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顺荣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96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臂摆动动力部、升降臂升降驱动部、升降臂外管、升降臂中管、升降臂内管、左侧支撑固定支架及右侧支撑固定支架;所述升降臂外管在所述框体带动下摆动,进而带动整体升降臂管摆动;所述升降臂升降驱动部带动所述升降臂中管上下运动,所述升降臂中管上的二级传动内链带动升降臂内管同时上下运动;所述补偿链对所述升降臂内管的升降运动起质量补偿作用提高稳定性;各升降臂的头尾部轴承座的作用是为了各升降管的平稳上下运动,并起上极限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能稳定地往高处升降输送物料,极大地提高了立体仓库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效益。

A lifting device for stacker in stereoscopic ware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仓库升降输送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导致产出物品不满足堆放于地面,而要不断地往上向高处堆放,例如现在的快递大型中转站、现成品仓、菌菇栽培仓、宜家沃尔玛超市仓库等自动化立体仓库,升降装置作为立体仓库堆垛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行效率、物流输送效率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现有的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基本上都由立柱、卷扬机、钢丝绳组成的升降,还有每根立柱或支撑管体升出都需要一个电机或马达之类的外部动力源提供动力,这样会有诸多问题:用立柱的话,随着堆放越高立柱就必须越长,这样升降输送的越高稳定性就越差,提升重物料时必然导致倾覆发生;除了基管固定不动以外,其他支撑管的升降都需额外动力源提供动力,这样额外动力源本身会产生外力加外力矩,会导致升降管有倾覆倾向,同时不节约资源;往高处升降输送时应有质量补偿装置保证往高处输送时的平稳性;多级支撑管升降运动时每一节支撑管应有竖直方向上前后两个滚轮进行滚动支撑才能平稳。综上所述,现有升降装置单一立柱往高处升降输送物料时会产生倾覆力导致稳定性差,多外部动力源不节约资源同时稳定性也差,缺少补偿装置为升降装置提供稳定性,支撑管升降运动时缺少平稳的滚动支撑,升降装置的稳定性差会极大的制约立体仓库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立体仓库升降输送这一环节上,现有升降装置单一立柱往高处升降输送物料时会产生倾覆力导致稳定性差、多外部动力源不节约资源同时稳定性也差、缺少补偿装置为升降装置提供稳定性、支撑管升降运动时缺少平稳的滚动支撑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仓储堆垛机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臂摆动动力部(1)、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升降臂外管(3)、升降臂中管(4)、升降臂内管(5)、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及右侧支撑固定支架(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1)包括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和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包括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升降臂右侧摆动枢轴(112)、升降臂左夹板(113)、升降臂右夹板(114)及长螺栓(115),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通过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和所述升降臂右侧摆动枢轴(112)用轴承座分别套接于所述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和所述右侧支撑固定支架(7)各自两臂连接处,所述升降臂左夹板(113)与所述升降臂右夹板(114)通过四根长螺栓(115)于各自四个角连接固定成中空的一个框体,所述升降臂外管(3)套于升降臂左夹板(113)与升降臂右夹板(114)及长螺栓(115)形成的中空框体内,所述升降臂外管(3)左侧通过轴承和垫片与升降臂左夹板(113)和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实现可摆动连接,同理升降臂外管(3)右侧也是,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包括摆动动力输出部(121)、支撑固定面板(122)、摆动驱动小链轮(123)、传送链(124)、摆动驱动大链轮(125)、链轮垫片(126)及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通过所述支撑固定面板(122)固定于所述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的后臂上,所述摆动动力输出部(121)包括马达输出齿轮(1211)、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及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有三个,分别与三个马达通过转轴连接,马达输出动力通过转轴传递到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使其转动,三个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布置于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的左侧、右侧及下方,所述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接收到马达输出齿轮(1211)传递的动力后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使其与之同转,所述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所述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所述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传递给所述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所有的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方式都是啮合,齿轮与转轴之间是通过滚动轴承实现连接,所述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摆动驱动小链轮(123),所述摆动驱动小链轮(123)通过所述传送链(124)使得所述摆动驱动大链轮(125