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7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应用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充电桩,其通过设置,改变蓄电池的温度,提高汽车的充电效率,同时保证充电时的安全;包括工作台、外壳、电池箱、隔板、两组蓄电池、充电线、充电枪、支柱和滚轮,工作台顶端和外壳底端连接,外壳内设有腔室,电池箱安装在外壳内,电池箱内设有空腔,隔板安装在电池箱内;还包括加热箱、加热装置、热抽油管、第一油泵、热导油管、热循环管、热排油管、冷却箱、冷却装置、冷抽油管、第二油泵、冷导油管、冷循环管、冷排油管、中央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加热箱底端和工作台顶端连接,加热箱内设置有油,加热装置安装在加热箱内,加热装置底端和加热箱底端连接。

A mobile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应用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移动充电桩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移动充电辅助装置,其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附属装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移动充电桩包括工作台、外壳、电池箱、隔板、两组蓄电池、充电线、充电枪、支柱和滚轮,工作台顶端和外壳底端连接,外壳内设有腔室,电池箱安装在外壳内,电池箱内设有空腔,隔板安装在电池箱内,隔板底端和电池箱底端连接,隔板将电池箱的空腔隔成两个空腔,两组蓄电池分别放置在电池箱的两个空腔内,外壳上设置有电线盒,充电线安装在电线盒内,充电枪安装在电线盒内,充电线和充电枪连接,支柱顶端和工作台底端连接,滚轮可滚动安装在支柱底端;现有的一种移动充电桩使用时,首先将车停好,然后将充电枪插入至汽车的充电口,然后通过操作显示屏进行控制,完成充电即可;现有的一种移动充电桩使用中发现,电池充电时受天气温度影响,气温过高容易引发危险,气温过低导致充电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改变蓄电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充电桩,包括工作台(1)、外壳(2)、电池箱(3)、隔板(4)、两组蓄电池(5)、充电线(7)、充电枪(8)、支柱(9)和滚轮(10),工作台(1)顶端和外壳(2)底端连接,外壳(2)内设有腔室,电池箱(3)安装在外壳(2)内,电池箱(3)内设有空腔,隔板(4)安装在电池箱(3)内,隔板(4)底端和电池箱(3)底端连接,隔板(4)将电池箱(3)的空腔隔成两个空腔,两组蓄电池(5)分别放置在电池箱(3)的两个空腔内,外壳(2)上设置有电线盒(6),充电线(7)安装在电线盒(6)内,充电枪(8)安装在电线盒(6)内,充电线(7)和充电枪(8)连接,支柱(9)顶端和工作台(1)底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充电桩,包括工作台(1)、外壳(2)、电池箱(3)、隔板(4)、两组蓄电池(5)、充电线(7)、充电枪(8)、支柱(9)和滚轮(10),工作台(1)顶端和外壳(2)底端连接,外壳(2)内设有腔室,电池箱(3)安装在外壳(2)内,电池箱(3)内设有空腔,隔板(4)安装在电池箱(3)内,隔板(4)底端和电池箱(3)底端连接,隔板(4)将电池箱(3)的空腔隔成两个空腔,两组蓄电池(5)分别放置在电池箱(3)的两个空腔内,外壳(2)上设置有电线盒(6),充电线(7)安装在电线盒(6)内,充电枪(8)安装在电线盒(6)内,充电线(7)和充电枪(8)连接,支柱(9)顶端和工作台(1)底端连接,滚轮(10)可滚动安装在支柱(9)底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箱(11)、加热装置(12)、热抽油管(13)、第一油泵(14)、热导油管(15)、热循环管(16)、热排油管(17)、冷却箱(18)、冷却装置(19)、冷抽油管(20)、第二油泵(21)、冷导油管(22)、冷循环管(23)、冷排油管(24)、中央处理器(25)和温度传感器(26),加热箱(11)底端和工作台(1)顶端连接,加热箱(11)内设置有油,加热装置(12)安装在加热箱(11)内,加热装置(12)底端和加热箱(11)底端连接,热抽油管(13)穿过加热箱(11)顶端并和第一油泵(1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油泵(14)底端和加热箱(11)顶端连接,第一油泵(14)的输出端和热导油管(15)的入口连通,热导油管(15)的出口和热循环管(16)的入口连通,热导油管(15)上设置有阀门,热循环管(16)安装在电池箱(3)的腔壁内,热循环管(16)的出口和热排油管(17)连通,热排油管(17)和加热箱(11)连通,冷却箱(18)底端和工作台(1)顶端连接,冷却箱(18)内设置有油,冷却装置(19)安装在冷却箱(18)内,冷却装置(19)底端和冷却箱(18)底端连接,冷抽油管(20)穿过冷却箱(18)顶端并和第二油泵(2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油泵(21)底端和冷却装置(19)顶端连接,第二油泵(21)的输出端和冷导油管(22)的入口连通,冷导油管(22)的出口和冷循环管(23)的入口连接,冷导油管(22)上设置有阀门,冷循环管(23)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姚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国睿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