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96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包括工作台以及上模,该上模具有两固定槽,固定槽中均设置有感应装置;每一感应装置均包括有一绝缘外壳、一控制板、两电阻条、一活动针以及复位弹簧,该绝缘外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以及两开口朝下的嵌置槽;通过将两电阻条分别嵌入对应的嵌置槽中固定并与控制板导通连接,并配合利用活动针的导接部将两电阻条导通,从而让感应装置具有感应的功能,在工作过程中,活动针的上下伸缩位置就会对应不同的电阻信号,这些电阻信号传送到控制板中进行识别处理,当上模撞在工作台上时,活动针的位置超过设定的界限,就会产生相应的电阻信号,控制板接收到该信号时,就会立马控制停机,防止上模撞坏。

Die structure with safety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切机的刀模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
技术介绍
模切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上模从上往下切透加工料,从而使得加工料具有一定形状。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模切机,其为了避免上模从上而下冲切加工料时碰到工作台而设有夹料装置,该夹料装置用于夹持加工料的边缘,使得加工料悬空,这样就可以让上模在不接触工作台的情况下将加工料切透,有效减少上下刀模的磨损,延长上下刀模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当中,工作人员通常都需要先对机器进行调试才能生产作业,然而,如果由于调试不当或者机器故障,导致上模下切超过一定的距离,会使得上模与工作台发生严重的碰撞从而影响刀模的精度,甚至会损坏刀模。因此,针对上述情况需要研究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其能解决现有之刀模因操作失误或者机器故障而意外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包括工作台以及上模;该工作台上具有工位,工位的两侧设有将加工料悬空的夹料装置;该上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工位的上方,上模的底面具有两相对设置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槽,每一固定槽中均设置有感应装置;每一感应装置均包括有一绝缘外壳、一控制板、两电阻条、一活动针以及复位弹簧,该绝缘外壳设置在固定槽中,绝缘外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以及两开口朝下的嵌置槽,两嵌置槽间隔相对地位于容置槽两侧并均与容置槽连通,该控制板设置在容置槽内,两电阻条分别嵌入对应的嵌置槽中固定并与控制板导通连接,该活动针可上下伸缩地设置于容置槽中,且活动针的内端具有与容置槽适配的导接部,导接部的两侧分别与两电阻条接触导通,该复位弹簧设置在容置槽中,复位弹簧抵于绝缘外壳与活动针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控制板接通的信号报警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机架,上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而且上模与机架之间连接有导柱。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两电阻条分别嵌入对应的嵌置槽中固定并与控制板导通连接,并配合利用活动针的导接部将两电阻条导通,从而让感应装置具有感应的功能,在工作过程中,活动针在上下伸缩时,其导接部会在两电阻条不同高度的位置将两电阻条导通,这样活动针的上下伸缩位置就会对应不同的电阻信号,这些电阻信号会传送到控制板中进行识别处理,利用这样的原理,当将感应装置设置在上模上后,就可以利用感应装置来感应上模是否撞到工作台上,当上模撞在工作台上时,活动针的位置超过设定的界限,就会产生相应的电阻信号,控制板接收到该信号时,就会立马控制停机,防止上模撞坏,从而起到保护刀模的作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感应装置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工作台11、工位20、上模21、固定槽30、夹料装置40、机架50、导柱60、感应装置61、绝缘外壳611、容置槽612、嵌置槽62、控制板63、电阻条64、活动针641、导接部65、复位弹簧70、信号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工作台10以及上模20。该工作台10上具有工位11,工位11的两侧设有将加工料悬空的夹料装置30,即在工作中,夹料装置30可以夹住加工料,从而让加工料悬空;在本实施例中,该工作台10上设有机架40。