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童车上,可以限制履带装置转动的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履带车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特别是在危险环境监测、未知区域探测、行星探测、救援搜索、排爆等各种领域,履带车可以代替工人执行具有危险性的工作。现有的童车上也应用了各式各样的履带装置。现有的履带车包括履带装置,履带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承重轮和履带件,主动轮和从动轮与履带件啮合,承重轮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对履带件起到支撑作用。然而现有的履带装置在行走和转向过程中,整体可以360度晃动,容易导致履带损坏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限制履带装置转动的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和角度限位片;电机主体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18)和角度限位片(3);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7)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其特征在于:履带主体的侧面贴合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角度限位片(3),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弧形轨道,履带主体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合在弧形轨道内限制履带主体转动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主体、电机主体(18)和角度限位片(3);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驱动履带主体内的主动轮(7)转动,带动履带主体工作,其特征在于:履带主体的侧面贴合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角度限位片(3),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弧形轨道,履带主体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合在弧形轨道内限制履带主体转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主体(18)上设有穿过转动轴中央的主轮轴(19),主轮轴(19)穿过履带主体和角度限位片(3)然后与角度限位片(3)通过螺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轮轴(19)穿过履带主体部分外侧套设主轴套(5),角度限位片(3)上设有圆孔供主轮轴(19)穿过并通过螺母旋钮在主轮轴(19)穿过端,使角度限位片(3)固定在主轴套(5)与螺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履带主体包括: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履带(1)、主动轮(7)和从动轮(12);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两者为对应形状的内角外侧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板,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平行设置,在对应三个内角位置之间设有主动轮(7)和两个从动轮(12),主动轮(7)一端穿过内限位板(15)与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两个从动轮(12)通过带动轴转动连接在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之间,主动轮(7)位于两个从动轮(12)上侧,且履带(1)嵌合在外限位板(6)、内限位板(15)之间覆盖在主动轮(7)和两个从动轮(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童车具有角度限位结构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主体(18)的转动轴上设有咬合的齿牙与穿过内限位板(15)的齿轮配合件(14)一端咬合,齿轮配合件(14)另一端与主动轮(7)咬合,主动轮(7)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1)内表面凸起的凹槽,用于咬合履带(1)驱动履带(1)移动,两个从动轮(12)外表面上设有配合履带(1)内表面凸起的凹槽,用于被履带(1)带动转动,主动轮(7)对应位于外限位板(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