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9290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0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和电感线圈,电感线圈由导电芯体和包裹于导电芯体表面的绝缘层组成,电感线圈包括线圈部分和电极部分;线圈部分设置于场效应晶体管内部,电极部分的一端与线圈部分的一端相连,电极部分的另一端经由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极暴露在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的外部,形成电感电极;线圈部分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触点,触点处的导电芯体未覆盖有绝缘层,而是覆盖有第一半导体材料,第一半导体材料的类型与源极或漏极的掺杂区的半导体材料相同,触点位于导电沟道中,并且随着导电沟道宽度的变化,位于导电沟道中的触点的数目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改变栅极电压,便能实现对可调电感的电感量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手机设计需要支持的频段越来越多,甚至已经达到30频的级别,这就意味着在一部手机上,要设计有30个射频通路。每个射频通路均由大量的元件组成,包括电感。为了保证每个射频通路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各个射频通路进行匹配调试,包括确定电感量适合的电感,以使得射频通路的阻抗匹配,达到最佳状态。现有技术中,射频通路的匹配调试所使用的电感为电感量固定的电感,当射频通路中的电感无法实现阻抗匹配时,工程师需要对当前电感进行手动解焊,并选择其他电感量的电感,将其重新焊接在射频通路中。在匹配调试的过程中,工程师需要不断通过解焊、焊接来更换射频通路中的电感的电感量,直至实现射频通路的阻抗匹配。在射频通路的匹配调试过程中,工程师需要手动更换电感以确定合适的电感量,由于通常需要多次更换才能找到合适的电感量,因此工程师需要进行多次的解焊、焊接,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为确定合适的电感量而手动更换电感导致的操作繁琐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和电感线圈,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极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所述电感线圈由导电芯体和包裹于所述导电芯体表面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电感线圈包括线圈部分和电极部分;所述线圈部分设置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内部,所述电极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线圈部分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极部分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极暴露在所述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的外部,形成电感电极;所述线圈部分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触点,所述触点处的导电芯体未覆盖有所述绝缘层,所述触点处的导电芯体覆盖有第一半导体材料,所述第一半导体材料的类型与所述源极的掺杂区或所述漏极的掺杂区的半导体材料相同,当所述场效应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和电感线圈,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极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所述电感线圈由导电芯体和包裹于所述导电芯体表面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电感线圈包括线圈部分和电极部分;所述线圈部分设置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内部,所述电极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线圈部分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极部分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极暴露在所述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的外部,形成电感电极;所述线圈部分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触点,所述触点处的导电芯体未覆盖有所述绝缘层,所述触点处的导电芯体覆盖有第一半导体材料,所述第一半导体材料的类型与所述源极的掺杂区或所述漏极的掺杂区的半导体材料相同,当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中存在导电沟道时,所述触点位于所述导电沟道中,并且随着所述导电沟道宽度的变化,位于所述导电沟道中的所述触点的数目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部分沿垂直于所述栅极的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材料与所述源极的掺杂区或所述漏极的掺杂区的半导体材料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厚洋
申请(专利权)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