该上模2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作台10上并位于工位1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该上模2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机架40上,而且上模20与机架40之间连接有导柱50;该上模20的底面具有两相对设置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槽21,每一固定槽21中均设置有感应装置60。具体而言,每一感应装置60均包括有一绝缘外壳61、一控制板62、两电阻条63、一活动针64以及复位弹簧65;该绝缘外壳61设置在固定槽21中,绝缘外壳61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611以及两开口朝下的嵌置槽612,两嵌置槽612间隔相对地位于容置槽611两侧并均与容置槽611连通;该控制板62设置在容置槽611内;两电阻条63分别嵌入对应的嵌置槽612中固定并与控制板62导通连接;该活动针64可上下伸缩地设置于容置槽611中,且活动针64的内端具有与容置槽611适配的导接部641,导接部641的两侧分别与两电阻条63接触导通,在活动针64上下伸缩的活动过程中,导接部641始终与两电阻条63接触导通,这样,导接部641在两电阻条63不同高度的位置将两电阻条63导通,活动针64的上下伸缩位置就会对应不同的电阻信号,这些电阻信号会传送到控制板62中进行识别处理;该复位弹簧65设置在容置槽611中,复位弹簧65抵于绝缘外壳61与活动针64之间,复位弹簧65给活动针64施加一个趋向伸出的弹力。该工作台10上设有与控制板62接通的信号报警器70,当上模20撞在工作台10上时,活动针64的位置超过设定的界限,就会产生相应的电阻信号,当控制板62接收到该信号时,就会立马控制停机,并通过信号报警器70发出警报信号,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检测维修。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正常状态下,加工料进入到工位11,工位11两侧的夹料装置30可以夹住加工料,从而让加工料悬空。然后,上模20从上往下切透加工料,此时,上模20没有撞在工作台10上,而活动针64的外端部抵在工作台10上,其产生的电阻信号正常。当上模20撞在工作台10上时,致使活动针64的位置超过设定的界限,就会产生相应的电阻信号,当控制板62接收到该信号时,就会立马控制停机,防止上模20撞坏,从而起到保护刀模的作用。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两电阻条分别嵌入对应的嵌置槽中固定并与控制板导通连接,并配合利用活动针的导接部将两电阻条导通,从而让感应装置具有感应的功能,在工作过程中,活动针在上下伸缩时,其导接部会在两电阻条不同高度的位置将两电阻条导通,这样活动针的上下伸缩位置就会对应不同的电阻信号,这些电阻信号会传送到控制板中进行识别处理,利用这样的原理,当将感应装置设置在上模上后,就可以利用感应装置来感应上模是否撞到工作台上,当上模撞在工作台上时,活动针的位置超过设定的界限,就会产生相应的电阻信号,控制板接收到该信号时,就会立马控制停机,防止上模撞坏,从而起到保护刀模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包括工作台以及上模,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上具有工位,工位的两侧设有将加工料悬空的夹料装置;该上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工位的上方,上模的底面具有两相对设置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槽,每一固定槽中均设置有感应装置;/n每一感应装置均包括有一绝缘外壳、一控制板、两电阻条、一活动针以及复位弹簧,该绝缘外壳设置在固定槽中,绝缘外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以及两开口朝下的嵌置槽,两嵌置槽间隔相对地位于容置槽两侧并均与容置槽连通,该控制板设置在容置槽内,两电阻条分别嵌入对应的嵌置槽中固定并与控制板导通连接,该活动针可上下伸缩地设置于容置槽中,且活动针的内端具有与容置槽适配的导接部,导接部的两侧分别与两电阻条接触导通,该复位弹簧设置在容置槽中,复位弹簧抵于绝缘外壳与活动针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刀模结构,包括工作台以及上模,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上具有工位,工位的两侧设有将加工料悬空的夹料装置;该上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工位的上方,上模的底面具有两相对设置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槽,每一固定槽中均设置有感应装置;
每一感应装置均包括有一绝缘外壳、一控制板、两电阻条、一活动针以及复位弹簧,该绝缘外壳设置在固定槽中,绝缘外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以及两开口朝下的嵌置槽,两嵌置槽间隔相对地位于容置槽两侧并均与容置槽连通,该控制板设置在容置槽内,两电阻条分别嵌入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常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星坤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