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57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压缩机(1),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热回收器(2)的进口,热回收器(2)的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5),四通换向阀(5)还分别与压缩机(1)、空气源换热器(6)和换热器(9)连接,双向节流阀(8)的一端与空气源换热器(6)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9)连接;在换热器(9)上方设有布水器(10),下方设有水槽(14),水槽(14)亦与布水器(10)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制冷、制热,又能蓄冷、蓄热,还能提供生活热水,这样可以减少设备初投资,减少占用场地,降低运行费用,优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制冷、制热、蓄冷、蓄热和提供生活热水等各种 设备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使用制冷机、冷暖两用空调机,蓄冰冷水机组、热泵热水机等 设备大多数基于相同的原理,均属"热泵"范畴。或用于制冷、制热,或采 用不同形式的换热器达到不同目的。如同样是制冷,可以是制冷水也可以制 冰。在现实生活中,用户经常在同一区域同时配置使用上述多种设备,这样 就造成设备浪费。如能将上述设备的功能实行系统集成,有机组合为一套装 置,使其既能制冷、制热,又能蓄冷、蓄热,还能提供生活热水,这样可以 减少设备初投资,减少占用场地,降低运行费用,优化管理,还可以实现节 能环保的目的,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多功能集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制冷、制 热、蓄冷、蓄热和提供生活热水等各种设备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多功能热泵集 成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压缩机l、热回收器2、四通换向阀5、空气源换热器6、双向节流阀8、换热器9、布水器10和水 槽14,压縮机l的出口连接热回收器2的进口,热回收器2的出口连接四通 换向阀5的进口,四通换向阀5的第一进出口接空气源换热器6的一端,空 气源换热器6的另一端连接双向节流阀8,双向节流阀8的另--端连接换热 器9的一端,换热器9的另一端连接四通换向阀5的第二进出口,四通换向 阀5上的出口与压縮机1的入口连接;在换热器9的上方设置布水器10,换热器9的下方设置有水槽14,水槽14出口通过连接管道15及循环水泵 13与布水器10进口连接,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的出口从水槽14或水槽14 与布水器10之间的连接管道15引出接用户侧水媒换热器11。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上述的换热器9采用板状换热器或管状换热器,该换热器是制冷时的蒸 发器,又是制热时的冷凝器,还是动态制冰时的制冰器。上述的双向节流阀8可用一只或两只单向节流阀替代,连接管路做相应 变换。水槽14与用户侧水媒换热器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连接管道15上设 置有三通阀12,三通阀12的进口与循环水泵13的出口相连,其一个出口 接布水器10的进口,其另一出口接用户侧水媒换热器ll的进口,水媒换热 器11的出口或连接到三通阀12与布水器10之间的连接管道15上,或直接 连接到水槽14上;也可以是水槽14通过用户连接管道16及用户循环水泵 17连接用户侧水媒换热器11的进口,水媒换热器11的出口直接连接回至 水槽14上。所述的热回收器2上还连接补水阀3和生活热水泵4。本技术将制冷、制热、蓄冷蓄热及提供生活热水等多种设备的功能有机集成在一套装置中,充分地发挥了主机的效能,并充分地利用了热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设备的重复配置,总体实现减少"功能浪费",节约资金,节约能源,简化管理,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为水槽与用户侧水媒换热器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1图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压縮机l、热回收器2、四通换向阀5、空气源换热器6、双向节流阀8、换 热器9、布水器10和水槽14,压縮机1的出口连接热回收器2的进口 ,热回 收器2的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5的进口,四通换向阀5的第一进出口接空气源换热器6的一端,空气源换热器6的另一端连接双向节流阀8,双向节流 阀8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9的一端,换热器9的另一端连接四通换向阀5 的第二进出口,所述的换热器9可采用板状换热器或管状换热器,以便于与 布水器10布下的水进行热交换,它既是制冷时的蒸发器,又是制热时的冷 凝器,还是动态制冰时的制冰器。与空气源换热器6相配的风机7为普通轴 流风机。