)转动,所述摆动驱动大链轮(125)通过所述链轮垫片(126)和轴承与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实现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它,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随之一起带动升降臂左夹板(113)和升降臂外管(3),所述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安装于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的最左端并用固定于所述左侧升降臂部支撑固定支架(16)上的安装板对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通过与其连接的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监测所述升降臂外管(3)的摆动情况,所述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位于所述升降臂外管(3)右侧最下方,所述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包括马达(21)、输出齿轮(22)、传动齿轮(23)、同轴小链轮(24)、同步链条(25)、大链轮(26)及传动链轮(27),所述马达(21)有两对应所述输出齿轮(22)也有两,马达(21)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齿轮(22)随之传递给所述传动齿轮(23),所述传动齿轮(23)通过轴传递给所述同轴小链轮(24),所述同轴小链轮(24)通过所述同步链条(25)传递给所述大链轮(26),所述大链轮(26)通过轴使得所述传动链轮(27)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臂外管(3)包括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补偿链马达(32)、弹性钢带卷筒(33)、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补偿链滚筒支架(35)、补偿链滚筒(36)、补偿链固定导板(37)及补偿链(38),所述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固定于所述升降臂外管(3)的内壁最上方与外管口齐平,所述弹性钢带卷筒(33)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于升降臂外管(3)上端后侧,弹性钢带卷筒(33)一侧连接所述补偿链马达(32)另一侧连接编码器,弹性钢带卷筒(33)用于收放卷所述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另一端连接所述补偿链滚筒支架(35),补偿链滚筒支架(35)下端连接有所述补偿链滚筒(36),所述补偿链固定导板(37)固定于升降臂外管(3)后侧最下方,所述补偿链(38)一端连接于补偿链固定导板(3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臂内管(5)前侧内壁的最下端处;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臂中管(4)包括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驱动链内锚块(42)、二级传动外链(43)、二级传动外链外锚块(44)、二级传动内链(45)、二级传动内链内锚块(46)、升降臂中管尾部固定轴承座(47)及升降臂中管头部固定轴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臂摆动动力部(1)、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升降臂外管(3)、升降臂中管(4)、升降臂内管(5)、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及右侧支撑固定支架(7);/n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1)包括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和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包括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升降臂右侧摆动枢轴(112)、升降臂左夹板(113)、升降臂右夹板(114)及长螺栓(115),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通过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和所述升降臂右侧摆动枢轴(112)用轴承座分别套接于所述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和所述右侧支撑固定支架(7)各自两臂连接处,所述升降臂左夹板(113)与所述升降臂右夹板(114)通过四根长螺栓(115)于各自四个角连接固定成中空的一个框体,所述升降臂外管(3)套于升降臂左夹板(113)与升降臂右夹板(114)及长螺栓(115)形成的中空框体内,所述升降臂外管(3)左侧通过轴承和垫片与升降臂左夹板(113)和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实现可摆动连接,同理升降臂外管(3)右侧也是,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包括摆动动力输出部(121)、支撑固定面板(122)、摆动驱动小链轮(123)、传送链(124)、摆动驱动大链轮(125)、链轮垫片(126)及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通过所述支撑固定面板(122)固定于所述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的后臂上,所述摆动动力输出部(121)包括马达输出齿轮(1211)、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及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有三个,分别与三个马达通过转轴连接,马达输出动力通过转轴传递到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使其转动,三个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布置于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的左侧、右侧及下方,所述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接收到马达输出齿轮(1211)传递的动力后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使其与之同转,所述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所述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所述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