分钟,搅拌时长为2-3小时。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食物残渣通过与谷物混合制成饲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动物骨骼进行回收,在进行处理后对其进行破碎,研磨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等操作,制成超细活性碳酸钙粉末,从而对骨骼进行有效利用,降低活性炭制备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动物骨骼表面的肌肉组织与其上的油体分离后,制成再生饲料,利用食物残渣制成再生饲料,具有营养价值高,无毒、无害,减少粮食成本,降低动物生长周期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收集食物骨骼、贝类外壳,并进行去油、发泡处理;步骤二:将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去除,得到干净的骨骼,并将发泡、去油使用的水体进行过滤,得到食物残渣;步骤三:将干净的食物骨骼晾干,并放入高温锅炉杀菌;步骤四:将杀菌后的骨骼晾干,并放入破碎机内进行一次破碎,得到粗料;步骤五:对粗料进行研磨,得到0.1-10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步骤六:将超细碳酸钙通过3100-3300立方米/分钟风量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步骤七:将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倒入搅拌桶内,并加入水与表面活性剂;步骤八:对搅拌桶进行加热同时搅拌,得到浆体;步骤九:将搅拌均匀的浆体过胶体膜、干燥,得到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步骤十:对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进行筛选后送入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实施例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一中的去油与发泡,是将实物骨骼倒入50-70摄氏度的水中进行浸泡并进行搅拌,使食物顾客表面的油体与肌肉组织与骨骼分离;便于保证骨骼的干净度,同时利用水作为介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被分离出的油体与肌肉组织,便于后续利用,同时骨骼在温水中进行浸泡时其骨骼内部的油体也会溢出,骨骼内含有的无机成分约占百分之65,无机成分主要有羟基磷灰石、阳离子(钙、镁、钠、钾和锶)和阴离子(化物、磷和氯化物),一般人们在处理动物骨骼时基本只有遗弃,只有中国少数地区有少量应用,而中国每天消耗的肉量十分庞大,其动物骨骼产生的量也十分庞大,直接遗弃十分可惜,将其回收,并去除其内部有机物,之后可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实施例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二中的去除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是利用刀片对顾客表面进行划痕,并将其放入100摄氏度的水中浸泡1分钟,去除后在进行将骨骼膜剥离;骨骼的表面通常都附有一层有机膜,是连接骨骼有肌肉组织的重要成分,通过在其表面进行划痕,在经过热水浸泡,骨骼表面的有机膜会自动蜷起来,便于将其与骨骼进行分离,在去除骨骼膜后,骨骼表面附着的有机物基本去除,因为有机物容易滋生细菌,从而腐败,影响后续加工的品质,所以需要去除。实施例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三中的高温锅炉内的温度为100-150摄氏度,杀菌时长为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步骤一:收集食物骨骼、贝类外壳,并进行去油、发泡处理;/n步骤二:将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去除,得到干净的骨骼,并将发泡、去油使用的水体进行过滤,得到食物残渣;/n步骤三:将干净的食物骨骼晾干,并放入高温锅炉杀菌;/n步骤四:将杀菌后的骨骼晾干,并放入破碎机内进行一次破碎,得到粗料;/n步骤五:对粗料进行研磨,得到0.1-10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n步骤六:将超细碳酸钙通过3100-3300立方米/分钟风量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n步骤七:将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倒入搅拌桶内,并加入水与表面活性剂;/n步骤八:对搅拌桶进行加热同时搅拌,得到浆体;/n步骤九:将搅拌均匀的浆体过胶体膜、干燥,得到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n步骤十:对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进行筛选后送入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收集食物骨骼、贝类外壳,并进行去油、发泡处理;
步骤二:将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去除,得到干净的骨骼,并将发泡、去油使用的水体进行过滤,得到食物残渣;
步骤三:将干净的食物骨骼晾干,并放入高温锅炉杀菌;
步骤四:将杀菌后的骨骼晾干,并放入破碎机内进行一次破碎,得到粗料;
步骤五:对粗料进行研磨,得到0.1-10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
步骤六:将超细碳酸钙通过3100-3300立方米/分钟风量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
步骤七:将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倒入搅拌桶内,并加入水与表面活性剂;
步骤八:对搅拌桶进行加热同时搅拌,得到浆体;
步骤九:将搅拌均匀的浆体过胶体膜、干燥,得到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
步骤十:对超细活性碳酸钙粗粉进行筛选后送入送至中分机中分选,得到0.1-20微米的超细碳酸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去油与发泡,是将实物骨骼倒入50-70摄氏度的水中进行浸泡并进行搅拌,使食物顾客表面的油体与肌肉组织与骨骼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超细碳酸钙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去除骨骼外壁的肌肉组织,是利用刀片对顾客表面进行划痕,并将其放入100摄氏度的水中浸泡1分钟,去除后在进行将骨骼膜剥离。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联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荣联华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