上述的双向节流阀8可用一只或两只单向节流阀替代,连接管路做 相应变换。四通换向阀5上的出口与压縮机1的入口连接;在换热器9的上 方设置布水器10,换热器9的下方设置有水槽14,水槽14出口通过连接管 道15及循环水泵13与布水器IO进口连接,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的出口从 水槽14或水槽14与布水器IO之间的连接管道15引出接用户侧水媒换热器 11。上述水槽14与用户侧水媒换热器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连接管道15 上设置有三通阀12,三通阀12的进口与循环水泵13的出口相连,其一个 出口接布水器10的进口,其另一出口接用户侧水媒换热器ll的进口,水媒 换热器11的出口或连接到三通阀12与布水器10之间的连接管道15上,或 直接连接到水槽14上;也可以是水槽14通过用户连接管道16及用户循环 水泵17连接用户侧水媒换热器11的进口,水媒换热器11的出口直接连接 回至水槽14上,使用户侧水媒换热器11和水槽14之间形成独立的循环系 统,不需要设置三通阀11来实现水流运行路线的变动。所述的热回收器2上还连接有两根管道,它们分别连接补水阀3和水泵 4。补水阀3用于对热回收器2中加水,当水在热回收器2中经过热交换变 成热水时,可通水M4的作用将此热水提供给人们供生活上使用。上述涉及 的所有部件均采用现有产品。本技术主耍具有以下的几种功能1、制冷功能压縮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热回收器2,四通转向阀5 和空气源换热器6,冷凝后通过双向节流阀8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汽 液混合物进入换热器9,其通过与布水器10洒下的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吸 收冷冻水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然后被吸入压縮机1,冷冻水由 于放热温度降低后向用户末端11提供冷量。2、 制热功能压縮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热回收器2,四通换向阀5切换进入换热器9中,通过与空调用水即布水器10布下的及水槽14中的水 进行热交换,成为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双向节流阀8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制 冷剂汽液混合物进入和空气源换热器6,吸收空气的热量后成为低温低压的 制冷剂气体进入压縮机1,空调用水由于吸热温度升高后向用户末端11提 供热量。机组平均提供的热量是所消耗电功率的三倍以上。3、 蓄冷功能在夏季,机组在用电低谷时段启动主机动态制冰积蓄冷量,制冷原理同制冷功能,制出的冰存在水槽14里,用电高峰时段运转循环水泵13融冰释 冷,向用户末端ll提供冷量,将高峰时段高价电力转移为低谷时段的低价 电力,既可达到"移峰填谷"均衡电网负荷的目的,又可节约电费。关于动 态制冰即在制冰时当换热器9器表面冰层达到一定厚度时,短时间四通换向 阔5换向运行,用热气脱冰,脱冰后系统再切换为制冰运行。4、 蓄热功能在冬季机组在用电低谷时段启动主机制热(原理同制热功能)将水槽14中的水升温积蓄热量,在用电高峰时段运转循环水泵13使热水向用户末 端提供热量,同样达到"移峰填谷"均衡电网负荷的目的。5、 本集成装置的生活热水功能a、 集成装置在制冷、蓄冷季节"免费"提供生活热水。b、 集成装置在过度季节高效提供生活热水。c、 集成装置在制热季节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本技术的动行回路为 1、制冷运行 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1——热回收器2——四通换向阀5——空气源换热器6——双 向节流阀8——换热器9——四通换向阀5——压缩机1。 冷冻水循环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压缩机(1)、热回收器(2)、四通换向阀(5)、空气源换热器(6)、双向节流阀(8)、换热器(9)、布水器(10)和水槽(14),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热回收器(2)的进口,热回收器(2)的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5)的进口,四通换向阀(5)的第一进出口接空气源换热器(6)的一端,空气源换热器(6)的另一端连接双向节流阀(8),双向节流阀(8)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9)的一端,换热器(9)的另一端连接四通换向阀(5)的第二进出口,四通换向阀(5)上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接;在换热器(9)的上方设置布水器(10),换热器(9)的下方设置有水槽(14),水槽(14)出口通过连接管道(15)及循环水泵(13)与布水器(10)进口连接,多功能热泵集成装置的出口从水槽(14)或水槽(14)与布水器(10)之间的连接管道(15)引出接用户侧水媒换热器(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中梁明坤吴国峰马广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五洲制冷集团中天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