传递给所述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所有的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方式都是啮合,齿轮与转轴之间是通过滚动轴承实现连接,所述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摆动驱动小链轮(123),所述摆动驱动小链轮(123)通过所述传送链(124)使得所述摆动驱动大链轮(125)转动,所述摆动驱动大链轮(125)通过所述链轮垫片(126)和轴承与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实现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它,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随之一起带动升降臂左夹板(113)和升降臂外管(3),所述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安装于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的最左端并用固定于所述左侧升降臂部支撑固定支架(16)上的安装板对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通过与其连接的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监测所述升降臂外管(3)的摆动情况,所述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位于所述升降臂外管(3)右侧最下方,所述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包括马达(21)、输出齿轮(22)、传动齿轮(23)、同轴小链轮(24)、同步链条(25)、大链轮(26)及传动链轮(27),所述马达(21)有两对应所述输出齿轮(22)也有两,马达(21)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齿轮(22)随之传递给所述传动齿轮(23),所述传动齿轮(23)通过轴传递给所述同轴小链轮(24),所述同轴小链轮(24)通过所述同步链条(25)传递给所述大链轮(26),所述大链轮(26)通过轴使得所述传动链轮(27)转动;/n所述升降臂外管(3)包括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补偿链马达(32)、弹性钢带卷筒(33)、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补偿链滚筒支架(35)、补偿链滚筒(36)、补偿链固定导板(37)及补偿链(38),所述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固定于所述升降臂外管(3)的内壁最上方与外管口齐平,所述弹性钢带卷筒(33)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于升降臂外管(3)上端后侧,弹性钢带卷筒(33)一侧连接所述补偿链马达(32)另一侧连接编码器,弹性钢带卷筒(33)用于收放卷所述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另一端连接所述补偿链滚筒支架(35),补偿链滚筒支架(35)下端连接有所述补偿链滚筒(36),所述补偿链固定导板(37)固定于升降臂外管(3)后侧最下方,所述补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臂摆动动力部(1)、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升降臂外管(3)、升降臂中管(4)、升降臂内管(5)、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及右侧支撑固定支架(7);
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1)包括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和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包括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升降臂右侧摆动枢轴(112)、升降臂左夹板(113)、升降臂右夹板(114)及长螺栓(115),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支撑组件(11)通过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和所述升降臂右侧摆动枢轴(112)用轴承座分别套接于所述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和所述右侧支撑固定支架(7)各自两臂连接处,所述升降臂左夹板(113)与所述升降臂右夹板(114)通过四根长螺栓(115)于各自四个角连接固定成中空的一个框体,所述升降臂外管(3)套于升降臂左夹板(113)与升降臂右夹板(114)及长螺栓(115)形成的中空框体内,所述升降臂外管(3)左侧通过轴承和垫片与升降臂左夹板(113)和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实现可摆动连接,同理升降臂外管(3)右侧也是,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包括摆动动力输出部(121)、支撑固定面板(122)、摆动驱动小链轮(123)、传送链(124)、摆动驱动大链轮(125)、链轮垫片(126)及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所述升降臂摆动动力部驱动组件(12)通过所述支撑固定面板(122)固定于所述左侧支撑固定支架(6)的后臂上,所述摆动动力输出部(121)包括马达输出齿轮(1211)、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及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有三个,分别与三个马达通过转轴连接,马达输出动力通过转轴传递到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使其转动,三个所述马达输出齿轮(1211)布置于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的左侧、右侧及下方,所述第一大输入齿轮(1212)接收到马达输出齿轮(1211)传递的动力后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使其与之同转,所述第一小输出齿轮(1213)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所述第二大输入齿轮(1214)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所述第二小输出齿轮(1215)传递给所述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所有的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方式都是啮合,齿轮与转轴之间是通过滚动轴承实现连接,所述第三大输入齿轮(1216)通过转轴传递给