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703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0
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和角度限位片;电机主体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履带主体的侧面贴合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角度限位片,角度限位片上设有弧形轨道,履带主体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合在弧形轨道内限制履带主体转动角度。其优点在于:通过角度限位片内的弧形轨道对履带主体外侧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使其不能任意角度转动,减少履带主体对车辆的碰撞和损伤。

Crawler device with angle limit structure for children's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童车上,可以限制履带装置转动的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履带车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特别是在危险环境监测、未知区域探测、行星探测、救援搜索、排爆等各种领域,履带车可以代替工人执行具有危险性的工作。现有的童车上也应用了各式各样的履带装置。现有的履带车包括履带装置,履带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承重轮和履带件,主动轮和从动轮与履带件啮合,承重轮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对履带件起到支撑作用。然而现有的履带装置在行走和转向过程中,整体可以360度晃动,容易导致履带损坏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限制履带装置转动的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和角度限位片;电机主体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履带主体的侧面贴合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角度限位片,角度限位片上设有弧形轨道,履带主体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合在弧形轨道内限制履带主体转动角度。进一步的,电机主体上设有穿过转动轴中央的主轮轴,主轮轴穿过履带主体和角度限位片,然后与角度限位片通过螺母连接。进一步的,主轮轴穿过履带主体部分外侧套设主轴套,角度限位片上设有圆孔供主轮轴穿过并通过螺母旋钮在主轮轴穿过端,使角度限位片固定在主轴套与螺母之间。进一步的,履带主体包括:外限位板、内限位板、履带、主动轮和从动轮;外限位板、内限位板两者为对应形状的内角外侧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板,外限位板、内限位板平行设置,在对应三个内角位置之间设有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主动轮一端穿过内限位板与电机主体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两个从动轮通过带动轴转动连接在外限位板、内限位板之间,主动轮位于两个从动轮上侧,且履带嵌合在外限位板、内限位板之间覆盖在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上。进一步的,电机主体的转动轴上设有咬合的齿牙与穿过内限位板的齿轮配合件一端咬合,齿轮配合件另一端与主动轮咬合,主动轮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内表面凸起的凹槽,用于咬合履带驱动履带移动,两个从动轮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内表面凸起的凹槽,用于被履带带动转动,主动轮对应位于外限位板、内限位板的顶角处。进一步的,一个从动轮中央设有轴孔,孔内设有轴承,轴承中央由短带动轴穿过,短带动轴两端分别穿过外限位板、内限位板的一个底角处,与位于外限位板、内限位板外侧的螺母螺纹连接,外限位板、内限位板内侧还设有套设在短带动轴上的轴套。进一步的,一个从动轮中央设有轴孔,孔内设有轴承,轴承中央由长带动轴穿过,外限位板、内限位板的另一个底角外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L型连接板一端,一个固定套连接轴一端穿过一个L型连接板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固定套连接轴另一侧设有垂直与固定套连接轴的固定套,位于外限位板、内限位板的另一个底角外侧的固定套由长带动轴穿过,通过螺母连接在固定套上;外限位板、内限位板内侧还设有套设在长带动轴上的轴套。进一步的,限位凸起设在外限位板上与凸起在角度限位片的弧形轨道内。进一步的,内限位板在齿轮配合件穿过内限位板与电机主体连接处设有套在齿轮配合件外侧的主轮固定壳;齿轮配合件连接主动轮处外侧套设有主轮轴套。进一步的,主轮轴依次穿过电机主体的转动轴、主轮固定壳、齿轮配合件、主轮轴套、主动轮和主轴套;主轴套依次穿过主轮固定壳、齿轮配合件、主轮轴套和主动轮;主轮轴穿过主轴套处通过固定轴套套在主轴套上固定;主轴套外侧位于主轮轴套前后还套设轴承,主轴套外侧位于主轮轴套和主动轮之间套设轴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角度限位片内的弧形轨道对履带主体外侧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使其不能任意角度转动,减少履带主体对车辆的碰撞和损伤;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有效,成本低,十分有效的延迟了童车车辆主体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18和角度限位片3;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7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履带主体的侧面贴合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角度限位片3,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弧形轨道24,履带主体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23,限位凸起23嵌合在弧形轨道内限制履带主体转动角度。角度限位片3上的弧形轨道24弧心角角度为0-180度,根据履带与车辆底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调节。通过角度限位片内的弧形轨道对履带主体外侧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使其不能任意角度转动,减少履带主体对车辆的碰撞和损伤。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角度限位片3上的弧形轨道24弧心角角度为60-120度。