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及锂离子电池及叠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57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及锂离子电池及叠片方法。电芯体包括:至少两叠片单元,各叠片单元相互层叠,在任意相邻的两叠片单元之间的相邻的两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位于叠片体两相对最外层的极片均为负极片;各叠片单元分别包括:复数个极片、一连续的带状的隔膜,隔膜的两表面分别覆盖胶层,隔膜呈Z字型间隔在各相邻的两极片之间、以及覆盖在叠片单元最外层的极片的外表面,各相邻的两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隔膜表面的胶层在热压作用下胶层熔融而与胶层表面的极片结合在一起。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叠片精度,减少电芯的极片错位发生,进而提高电池安全功能。

Lithium ion battery lamination core,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lamin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及锂离子电池及叠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及锂离子电池及叠片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全球环保理念的推广,新能源电动车逐步进入大众市场,如何提高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成为行业技术难题,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新能源电动车的动力能源,锂离子电池最大的异常问题为低压与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叠片精度,减少电芯的极片错位发生,进而提高电池安全功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叠片精度,减少电芯的极片错位发生,进而提高电池安全功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方法,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叠片精度,减少电芯的极片错位发生,进而提高电池安全功能。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包括:至少两叠片单元,各所述叠片单元相互层叠,在任意相邻的两叠片单元之间的相邻的两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其特征是,包括:/n至少两叠片单元,各所述叠片单元相互层叠,在任意相邻的两叠片单元之间的相邻的两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位于所述叠片体两相对最外层的极片均为负极片;/n各叠片单元分别包括:复数个极片、一连续的带状的隔膜,所述隔膜的两表面分别覆盖胶层,所述隔膜呈Z字型间隔在各相邻的两极片之间、以及覆盖在所述叠片单元最外层的极片的外表面,各相邻的两所述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所述隔膜表面的所述胶层在热压作用下所述胶层熔融而与所述胶层表面的极片结合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5 CN 20192181581111.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两叠片单元,各所述叠片单元相互层叠,在任意相邻的两叠片单元之间的相邻的两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位于所述叠片体两相对最外层的极片均为负极片;
各叠片单元分别包括:复数个极片、一连续的带状的隔膜,所述隔膜的两表面分别覆盖胶层,所述隔膜呈Z字型间隔在各相邻的两极片之间、以及覆盖在所述叠片单元最外层的极片的外表面,各相邻的两所述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所述隔膜表面的所述胶层在热压作用下所述胶层熔融而与所述胶层表面的极片结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与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还自所述叠片单元的至少一最外层的所述极片的外表面,沿所述隔膜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隔膜90度弯折后进一步覆盖在所述层叠体单元的至少一侧面外,
在所述侧面上,所述隔膜表面的所述胶层在热压作用下所述胶层熔融而与所述胶层表面的极片、以及隔膜的胶层结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与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顺次自所述叠片单元的两最外层的所述极片的外表面,沿所述隔膜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隔膜90度弯折后覆盖在所述层叠体单元的两所述侧面外,
在两所述侧面上,所述隔膜表面的所述胶层在热压作用下所述胶层熔融而与所述胶层表面的极片、以及隔膜的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裕裴新来潘亚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