所述摆动驱动小链轮(123),所述摆动驱动小链轮(123)通过所述传送链(124)使得所述摆动驱动大链轮(125)转动,所述摆动驱动大链轮(125)通过所述链轮垫片(126)和轴承与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实现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它,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随之一起带动升降臂左夹板(113)和升降臂外管(3),所述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安装于所述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的最左端并用固定于所述左侧升降臂部支撑固定支架(16)上的安装板对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摆动信息接收编码器(127)通过与其连接的升降臂左侧摆动枢轴(111)监测所述升降臂外管(3)的摆动情况,所述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位于所述升降臂外管(3)右侧最下方,所述升降臂升降驱动部(2)包括马达(21)、输出齿轮(22)、传动齿轮(23)、同轴小链轮(24)、同步链条(25)、大链轮(26)及传动链轮(27),所述马达(21)有两对应所述输出齿轮(22)也有两,马达(21)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齿轮(22)随之传递给所述传动齿轮(23),所述传动齿轮(23)通过轴传递给所述同轴小链轮(24),所述同轴小链轮(24)通过所述同步链条(25)传递给所述大链轮(26),所述大链轮(26)通过轴使得所述传动链轮(27)转动;
所述升降臂外管(3)包括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补偿链马达(32)、弹性钢带卷筒(33)、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补偿链滚筒支架(35)、补偿链滚筒(36)、补偿链固定导板(37)及补偿链(38),所述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固定于所述升降臂外管(3)的内壁最上方与外管口齐平,所述弹性钢带卷筒(33)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于升降臂外管(3)上端后侧,弹性钢带卷筒(33)一侧连接所述补偿链马达(32)另一侧连接编码器,弹性钢带卷筒(33)用于收放卷所述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补偿链提拉弹性钢带(34)另一端连接所述补偿链滚筒支架(35),补偿链滚筒支架(35)下端连接有所述补偿链滚筒(36),所述补偿链固定导板(37)固定于升降臂外管(3)后侧最下方,所述补偿链(38)一端连接于补偿链固定导板(3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臂内管(5)前侧内壁的最下端处;
所述升降臂中管(4)包括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驱动链内锚块(42)、二级传动外链(43)、二级传动外链外锚块(44)、二级传动内链(45)、二级传动内链内锚块(46)、升降臂中管尾部固定轴承座(47)及升降臂中管头部固定轴承座(48),所述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下端与所述传动链轮(27)配合使用,同理所述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上端与另一链轮配合,驱动链内锚块(42)设置于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一侧链直线段上,所述升降臂内管(5)包括升降臂内管尾部固定轴承座(51)和载物平台连接处(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仓库堆垛机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设置于升降臂外管(3)右侧内壁处并保持一定距离,所述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下端与传动链轮(27)配合,所述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上端配合的链轮固定于升降臂外管(3)右侧内壁上方低于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此链轮与编码器用轴连接,此编码器用安装板固定于升降臂外管(3)的右侧外壁上与此链轮同高,用于监测所述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的运动情况,从而实现监测升降臂中管(4)的运动情况;
所述升降臂中管尾部固定轴承座(47)固定套接于所述升降臂中管(4)下端部外壁上,驱动链内锚块(42)有两块固定于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的单侧直线段上,同时两个驱动链内锚块(42)正好贴合于升降臂中管尾部固定轴承座(47)上下方,两个驱动链内锚块(42)与升降臂中管尾部固定轴承座(47)之间会有干涉或重叠这是为了两个驱动链内锚块(42)随着升降臂中管驱动链(41)上下运动时带动升降臂中管尾部固定轴承座(47)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所述升降臂中管(4)升降;
所述二级传动内链(45)和二级传动外链(43)都设置于升降臂中管(4)的左侧,所述二级传动外链(43)设置于升降臂中管(4)左侧外壁,所述二级传动内链(45)设置于升降臂中管(4)左侧内壁,所述二级传动内链(45)和二级传动外链(43)相互平行,两者各自都配有上下链轮形成链传动,两者之间的上链轮之间同轴,下链轮之间同轴,这样就实现了二级传动内链(45)和二级传动外链(43)之间的运动传递;二级传动外链(43)的下链轮固定于升降臂中管尾部固定轴承座(47)左侧,二级传动外链(43)的上链轮固定于升降臂中管(4)上端左侧外壁的浮动轴承座上且低于所述升降臂中管头部固定轴承座(48),同时此链轮配有编码器监测其运动,所述二级传动外链外锚块(44)设置与二级传动外链(43)的单侧直线段下半部,同时所述二级传动外链外锚块(44)低于所述升降臂外管头部固定轴承座(31),二级传动外链外锚块(244)的一侧固定于二级传动外链(43)上,二级传动外链外锚块(44)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升降臂外管(3)左侧壁上,二级传动外链(43)是设置于升降臂中管(4)上的,所以升降臂中管(4)的上下运动带动二级传动外链(43)整体上下运动,二级传动外链(43)自转的实现是靠升降臂中管(4)运动带动二级传动外链(43)整体上下运动,由于升降臂外管(3)是不进行升降也就是说其不进行竖直方向的运动,那么二级传动外链(43)上的二级传动外链外锚块(44)固定于升降臂外管(3)的那一小段链就固定不动,而二级传动外链(43)整体在升降臂中管(4)带动下产生了运动,从而促使与其配合的上下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顺荣
申请(专利权)人:钟顺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