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618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所述玻璃钢外壳中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玻璃钢外壳和所述线圈底面接触,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玻璃钢外壳的底部,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壳组件中的玻璃钢外壳、铝制支撑板密度小、可以大幅降低重量。不易被飞溅物击穿。受冲击后不易发生塑性变形,更加坚固耐用。受冲击时可通过溃缩吸能,消解部分冲击力。当有飞溅物击中外壳,使得外壳与通电中的线圈直接接触,也不会发生短路,提高了涡流制动电磁铁的可靠性。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shell assembly for eddy current brake electromag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制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
技术介绍
涡流制动是轨道交通车辆制动
种的一种技术,它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新型制动方式。涡流制动电磁铁安装在列车底部,其磁极面与轨道面有一个较小的工作间隙(气隙),属于非接触式制动。具体工作方式是在涡流制动电磁铁中通入电流,涡流制动电磁铁磁极面与轨道面的气隙间产生一组匀强磁场,当列车高速移动时,将在用导电材料制成的轨道中产生一个感生电流,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涡流制动电磁铁将会受到一个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制动力,迫使列车减速并停下,完成制动操作。涡流制动电磁铁工作环境恶劣,其运行速度快、温湿度变化剧烈、易受地面飞溅物撞击等。同时作为轨道交通用的制动核心零部件,关乎到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对其可靠性要求极高。传统涡流制动电磁铁外壳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不锈钢强度较高,能够抗住一定烈度的飞溅物撞击。但其密度大,为了减重就必须做得很薄。同时不锈钢是金属材料,在飞溅物撞击时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变形后或损坏的外壳一旦与通电的线圈接触,会导致线圈对地短路,直接威胁到列车运行安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包括铁芯、线圈和玻璃钢外壳组件,线圈缠绕在铁芯上,铁芯和线圈放入玻璃钢外壳中,玻璃钢外壳和线圈底面接触,支撑板安装在玻璃钢外壳的底部,固定板安装在支撑板底部。玻璃钢外壳上开设有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支撑板上开设有支撑板底部开孔,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板底部开孔。铁芯依次穿过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支撑板底部开孔和固定板底部开孔,铁芯和固定板焊接固定形成有全周焊缝。玻璃钢外壳与支撑板的贴合面之间填充有粘接剂,玻璃钢外壳与铁芯、玻璃钢外壳与支撑板的未贴合面设置有填料密封。在线圈与玻璃钢外壳的空隙处真空灌注有灌封胶。进一步的,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支撑板底部开孔和固定板底部开孔处在同一垂直线上,且三者的形状大小相同。进一步的,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支撑板底部开孔和固定板底部开孔的形状和铁芯的形状相同。进一步的,铁芯比线圈的长度更长,长于线圈的铁芯依次穿过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支撑板底部开孔和固定板底部开孔。进一步的,玻璃钢外壳、支撑板、固定板从上自下依次叠放。进一步的,玻璃钢外壳由不易塑性变形的玻璃钢制作,支撑板由铝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外壳组件中的玻璃钢外壳、铝制支撑板密度小、相比传统的不锈钢外壳可以大幅降低重量。不易被飞溅物击穿。受冲击后不易发生塑性变形,更加坚固耐用。受冲击时可通过溃缩吸能,消解部分冲击力。当有飞溅物击中外壳,使得外壳与通电中的线圈直接接触,也不会发生短路,提高了涡流制动电磁铁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的涡流制动电磁铁典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的玻璃钢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的流制动电磁铁局部放大图。图中:1、铁芯;2、灌封胶;3、玻璃钢外壳;4、线圈;5、支撑板、6、粘接剂;7、固定板;8、填料密封;9、全周焊缝;10、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1、支撑板底部开孔;12、固定板底部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包括玻璃钢外壳组件,所述玻璃钢外壳组件包括玻璃钢外壳3、支撑板5、粘接剂6、固定板7和填料密封8;所述玻璃钢外壳3中放置有铁芯1,所述铁芯1上缠绕有线圈4,所述玻璃钢外壳3和所述线圈4底面接触,所述支撑板5安装在所述玻璃钢外壳3的底部,所述固定板7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底部。所述铁芯1依次穿过所述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底部开孔11和所述固定板底部开孔12,所述铁芯1和所述固定板7焊接固定形成有全周焊缝9。