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850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输送物料技术领域,为回转输送装置,包括循环轨道、转移模座、工装模座、第一、第二移位装置,循环轨道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至第四区段,转移模座安装在两个低位区段的轨道上,转移模座可沿低位区段往复移动,转移模座上设有与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的转移轨,装模座下侧设有与高位区段的轨道和转移轨配合的滑道,第一移位装置设于低位区段上,其可沿所在区段的轨道驱动转移模座向下一区段的方向移动,使转移轨与下一个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第二移位装置设于高位区段轨道的侧部,设有用于耦合工装模座的附接装置,通过第一、第二移位装置可控制工装模座在上述区段上移动和停歇,实现工装模座与上料工序、中间工序和下料工序的衔接。

Rotary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输送物料
,具体涉及回转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们希望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在一些如涉及到需要在同一工装上完成多道工序的情况,又如将附加件预定位到工件上的过程,例如在五金容器、厨具加工过程,通常需要将几种五金零件定位在一起再进行下一步的工序,这种加工对象涉及工件和附加件,加工时需要将附加件放置在工件的某一位置,再通过相应的工艺进行预固定,如点焊,然后进行后续的工序,如冲压。在现有的技术上,实现自动化生产需要分多条输送线来实现不同工序,而且每条输送线上需要配置类似的工装,还要采用较多的机械手将工件或附加件转移至相应的工位,导致成本非常高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经济的,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需要在同一工装上实现多道工序的自动化送料问题,提供一种经济的可行的回转输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输送装置,包括循环轨道、转移模座、工装模座、第一移位装置和第二移位装置。所述循环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循环轨道,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上述4个区段的轨道高低交替设置;/n转移模座,安装在两个低位区段的轨道上,所述转移模座可沿对应的低位区段的轨道往复移动,所述转移模座上设有与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的转移轨;/n工装模座,下侧设有与高位区段的轨道和转移轨配合的滑道;/n第一移位装置,设于所述转移模座和该转移模座所在的低位区段之间,所述第一移位装置可沿所在区段的轨道驱动转移模座向下一区段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转移轨与下一个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n第二移位装置,设于高位区段轨道的侧部,其上设有用于耦合所述工装模座的附接装置,所述第二移位装...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8 CN 201911088309X;20200228 CN 2020101284501.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轨道,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上述4个区段的轨道高低交替设置;
转移模座,安装在两个低位区段的轨道上,所述转移模座可沿对应的低位区段的轨道往复移动,所述转移模座上设有与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的转移轨;
工装模座,下侧设有与高位区段的轨道和转移轨配合的滑道;
第一移位装置,设于所述转移模座和该转移模座所在的低位区段之间,所述第一移位装置可沿所在区段的轨道驱动转移模座向下一区段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转移轨与下一个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
第二移位装置,设于高位区段轨道的侧部,其上设有用于耦合所述工装模座的附接装置,所述第二移位装置可沿所在区段的轨道驱动所耦合的工装模座向下一区段的方向移动,使在转移模座上的工装模座转移到下一个高位区段上,使在高位区段上的工装模座转移到下一个低位区段的转移模座上,实现工装模座的循环移动;
通过第一移位装置、第二移位装置可控制工装模座在上述4个区段上移动和停歇,以实现工装模座与上料工序、中间工序和下料工序的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为低位区段轨道,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为高位区段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区段首端与第四区段末端的转角定义为第一转角衔接位,第一区段末端和第二区段首端的转角定义为第二转角衔接位,第二区段末端和第三区段首端的转角定义为第三转角衔接位,第三区段末端和第四区段首端的转角定义为第四转角衔接位;
第二区段包括衔接第二转角衔接位和第三转角衔接位的至少两个工序停歇位,各工序停歇位分别对应相应的中间工序,第二区段上的第二移位装置附接并转移第一区段上的工装模座,使该工装模座从第二转角衔接位依次转移至各工序停歇位和第三转角衔接位,并由第三区段上的第一移位装置转移至第四转角衔接位,再由第四区段上的第二移位装置将该工装模座转移至第一转角衔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角衔接位、工序停歇位和第三转角衔接位等距设置,第二区段上分配有与工序停歇位数量相应的工装模座,第三区段、第四区段和第一区段共分配有2个工装模座,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百乐潘扬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乐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