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电机主体18上设有穿过转动轴中央的主轮轴19,主轮轴19穿过履带主体和角度限位片3然后与角度限位片3通过螺母连接。使履带主体的转动中心与角度限位片3连接。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主轮轴19穿过转动轴中央与转动轴保持滑动。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主轮轴19穿过履带主体部分外侧套设主轴套5,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圆孔供主轮轴19穿过并通过螺母旋钮在主轮轴19穿过端,使角度限位片3固定在主轴套一端5与螺母之间。使角度限位片3不跟随履带主体转动,角度限位片3与电机主体保持固定。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履带主体包括: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履带1、主动轮7和从动轮12;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两者为对应形状的内角外侧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板,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平行设置,在对应三个内角位置之间设有主动轮7和两个从动轮12,主动轮7一端穿过内限位板15与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两个从动轮12通过带动轴转动连接在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之间,主动轮7位于两个从动轮12上侧,且履带1嵌合在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之间覆盖在主动轮7和两个从动轮12上。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上设有咬合的齿牙与穿过内限位板15的齿轮配合件14一端咬合,齿轮配合件14另一端与主动轮7咬合,主动轮7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1内表面凸起的凹槽,用于咬合履带1驱动履带1移动,两个从动轮12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1内表面凸起21的凹槽25,用于被履带1带动转动,主动轮7对应位于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的顶角处。转动更加方便省力。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一个从动轮12中央设有轴孔,孔内设有轴承11,轴承11中央由短带动轴10穿过,短带动轴10两端分别穿过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的一个底角处,与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18)和角度限位片(3);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7)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其特征在于:履带主体的侧面贴合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角度限位片(3),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弧形轨道,履带主体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合在弧形轨道内限制履带主体转动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18)和角度限位片(3);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7)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其特征在于:履带主体的侧面贴合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角度限位片(3),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弧形轨道,履带主体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合在弧形轨道内限制履带主体转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主体(18)上设有穿过转动轴中央的主轮轴(19),主轮轴(19)穿过履带主体和角度限位片(3)然后与角度限位片(3)通过螺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轮轴(19)穿过履带主体部分外侧套设主轴套(5),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圆孔供主轮轴(19)穿过并通过螺母旋钮在主轮轴(19)穿过端,使角度限位片(3)固定在主轴套(5)与螺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履带主体包括: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履带(1)、主动轮(7)和从动轮(12);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两者为对应形状的内角外侧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板,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平行设置,在对应三个内角位置之间设有主动轮(7)和两个从动轮(12),主动轮(7)一端穿过内限位板(15)与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两个从动轮(12)通过带动轴转动连接在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之间,主动轮(7)位于两个从动轮(12)上侧,且履带(1)嵌合在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之间覆盖在主动轮(7)和两个从动轮(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上设有咬合的齿牙与穿过内限位板(15)的齿轮配合件(14)一端咬合,齿轮配合件(14)另一端与主动轮(7)咬合,主动轮(7)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1)内表面凸起的凹槽,用于咬合履带(1)驱动履带(1)移动,两个从动轮(12)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1)内表面凸起的凹槽,用于被履带(1)带动转动,主动轮(7)对应位于外限位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伶俐童车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