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支撑板5的贴合面之间填充有粘接剂6,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铁芯1、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支撑板5的未贴合面设置有填料密封8。在所述线圈4与所述玻璃钢外壳3的空隙处真空灌注有灌封胶2。如图2-4所示,所述玻璃钢外壳3上开设有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5上开设有支撑板底部开孔11,所述固定板7上开设有固定板底部开孔12。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底部开孔11和所述固定板底部开孔12处在同一垂直线上,且三者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底部开孔11和所述固定板底部开孔12的形状和所述铁芯1的形状相同。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铁芯1比所述线圈4的长度更长,长于所述线圈4的所述铁芯1依次穿过所述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底部开孔11和所述固定板底部开孔12。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外壳3、所述支撑板5、所述固定板7从上自下依次叠放。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外壳3由不易塑性变形的玻璃钢制作,所述支撑板5由铝制作。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将所述线圈4放入制作好的所述玻璃钢外壳3中,让所述铁芯1伸出线圈4的部分穿过其所述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确保所述线圈4底面与玻璃钢外壳3底部内表面贴合后,在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铁芯1配合间隙处及所述玻璃钢外壳3底面与所述支撑板5贴合面设置好所述填料密封8,然后将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玻璃钢外壳3贴合面均匀涂刷好所述粘接剂6,将所述支撑板5套上所述铁芯1伸出端,并将涂有所述粘接剂6的表面与玻璃钢外壳3底面贴合,最后套上所述固定板7,并使用相应的焊接工装将所述固定板7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包括玻璃钢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外壳组件包括玻璃钢外壳(3)、支撑板(5)、粘接剂(6)、固定板(7)和填料密封(8);所述玻璃钢外壳(3)中放置有铁芯(1),所述铁芯(1)上缠绕有线圈(4),所述玻璃钢外壳(3)和所述线圈(4)底面接触,所述支撑板(5)安装在所述玻璃钢外壳(3)的底部,所述固定板(7)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底部;所述玻璃钢外壳(3)上开设有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5)上开设有支撑板底部开孔(11),所述固定板(7)上开设有固定板底部开孔(12);所述铁芯(1)依次穿过所述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底部开孔(11)和所述固定板底部开孔(12),所述铁芯(1)和所述固定板(7)焊接固定形成有全周焊缝(9);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支撑板(5)的贴合面之间填充有粘接剂(6),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铁芯(1)、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支撑板(5)的未贴合面设置有填料密封(8);在所述线圈(4)与所述玻璃钢外壳(3)的空隙处真空灌注有灌封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制动电磁铁用玻璃钢外壳组件,包括玻璃钢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外壳组件包括玻璃钢外壳(3)、支撑板(5)、粘接剂(6)、固定板(7)和填料密封(8);所述玻璃钢外壳(3)中放置有铁芯(1),所述铁芯(1)上缠绕有线圈(4),所述玻璃钢外壳(3)和所述线圈(4)底面接触,所述支撑板(5)安装在所述玻璃钢外壳(3)的底部,所述固定板(7)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底部;所述玻璃钢外壳(3)上开设有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5)上开设有支撑板底部开孔(11),所述固定板(7)上开设有固定板底部开孔(12);所述铁芯(1)依次穿过所述玻璃钢外壳底部开孔(10)、所述支撑板底部开孔(11)和所述固定板底部开孔(12),所述铁芯(1)和所述固定板(7)焊接固定形成有全周焊缝(9);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支撑板(5)的贴合面之间填充有粘接剂(6),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铁芯(1)、所述玻璃钢外壳(3)与所述支撑板(5)的未贴合面设置有填料密封(8);在所述线圈(4)与所述玻璃钢外壳(3)的空隙处真空灌注有灌封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李远彭立新杨朝晖邹华陈勇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