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65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包括底座、至少三个磁环以及绕组,所述磁环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绕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且将所述磁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I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主要构件包括绕组和磁环,现有电感器包括多个磁环时,磁环容易发生晃动,结构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电感器。一种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包括底座、至少三个磁环以及绕组,所述磁环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绕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且将所述磁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较佳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凸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柱体,所述磁环依次堆叠地套设于所述柱体上,且位于所述绕组与所述柱体之间。较佳地,每个磁环的内径等于所述柱体的直径,所述磁环的高度总和等于所述柱体的高度。较佳地,所述绕组呈U型,包括相对设置第一弯折段及第二弯折段及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及所述第二弯折段的连接段。较佳地,所述底板开设第一穿线孔及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位于所述底板中间,所述第二穿线孔位于所述底板的外缘,所述柱体开设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穿线孔连通,所述第一弯折段穿设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穿线孔,并由所述第一穿线孔露出,所述第二弯折段穿过所述第二穿线孔,并由所述第二穿线孔露出。较佳地,所述底板还开设间隔槽,所述间隔槽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开槽及第二开槽,每个所述绕组均位于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之间。较佳地,相邻的磁环之间设置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设于相邻的磁环之间。较佳地,所述电感器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弯折段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穿线孔。较佳地,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弧形的边缘,所述边缘抵持于所述磁环的表面。较佳地,所述底板为正方形板体,所述第一穿线孔靠近所述底板中心设置,所述第二穿线孔开设于所述底板的顶角处。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电感器中所述绕组现实产品功能的同时又可以和所述底座配合,对所述磁环起到固定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方式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感器10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器100为三相四线共模电感。所述电感器100包括底座10、至少三个磁环20以及绕组30。所述磁环20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底座10,所述绕组30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且将所述磁环20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绕组30现实产品功能的同时,又可以和所述底座10配合对所述磁环20起到固定作用。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磁环20的数量为3个,所述绕组30的数量为4个。可以理解,所述磁环20可以为多个,所述绕组3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1及凸设于所述底板11上的柱体12,所述磁环20依次堆叠地套设于所述柱体12上,且位于所述绕组30与所述柱体12之间。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底板11开设第一穿线孔111及第二穿线孔112,所述第一穿线孔111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中间,所述第二穿线孔112位于所述底板11的外缘。所述第一穿线孔111及第二穿线孔112的数量与所述绕组30的数量一致。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大致为正方形板体,所述第一穿线孔111靠近所述底板11中心设置,所述第二穿线孔112开设于所述底板11的顶角处,均呈矩形排布。所述柱体12开设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121,所述通孔121与所述第一穿线孔111对准,且相互连通。所述磁环20为中空的圆柱体。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个磁环20的内径等于所述柱体12的直径,使得所述磁环20的内表面与所述柱体12贴合,所述磁环20的高度总和等于所述柱体12的高度,使得最上层的磁环20的表面与所述柱体12的表面平齐。所述绕组30呈U型,包括相对设置第一弯折段31及第二弯折段32及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31及所述第二弯折段32的连接段33。所述第一弯折段31穿设所述通孔121及所述第一穿线孔111,并由所述第一穿线孔111露出,所述第二弯折段32穿过所述第二穿线孔112,并由所述第二穿线孔112露出。所述第一穿线孔111、所述通孔121以及所述第二穿线孔112可确保所述绕组30之间具有安全距离,以符合安规要求。可以理解,所述底板11进一步开设十字型间隔槽113。所述间隔槽113包括垂直交叉设置的第一开槽113a及第二开槽113b,每个所述绕组30均位于所述第一开槽113a与所述第二开槽113b之间,进而可进一步确保所述绕组30之间的安全距离。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槽113延伸直至柱体12,但未贯穿所述柱体12。为了使得所述电感器100的结构更为稳定,相邻的所述磁环20之间进一步设置第一固定件40,所述第一固定件40固设于相邻的磁环20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40可为胶体。所述第一固定件40可以将所有磁环20固定在一起,所述磁环20之间不必进行点胶,使得制作过程更为简单。可以理解,所述电感器100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件5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50的数量与所述绕组30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固定件50为四个,分别对应一个绕组30,每个第二固定件50开设安装孔51,所述第二固定件50固设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安装孔51对准所述第二穿线孔112,所述第二固定件50还包括弧形的边缘52,所述边缘52抵持于所述磁环20的表面,可进一步地防止所述磁环20发生晃动。所述第二固定件50可使得所述第二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底座、至少三个磁环以及绕组,所述磁环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绕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且将所述磁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底座、至少三个磁环以及绕组,所述磁环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绕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且将所述磁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凸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柱体,所述磁环依次堆叠地套设于所述柱体上,且位于所述绕组与所述柱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磁环的内径等于所述柱体的直径,所述磁环的高度总和等于所述柱体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呈U型,包括相对设置第一弯折段及第二弯折段及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及所述第二弯折段的连接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第一穿线孔及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位于所述底板中间,所述第二穿线孔位于所述底板的外缘,所述柱体开设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穿线孔连通,所述第一弯折段穿设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穿线孔,并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品鞠万金袁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