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718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第一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一预定电流,送电时间为1‑2分钟;在所述电弧稳定的情况下,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并且保持送电时间为9‑10分钟;采用第三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三预定电流。该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对钢包精炼炉的控制过程中,LF炉送电加热钢水过程中,在高电流电弧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氮分子电离,N2=[N]+[N],大量的氮原子进入钢水,过高的N含量影响钢材性能,降低钢材塑形及冲击韧性的问题。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of ladle refin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包精炼炉控制
,具体地涉及一种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
技术介绍
LF炉(LADLEFURNACE)即钢包精炼炉,是钢铁生产中主要的炉外精炼设备。LF炉一般指钢铁行业中的精炼炉,实际就是电弧炉的一种特殊形式。现有技术中,在对钢包精炼炉的控制过程中,LF炉送电加热钢水过程中,在高电流电弧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氮分子电离,N2=[N]+[N],大量的氮原子进入钢水,过高的N含量影响钢材性能,降低钢材塑形及冲击韧性。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技术中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对钢包精炼炉的控制过程中,LF炉送电加热钢水过程中,在高电流电弧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氮分子电离,N2=[N]+[N],大量的氮原子进入钢水,过高的N含量影响钢材性能,降低钢材塑形及冲击韧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技术中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第一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一预定电流,送电时间为1-2分钟;在所述电弧稳定的情况下,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并且保持送电时间为9-10分钟;采用第三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三预定电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260V-275V,所述第一预定电流为14000A-16000A;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260V-285V,所述第二预定电流为29000A-31000A。优选地,所述方法中在一个周期内进行送断电处理,且断电次数不超过两次。优选地,在所述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供电时间为9-10分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钢包精炼炉进行第一次断电操作。优选地,所述采用第三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供电,且供电的电流为第三预定电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钢包精炼炉中的钢水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对所述钢包精炼炉进行第二次断电操作。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电压为265V-295V,所述第三预定电流为20000A~35000A。优选地,所述三预设电压为271.6-V288.7V。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263.8V-271.6V,所述第一预定电流为15000A;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263.8V-279.9V,所述第二预定电流为30000A。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钢水中的氮原子含量,从而提高钢材性能,以保证钢材塑形及冲击韧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第一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一预定电流,送电时间为1-2分钟;在所述电弧稳定的情况下,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并且保持送电时间为9-10分钟;采用第三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三预定电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260V-275V,所述第一预定电流为14000A-16000A;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260V-285V,所述第二预定电流为29000A-31000A。在上述方案中,因为在加热初期渣层较薄,为满足电弧升温的要求,应低电压冶炼,原要求加热初期电压为243-260V,但是其中243-260V功率过小,化渣时间长,长时间钢水裸露反而会增加钢水中N含量。同时加热前1-2分钟电弧不稳,大电流30000A起弧将增加氮气电离量,增加钢水中N含量,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所述加热初期的电压、电流和送电时间进行控制,而且在该送电规格下还设置了在线调整的方案,即在所述电弧稳定的情况下,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并且保持送电时间为9-10分钟,根据电弧的实际情况,调整电压等送电规格,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钢水的质量,减小钢水中的N含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中在一个周期内进行送断电处理,且断电次数不超过两次。现有技术中,断电是没有进行任何规划控制的,如果需要添加原料或者查看钢水的情况时,就进行断电操作,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断电后,送电次数越多,电弧瞬间时,钢水吸N也变得严重,也会影响钢水的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还对断电的次数作限制,也就是对送电的次数作了限制,即送电次数不超过三次。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供电时间为9-10分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钢包精炼炉进行第一次断电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第三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供电,且供电的电流为第三预定电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钢包精炼炉中的钢水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对所述钢包精炼炉进行第二次断电操作。在上述方案中,周期正常炉次送电次数控制在3次。上述第一次断电会为第一次送电阶段,第二次送电阶段需根据出站时间及当前温度直接升温到出钢温度,出站前第三次升温阶段微调温度至出钢温度,通过减少送电次数降低钢水吸N量,从而保证钢水的质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预设电压为265V-295V,所述第三预定电流为20000A~35000A。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预设电压为271.6-V288.7V。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263.8V-271.6V,所述第一预定电流为15000A;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263.8V-279.9V,所述第二预定电流为30000A。在上述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设电压和预设电流下,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钢水中N含量,进而提高钢水的质量。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钢包精炼炉一般是指120t钢包精炼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通过对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钢水中的氮原子含量,从而提高钢材性能,以保证钢材塑形及冲击韧性。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采用第一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一预定电流,送电时间为1-2分钟;/n在所述电弧稳定的情况下,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并且保持送电时间为9-10分钟;/n采用第三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三预定电流;其中,/n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260V-275V,所述第一预定电流为14000A-16000A;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260V-285V,所述第二预定电流为29000A-31000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第一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一预定电流,送电时间为1-2分钟;
在所述电弧稳定的情况下,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并且保持送电时间为9-10分钟;
采用第三预设电压为所述钢包精炼炉送电,且送电的电流为第三预定电流;其中,
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260V-275V,所述第一预定电流为14000A-16000A;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260V-285V,所述第二预定电流为29000A-31000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在一个周期内进行送断电处理,且断电次数不超过两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包精炼炉送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线调节电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电流至第二预定电流,供电时间为9-10分钟之后,所述方法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雷茆淑娟杨仁强胡岗陆曼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